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一聚会就觉得累,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是一种危险人格
“社交恐惧症”大概已经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一个通病,并且,成为了阻碍年轻人沟通交流的关键因素。
相信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街上遇到那些自己认识但是并不是十分熟悉的人,会下意识地选择躲避对方的目光,尽量能够不打招呼,害怕对方看到自己之后要进行尴尬的交流。
每次参加社交活动的时候总是会觉得很挣扎,心里总想着能够快点结束,早些回家享受自己独处的悠闲时光;对于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完全没有兴趣,觉得社交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出现这种感觉往往暗示着这个人或许出现了“泛社交障碍”,即总是对于社交活动采取回避的态度,一旦自己 身处于一些社交环境之中,总会感觉到紧张、局促、不安等等。
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回避社交的态度,就会导致个体交流沟通的能力大大削弱,沉默寡言,内心也将处于一种封闭与压抑的状态,整个人的生命进入一种停滞状态。
这种不健康的状态一旦被打破,个体有极大的可能会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
宿醉体验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参加一些高强度的社交活动之后,整个人开始出现一种类似于宿醉的状态,头晕目眩、疲惫无力、多汗等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肖娜·考特尔(Shawna Courter)首先提出了关于在社交活动中会产生“宿醉体验”的相关理论。考尔特认为,泛社交障碍者或者是性格内向的人,在社交场合之中较为容易出现“宿醉体验”,也被称为“社交宿醉”。
而导致个体出现“宿醉体验”的主要原因是社交活动消耗了他们过度的精力,进而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泛社交障碍者或是性格内向的人在经历过多的社交活动之后,就会对社交活动产生恐惧感以及强烈的排斥感,这种恐惧感与排斥感会随着他们参加社交活动的多少增加或减少。
最终,他们会出现拒绝社交的心理,拒绝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拒绝与任何人陌生人的沟通与交流,进而呈现出一种病态。
心理距离区分
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之中,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大致地分为了三种,分别是舒适区、拉伸区以及恐慌区,这些不同的心理距离分别对应着人们在社交状态之下的不同心态。
众所周知,人类是具有心理保护机制的,而心理保护机制是具有一定封闭性的,一旦人们受到了外界的威胁,首先就会通过阻断自己与外界信息的交互来保护自己,因此,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不与外界产生任何交流才是最安全的。
对于那些泛社交障碍者来说,他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就是长时间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中,当他们适应了“安全”的氛围之后,就会不想再跳出这个圈子,这就会导致他们的潜意识中对于社交产生恐慌。
但是,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有与人交流的内在需要,长时间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中,会导致其自我封闭,因此,我们在生活之中应该敢于面对挑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主动地与身边的人沟通交流,交换信息。
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份珍贵的友谊之后,自信心也会因此增强,也就会获得更大的动力去社交,走出对社交的恐惧。
撕掉“内向者”的标签
在心理学领域之中,内向与外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特质,这仅仅是两种不同性格的表现形式而已。并且,组成个体整体性格的是内向与外向两种性格,只是要区分哪种性格占据了主导地位,就会呈现出哪种性格特点。
事实上,没有绝对的内向者或者是外向者,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思想,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打上一个“内向者”的标签,把自己束缚在性格内向的圈子之中,而是应该根据不断发掘自己的内心需求。
分析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给自己的发展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综上所述,人类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社会性,没有社交就没有信息的交换,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人生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