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中文之——可爱的都媛

杨书敏——一九八一年毕业于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赤峰市松山区蒙古族中学高级教师。

左起都媛、杨书敏、杨海霞。

七九中文之——可爱的都媛

      都媛,名如其人,哪儿哪儿都圆。头圆而大,脸圆而阔,体态圆而壮。一副厚重且刻着大小年轮的高度近视镜架在鼻梁上,将本不挺拔的鼻梁压得扁而平。即使有这样一副不可或缺的眼镜保驾,她看书时,还是得把书双手擎起,与脸和眼保持着足够近的距离,颇有吃千层饼似的把书一页一页送进嘴里咽进肚里的滑稽感。同学喜欢叫她老都,或都圆儿,有时也叫她嘟嘟,无论怎么叫,都不是绰号,是爱称。她是班级里的大官——团支书,对班级工作有热情,有能力。

     她性格属于风风火火宽厚大度型,说话总是三句并做两句的,且越说越快,弄得我们时常跟不上思路,连连叫停,“慢点,慢点”,继续说下去,一会儿就又重力加速度了,改不了的。走路也是三步并作两步的节奏,跟她同行,很难比肩只能接踵,她前边走着,你后边跟着,一会儿就得小跑几步,不然就被她甩了。好在没一起逛过街,不然得累死。

      记得胡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男同学学张君,要哪套有哪套;女同学学都媛,大度不计较”,老都深得班主任的器重可见一斑了。她也真是大度,偶尔有个说话办事不合别人心意,或本来是别人心绪欠佳,呲她两句,她不带恼的。一般是,凑上前真心真意地问,哎,我是那样说的吗?我真的那样做的吗?或,你真生气了?于是一切冰释。

      毕业后,她是留校生,起点大学教师,自比我们教中学的高出一节,但我们还是亲如姐妹般地相处,没有所谓的肩膀头不一般高的错落感,有事相求不必客气。有一年,我的同事评职称需要发表论文,我就找都媛帮他们在学院校刊上发表,老都毫不犹豫答应下来。我俩约定把同事的论文送到她家里去,格式内容的修改由她全权负责。送稿那天,恰好她的公婆在她家,我就礼貌性地嘘寒问暖,说,“您二老看上去身体挺好的”,老都接茬说,“好啥好,一辈子尽受累了,落得一身病,这回来咋也得好好看看病”。寥寥数语关爱之情孝顺之心尽在其中。

      上学那会,我身体有点不算毛病的毛病,时常头晕甚至昏厥。那天晚自习同学们都在教师里复习备战第二天的古汉语考试,我忽然感觉不太舒服,就悄悄拿上书回宿舍了,宿舍里,只有程少君一人在清静的复习看书。看见我,便说,你的脸色好难看,我说头晕,她嘱咐我赶紧躺在床上休息,别看书了。我听话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会儿少君就从上床探下头来问我好些了吗,为了不影响她复习,我硬着头皮说,没事,好多了。不知问到第几遍时,我没声了,她赶紧从上床爬下来,准备去外面喊人。恰好都媛回来了,她俩架起我就朝校医室走去,她俩架我一个寸步难行的病人可见其难。到了校医室一顿扎手刺人中的治疗,我没事了,我们仨人的备考计划让我搅得稀碎,还好,第二天的考试,我们成绩还都不错。当时都媛居然被我的病态吓哭了,真是不好意思了。估计这事我不提起,她早忘的一干二净了。

      七姐妹中,她与海霞走得比较近,比较交心。毕业后她俩常常在电话上,QQ中,近几年多是在微信里掏心掏肺的聊, 快乐着彼此的快乐,痛苦着彼此的痛苦。海霞生活出现了点不如意,甚至于绝望。都媛很是上心,努力为海霞找寻良方,开导她如何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她那宽大容人的胸襟对海霞当是有感染力的。

      去年正月,忽然传来噩耗,海霞于年前腊月二十七因脑瘤医治无效溘然长逝。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七九中文师生无不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痛惜海霞的英年早逝,惋惜她的不辞而别!都媛一度不能成眠,泣不成声。更为毕业35周年师生会,海霞不顾同学真情挽留,执意要走,老都劝说不住,动了点火气,自责的要死。不知说了多少遍,“知道那次短暂的相见即是永别,我是千不该万不该对她说那些的,她一定是生了我的气了”。这也是同学们共同的遗憾,她生病,不知情;她病重,没去看;她去世,没能送。她在弥留之际为什么就没有想起她还有可亲可爱同学,纵使不能为她做些什么,更留不住她去意已决的脚步,至少可以送上几句温暖的话语,好让她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不孤寂不凄凉,怎么就悄无声息的走了。都媛好长时间不能释怀,决定从大连回来,要我们陪她到海霞的墓地上做最后的告别,送她最后一程。苦于与她家人缺少联系,她又葬在家族的坟地,没有家人的许可外姓人怎能随便踏入呢。同学们只好用写诗做文的方式来告慰海霞的在天之灵,都媛那篇《岁月深处染风采——归路海霞红》,情真意切,读来让人泪水肆流,不能自持。海霞如果真的在天有灵,一定被都媛浓浓的姐妹情所打动,带着同学们真诚的祈愿,在天堂早日找到安放灵魂的栖所,也好让念她想她为她哭为她悔的都媛早点心安!

     她就是如此的重情重义,但 别人如果为她做点什么,她常常感动到稀里哗啦。去年她外出培训,不小心摔伤了腿,伤的很重。经历了一路的担架登机,起飞,落地,再转汽车的折腾,终于住进了医院。老话说的好,“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期间得吃多少苦,遭多少罪,我们感同身受,那种敲骨击髓般的疼痛自是难忍,吃喝拉撒尽由别人照顾的现状更是令人焦虑不堪。病情稍事好转,她就以饱蘸情感的笔撰写了一篇题为《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的文章。文中并不把受伤疗伤的痛苦经历做重点,也不做呻吟痛苦状,笔锋聚焦在受伤后得到的多方关照与关怀上。诸如会务组领导及同仁精心安排的一路护送;交警机乘人员一路的绿灯,悉心的照料;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精准的治疗,耐心的疏导;爱人儿子无微不至的陪伴守护……老都乐观豁达的性格以及善良感恩的秉性力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可爱的都媛——好姐妹真性情!

(0)

相关推荐

  • 汝城||同学姐妹情

    ☀☀文|何优秀   图|美春☀☀      在汝城,有一群从小学到高中一起读书的同学,她们的友谊从当初的豆蔻年华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风韵犹存,这种由同学过渡到姐妹的关系,诠释了一种人世间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感 ...

  • ​七九中文之——相聚(一)

    七九中文之--相聚(一) 王凤林/文 1   相聚(一) 为参加师专毕业40年聚会,我早早回到故乡赤峰,回来后,急迫想和在赤同学们相见,又想疫情期间,虽与中高险地区毫无关系,但还是想过14天之后再和同 ...

  • 七九中文之——相聚(二)

    七九中文之--相聚(二) 王凤林/文 1   相聚(二) 昨天,接到老戴电话,接通便一股暖流,"二哥,回来这些天,兄弟照顾不周,这些天忙,也不知忙些啥--"随后便邀去乌丹,随后便安 ...

  • 七九中文之——相聚(三)

    七九中文之--相聚(三) 王凤林/文 1   相聚(三) 今晨,早早醒来,尽管昨晚睡得很晚. 抓起手机,桌面正好在微信首页,"七九中文"上亮起红点,也没有像以往那样急忙打开.而是急 ...

  • 七九中文之——相聚(四)

    七九中文之--相聚(四) 王凤林/文 1   相聚(四) 早晨,又接到老戴的电话,说他在金夫家,邀我去策划一下<说文解字课堂>录制问题,他俩认为我做了半辈子制片人,录像上相对专业.于是又发 ...

  • 七九中文之——归途

    七九中文之--归途 都媛 25号,本来我和老顾相约提前来到金石滩与老曹夫妇会合,第二天起早开车回赤.结果老顾临时有变,我只好一人前往,一早来到老曹正在装修的家,尽管施工进行时,但看出格局真合理,标准的 ...

  • 七九中文四十年同学会之——聚会进行时

    七九中文四十年同学会之 --聚会进行时 杨书敏 期待的味道,可甜,可咸,或还有点酸,说不清,道不明,看不见,摸不着.一旦扎根于心田的某个角落,它又似长了触角,抓挠着撩拨着你心灵最柔弱最敏感的地方,那般 ...

  • 七九中文之——卌年聚会吃羊肉

    七九中文之--卌年聚会吃羊肉 梁丽华/文 1 内蒙古人喜欢吃羊肉,我尤甚,清炖红烧碳烤手抓着吃得一个豪爽,大快了朵颐.移居苏州后每每怀念家乡草原,更怀念草原上的羊肉.这次同学卌年聚会让我心愿得偿. 同 ...

  • ​七九中文之战冰与书敏

    王凤林,男,1959年3月出生.1981年毕业于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曾在中学教书十载,后一直从事教育宣传工作.行万里路,博闻并强记,厚积而薄发.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独特视角和见解.文字功 ...

  • 七九中文之——山庄睡热炕

    王凤林,男,1959年3月出生.1981年毕业于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曾在中学教书十载,后一直从事教育宣传工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闻并强记,厚积而薄发.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独特视角和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