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生活中的礼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在生活之中涉及各个方面,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礼。礼的建立应该是在周初,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国家,便设立了一套完整的礼,用于国家从上至下的管理,并以礼约束人们的行为。经过不断的完善,礼成了华夏民族的一种内在文化。

古代的礼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享用上的礼制,如服饰、用器、车舆、居室等等,不同等级的人享用不同的规格;二是相处、交往之礼,包括言谈举止及交往的形式。我国古代的礼节在形式上是相当复杂的,主要体现在官方和贵族之间的举止和交往的制度,而在民间,也形成了相对简化版的礼节,称为礼俗或习俗。三是礼这方面的精神内容,形成了人们所崇尚并遵行的一些道德标准,如恭谦、礼让、忠义、诚信、孝悌、尊师敬老等等。

我国古代社交礼俗涉及的内容很广,这里就一些常见的礼俗做下介绍。

站立礼

常言说'站有站像,坐有坐像',我们先从站立礼来说起。站立礼有拱手、作揖、长揖、打躬几种,这几种礼的共同特征是一手半握,另一只手拢在其上呈抱拳状(一般是左手在外拢着右手,为吉拜,若右手在外拢左手,则为凶拜;另有一种说法是男子拱手左手拢右手,女子拱手右手拢左手)。

拱手礼

拱手礼最是简单,只需双腿站直,双手抱拳,所表达的礼意也是最轻的。如遇不认识的人问路,以此礼即可。过去练武之人在比试之前也要互相拱手行礼,其左手半拢状改为四指并齐为掌,右手为拳状,抵在左手掌心。

练武之人的拱手礼

另外,古代上下级之间,上级一般也以拱手礼回复下级,所谓'尊揖卑者,拱手;卑揖尊者,馨折',馨折的意思就是躬身施礼。

作揖礼是两手合报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前屈。早期文献记载的作揖礼没有低头躬身的动作,到了宋代的《训蒙法》中则记载'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真德秀(1178~1235年)的《教子斋规》也说'学揖,低头屈腰',可见最晚宋代的作揖礼便已须低头屈腰了。

作揖礼

作揖礼在日常中应用较为广泛,一般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都行作揖礼,在官场中作揖礼也常常用到,比如身份低者向身份高者行比较重的礼,身份高者还礼也常用作揖礼。

长揖礼,是拱手高举到头顶,并做自上而下的动作,同时上身也随着弯曲,做类似鞠躬的动作。长揖礼比一般的礼更重,但比跪拜礼轻。所以古代一些士人不愿向权贵屈膝下跪,但又需要表示一定的尊重,便行长揖礼,以示不卑不亢的态度。

长揖礼

长揖在清代还用做师生之间的礼节,一般学生需向老师行下跪作为拜师礼,但作为皇子则以长揖行拜师礼,老师以长揖还礼。

打躬礼,是深深弯下腰作揖,与长揖一样,都属于重礼,二者的区别是长揖虽躬身,但弯曲度稍小,是着重于手臂的动作,由上向下的幅度大。而打躬则重于上身弯曲的深度,以鞠躬而表示敬意。

打躬礼

站立礼中还有叉手礼鞠躬,叉手礼是唐宋时期的礼节,是双手手指交叉向上放在胸部位置,《训蒙法》记载'小儿六岁入学,先教叉手,以左手紧把右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不得着胸,须令稍离方寸,为叉手法也'。这种叉手礼无论男女老幼都可实行,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

叉手礼

跪拜礼

跪拜礼的基本动作是膝部必须着地,为跪。而拜是指两手着地。跪拜礼由于人们坐具与习俗的变化,也随着发生变化。最早时,人们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种坐姿称为'跽(ji)坐',当需要施礼时,便臀部离开脚跟,上身挺直,叫做'长跽'或者'长跪'。这种礼只是略表敬意,比较常见,如果在挺身后再弯腰,加上手和头的动作,则就加重了礼节,其中又分为三种。

跽坐陶俑

空首,指跪坐时俯身而拱手至地,引头至手但不触地。

顿首,就是空首时头要触地而拜,触地后马上抬起,这是身份和地位相当之人相互行礼的一种形式。

稽首,指头部触地后还要停留一段时间,是表示对受礼者特别的尊敬。

跪拜礼在古代也不完全是跪坐时实施的,在室外行跪拜礼是站立而下跪行礼,也有'避席'而拜,就是离开自己的坐席站立后再跪拜,这种显得更为庄重。

避席而拜

到后来椅子自唐宋以后普遍使用,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也渐渐消失,跪拜礼也变为全部是站立而再下跪了。

配合性礼节

,指见面时快速向前走,是一种礼貌性动作,源于日常习俗,尤其是晚辈见长辈,下级见上级时都要快步行走到近前。身份相近的人互相出于礼貌也会同时快步靠近,再行其他礼节。

趋身行礼

唱喏,在一些古典小说中常会见到这个词,意思是人们在相见时,口中发出'喏'的声音,以向对方表示应答、感谢、尊敬或问候的意思。类似现在人们常说的'您好''好嘞'等此意。在南北朝时已出现这种礼俗,到唐宋时期,已经广泛流行。根据声音的大小和长短,还分为'小喏'和'大喏'或'肥喏'。

举止礼节

古人对日常举止也是有礼节要求的,比如古代人对坐姿就比较讲究,席地而坐时期,人们的坐姿大致有三种。一是'趺(fu)坐',就是盘腿而坐,也叫'跏趺坐';二是'箕踞',就是两腿前伸而坐,全身像个簸箕;三是'跽坐',也就是前面说过的跪坐。其中最礼貌的就是跽坐,而箕踞则是不合礼节的轻慢之举,只有在不拘礼节的朋友之间才有这样的坐姿。

箕踞陶俑

古人的穿戴也是另一方面的重要礼节,古人成年时要举行冠礼,也就是把头发束起来扎在头顶,并戴冠插笈固定,这样就成为了一个成人。有身份地位的人与人相见或者参加社交活动,就一定要戴冠,否则头发就会披散下来,就不合礼节。而武官戴的皮冠和胄(头盔),在见人时要摘下来,因为这种不是套在头发上的那种,所以摘下后头发不会乱,这也是一种礼节。

古代冠的各种名称

对于衣服的穿着,古代强调不露形体,所以衣服都是宽松肥大,《礼记 内则》还强调'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就是连脸都要遮挡住。

鞋,古代又称履、屣(xi)、屦(ju)等,按照材质和款式,还有屩(jue)(草鞋)、屐(ji)(木鞋)、舄(xi)(复底鞋为舄)、鞮(di)(皮鞋)、 鞾(靴)等名目。

木屐

在席地而坐的时代,登席是必须要脱鞋的,而迎接客人又需要穿鞋。脱鞋的礼节在官场上更为严格,甚至纳入国家的礼仪制度之中,朝廷举行大朝仪,官员面见君主,必须脱掉鞋子,只有极少数受到特殊待遇的大臣,才被允许穿鞋上殿。

而祭祀天帝、祖宗时,需要鞋和袜一同脱去的。直到座椅取代席之后,脱鞋的礼节才逐渐消失。但是在一些隆重的场合,依然沿袭汉魏时的古礼,如唐代的元旦、冬至大朝会,入殿官员需'至解剑席,脱舄,解剑',拜贺后在'佩剑,纳舄,复位'。直到南宋以后,朝堂脱履的制度才基本消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