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的概念及其辨证分类
历代中医家从未明确过郁证的概念,因此在讨论郁证时也缺乏规范化的论述。这个状况则促使我们当今必须通过对古代中医郁证文献的综合研究,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并对照现代医学中的有关文献,用辩证法语言对郁证作些总结和阐述,从而进一步明确郁证的概念,作出更系统的辨证分类。
所谓郁证,实际上是一个范围很广的疾病谱,它一般是指由于人的本能需求不能获得适当满足或奢望过多(贪,另一种欲望的不能满足)等心理原因引起精神抑郁和情绪异常所导致的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总称。所以,本书将部证分为如下五类,以便对郁证作系统研究:
木郁,又名生理郁,是指因生理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逐步形成的郁证。
金郁,又名安危郁,是指因安全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逐步形成的郁证。
火郁,又名自尊郁,是指因自尊性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逐步形成的郁证。
水郁,又名人际郁,是指因友谊和交际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逐步形成的郁证。
土郁,又名成就郁,是指因事业成就等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以及怀才不遇而逐步形成的郁证。
郁证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一类范围极广的心身疾病谱。明代柯伯斋根据这个认识提出了“百病兼郁”的论点:“七情不快,郁久成病,或为虚怯,或为噎隔,或为痞满,或为腹胀,或为胁痛,女子则经闭坠胎,带下崩中。可见百病兼郁如此。”
明代著名医家赵献可在其《医贯》中也提出过类似的认识:“予谓凡病之起,多因于郁。郁者,郁而不通之义。”明代医家徐春甫对此更有深切体会:“诸病久则气滞血凝,而成郁结,治之各因其证,兼以解郁。部滞一开则气血通畅,而诸病自愈矣。今医之治病,每用本病之药而不效者,皆郁之故也。医不悟此,妄变他方,愈变愈讹,而病剧矣。此郁之治当熟知也。”
显然,中医文献中所谓的郁证实包括大部分杂病在内,范围甚广;而古代医家关于郁证与人体气血郁滞这个病理现象具有相关性的认识也可以从现代微循环理论方面来考察,很多微循环血流不畅所导致的疾病可能是郁证的病理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