陈设有法,居无俗韵

印象收藏 

嵇康《琴赋》中有言:“假物以托心”。对于古人而言,器物皆可托心言志。幽人高志,器物相喻。

古人谓之:以器载道,道在器中。

器物的神形亦反映着人的性情,从器物中可洞见主人的审美取向、素养性情。因此,器物由观玩清赏至素怀观照,这是一个境界。

用恰当的陈设展现器物气息,以希窥见先人精神,延续文脉。一几一案,只言空间有道。

家居陈设,反映一个人的品味和兴趣,也暗示了其审美的高度。设计也好,随意也罢,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形式,一种场,必然会带出主人的内心和审美。
家是自己的,耳濡目染是最直接的教育,你如何设计和摆放,也代表了自我追求,也会反射自己和影响他人。熏陶非一日之功,其审美也需阶梯。不要为设计而设计,那样只能是装饰,不会触及心灵,很快便无味,没有嚼头。随意的设计是品质追求,不是随便。自我的随便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内心和心情,以及朋友和家人。
家居的旧物,是一段历史,可以对话和交流,让时间凝固,和寂寞说再见。旧物的摆放不是炫耀,是需要,那怕是一件小瓷器或瓦当,都会引妳入境,联想起伏。
旧物如禅,一件好的旧物,如能家居陪伴,既是缘份又是收藏一份心情。遇到不必强留,根据自我能力,过眼即得。其内质是传承和学习,从中体悟,古代工匠和现当代艺术家的心,方能以心会友。
有了旧物,便学会安宁。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品味古今和关照自我。也学会尊重本身的快乐。家,不必有多大,无须有太多的财富,旧物就是财富和文化的积累,要象宗教一样对待收藏,认真的去学习和研究,那样,每一件旧物,都会打开一片天,掀开一段历史,并从中感受古代艺术和现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体验相同和差异。
即使在独处的时候,得一份心安,理得。

小叶紫檀 | 风化笔筒

青铜器、佛造像,陶之拙、瓷之净,鼎炉瓶彝,文房字画……它们组成了中国美术史的皇皇大观。北宋以降,崇文的风气席卷华夏,升平之世,物质繁华,上自王侯将相,下至文士平民,掀起了一阵摩古之潮流。大宋是讲究审美的国度,人也是自由的,晚明的文人更将这股风气,写成生活的审美指南,于是有了文震亨的《长物志》、袁中郎的《瓶史》、陈继儒的《小窗幽记》……直到今天还成为我们精致生活的情感指归。
人之审美通常有两方面:一是欣赏自然之美。其为『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另一方面则是欣赏造物之美。室充静穆,有造像陶俑之古气,无声色浮华之噪气;案有百器,有笔墨纸砚之雅气,无重彩装饰之俗气;架陈精良,有名籍典册之文气,无市井喧嚣之侩气。留意于自然与造物之间,身得其所,心得其美,自由而欢畅。

小叶紫檀嵌瓷板画 | 插屏

或许有人会说『玩物丧志』,其实不然,它完整的说法其实是『玩物丧志,以其志小』。京城王世襄对此给出了最好的解释:『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先人将生活的器用之物,构筑成了对审美的追慕,在实现了古雅的同时,也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君子寓意于物,如嵇康爱琴、陆羽好茶、苏轼癖砚、米芾拜石,皆以自身之性情,完成对美的审视,从而使性灵无所拘束。
(0)

相关推荐

  • 追求极简美的宋朝人,如何定调了1000多年后的茶室审美?

    从古到今,慢生活一直是文人雅士们的追求,以智慧.朴素.从容.优雅的品性去享受生活的静.清.和.美.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真正能担得起风雅二字的,大概只有宋朝,这个弥漫着淡淡烟灰色,以文艺著称的朝代.宋人的 ...

  • 陈设有法,居室生雅

    嵇康<琴赋>中有言:"假物以托心". 对于古人而言,器物皆可托心言志. 幽人高志,器物相喻. 古人谓之:以器载道,道在器中. 器物的神形亦反映着人的性情, 从器物中可洞 ...

  • 前人作字焕然可观者,以师古而无俗韵,其不...

    前人作字焕然可观者,以师古而无俗韵,其不学臆断,悉扫去之. 学书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 田英章—竹无俗韵梅有清香

    田英章—竹无俗韵梅有清香

  • 茶染书法对联—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说茶与书法,必谈徐渭.他抄录的<煎茶七类>,现留下草书.行书的书体各一.其中行书卷曾经清代王望霖撰集.范圣传镌刻,收入<天香楼藏帖>中.刻石今藏浙江上虞县曹娥碑廊,刻贴附有王望 ...

  • 潘天寿画兰,笔下无俗韵,还真有一番风味!

    在国画里面,有花草四君子之说:特别着重的是兰花.潘天寿的兰花在其可谓独树一帜,鲜明而耐人寻味. 潘天寿画兰花的狂野,和其非常了得的书法功底.使得了了几笔行云流水过后,兰花就挺拔于纸上,肆意张扬,给人一 ...

  • 潘天寿画兰,笔下无俗韵

    在国画里面,有花草四君子之说:特别着重的是兰花.潘天寿的兰花在其可谓独树一帜,鲜明而耐人寻味. 潘天寿画兰花的狂野,和其非常了得的书法功底.使得了了几笔行云流水过后,兰花就挺拔于纸上,肆意张扬,给人一 ...

  • 少无适俗韵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 ·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 ...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 ...

  • 人若清居,便无俗情

    图丨文人空间 宋人朱熹有诗曰:「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室外竹木交映,居内百器清雅,时有寒风敲窗,偶闻林鸟低聆,茶烟轻扬之时,尘俗皆散. 今世人虽备百物,却堆陈无章,便落市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