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是什么?精神恍惚是病吗?

01

你体验过解离吗?

白日梦、沉浸在某小说、突然走神、人在心不在……

这些表现称为解离,也可以说成“隔离”“恍惚”“神游”“走神”“搞忘了”
大部分人都体验过轻度解离。那时你处于和周围的隔绝状态中,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身边正发生什么,甚至听不到周围的声音,这样也就不用承受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刺激了。
50%-75%的成年人都曾经历过一次解离。多数人能意识到自己走神了,然后主动调整,解离也会随之缓解。可有些人经常被强制性扯进这种状态难以脱身,甚至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发挥和状态。
若反复或长期走神、神游或者出现类似电影里多重人格,就可能是病,被诊断为解离性障碍。凡有这种障碍的人大多数都在过去(特别是0-9岁)有过创伤。
创伤是对客观事件的主观体验:可能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却让你感到强烈的痛苦和害怕,比如搬家、转学、分床、断奶、抱养、体罚……这些感觉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那它就算一个创伤性事件。
当年你的身体可能受伤,精神也感到极大的压力。你的神经系统一旦压力爆表就会自动判定:我正处于某种无法逃脱的危险之中!
这时大脑就会把你的身体和环境分开,通过“危险逃跑”模式帮你的感觉脱离当下,从难以承受的压力中逃出来“喘口气”,稍微好过点。所以神游的时候会失去当前的感觉,甚至记忆,你也就变得无感了,别人如果注意到你,就会发现你突然变得有点呆。解离是极度危险情况下大脑保护自己的一种办法。

02

解离的五种方式

解离主要通过五种方式改变人的生活体验:人格解体 (depersonalization)、现实解体 (derealization)、失忆/记忆缺失 (amnesia)、身份/同一性混淆 (identity confusion) 和身份改变 (identity alteration)。这些是解离性障碍结构化临床访谈 (SCID-D) 的主要调查领域。但凡个体显著存在以上任何一种特征都表明该个体可能拥有某种解离性障碍 (dissociative disorder)。

1.人格解体 (depersonalization)

人格解体是一种脱离或“不在”身体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灵魂出窍”。然而,有些人报告说他们与自己的身体有很深的疏离感,像是无法在镜中辨认自我、无法辨认自己的脸,或者只是简单地感觉自己与身体没有任何“联系”。这些感觉通常难以言表。

2. 现实解体(derealization)

现实解体是一种认为世界不真实的感受。有些人报道称这个世界看起来很虚假、很模糊、很遥远,或者好像蒙着一层面纱。有些人则描述为他们好像在以一种超然或者观看电影的方式观察世界 。

3. 解离性失忆 (dissociative amnesia)

失忆是指无法回忆起大量的重要个人信息,而这种对大量信息的遗忘并不能由普通的健忘所解释。大多数的失忆通常是指某项重要事件被遗忘,比如虐待、令人不安/烦恼的事件或一段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年)。

4. 身份/同一性混淆 (identity confusion)

身份/同一性混淆是一种关于“这个人是谁”的混淆感。例如,个体有时会对某项他平时厌恶的活动(如鲁莽驾驶、吸毒)抱有快感。

5. 身份改变 (identity alteration)

身份改变与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曾经被命名为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有关。身份改变会让人明显地感受到自己与身体里的另一部分有所不同。个体可能会转换成另一种人格。

他会感到困惑并询问他人,“你到底是谁?我在这里做什么?”除了这些可观察到的变化外,个体还可能经历对时间、地点和情境的扭曲感。

03

解离时怎么办

若反复或长期走神、神游或者出现类似电影里多重人格,就可能是病,被诊断为解离性障碍,这时候需要去寻找专业的帮助。

轻度解离时,通过着陆技术,把“离开”的自己带回当下。
呼吸着陆:缓慢的呼吸,鼻子吸气,把手放在胸口,感受气流通过鼻孔吸进肺部,清冽的空气让你清醒。胸口随着空气进入缓慢地抬起来,随着气流的呼出又逐渐的憋下去。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略长,吸气5秒,吐气9秒,好像把肚子里的郁闷随着空气慢慢吐出去了似的……
眼睛着陆:叫出7个身边能看到的东东:话筒,调音台,玻璃,门,灯……(尽量选择犄角旮旯里的物价,增强你的现实感和观察力)
时间着陆:说出当天的年份、日期、时间
耳朵着陆:听舒缓、优美、有代入感的音乐,让自己身心合一
嗅觉着陆:闻独特的气味(青桔皮、臭豆腐、榴莲、腊梅、醋……)描述你的感觉,喜欢还是恶心
触觉着陆:冬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或者暖气片上,夏天手握一块冰,感受皮肤、指尖从冷到热或者从热到冷的变化,仔细体会,观察皮肤颜色的不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