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华丨父亲的月亮母亲的太阳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编辑:林淞月
约稿:邪月儿
父亲的月亮母亲的太阳  
作者:余少华
父亲的月亮,在他的酒碗里,也在我的心里。 
母亲的太阳,就是她自己。风来了,太阳的照射为儿女们送来温暖,母亲就是一堵墙;雨来了,太阳的光芒为儿女们驱赶乌云,母亲就是一把伞。母亲在我们的心中,就是永远不落的太阳!母亲的一生,是燃烧的一生,把自己的爱,像太阳的光辉一样,无穷无尽地献给了幸存的六个儿女。
一一题记
➥作者母亲何碧桂
灯火星星,高楼幢幢,人声杳杳。
是父亲肩挑楠竹,他飘逸的身影,像月夜里药姑山中,不知道被什么吓了一跳的小鸟,急速地飞到我的窗前。
我连忙推开窗户,月光湛湛,风语呢喃。一阵只有楠竹的叶子流出来的泪,才有着格外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怎么受惊啦?父亲!莫不是前天平台将有关您的内容删除?还是您在最深的尘世里惦记着儿子,匆匆从湖南乘月色来北京探望?
是的,2018年4月13日,儿子于长沙曙光大邸家中,为您撰写了《父亲的月亮》,4月14日打字校对,15日由《岳阳钟声》排版制作,并发朋友圈及所有的微信群,得到了众多读者的点评点赞,阅读量超过两千多。前几天表哥何希望因舅父何雄华溘然长逝,引起他″ 说不出如斯寂寞″,便拐弯抹角,请我将《父亲的月亮》重发外婆家微信群。儿子心心念念,为了让更多的人陪伴自己健在的父母,便又将写您的叙事诗重发朋友圈及各微信群,再次得到大家的青睐,点击率接近四千。但因为一位诗友要求把其中的一张照片换一下,结果发布者的删除惊动了您?
我们在北京祝贺母亲生日快乐!
风声簌簌,月朗星稀。白天耀眼的红叶此时掩藏在夜色朦胧中,颤颤抖动,天籁蓬勃向上。父亲是不是躲在楼下香公馆小区花园深处?其实您应该感到欣慰,这两天一些微信群里仍然有人在寻觅《父亲的月亮》。如″湘江文学苑″群里,诗人吕晓蓉老师说: @余少华 余少华老师下午好!我昨晚很晚才看了您的《父亲的月亮》,情真意切,太感人了,使我受到了一次文学的熏陶!老师我还想细致读《父亲的月亮》,请您再发一次吧,再次领略您笔下细腻的情感!″
文坛新秀,在海口市教书的毛正秀老师说,@余少华 余总您好!今天重读了您的《父亲的月亮》,诗里表现的是人间至情,字字感人,句句动容。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描写细腻、真实、深刻,拳拳之心,深深之爱,触动着我们每一个做儿女思亲念亲的心弦,催人泪下……
父亲的月亮在酒杯里,也一直高高挂在您的心空,温暖而明亮,竭尽全力释放着自己的能量,照耀着您和兄弟姐妹们勇往直前……
擦干眼泪,掩卷深思,我们每个做子女的都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恨啊,趁我们的双亲还健在,用我们的爱心孝心去拥抱父母报答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我想,这应该是余总写这首叙事长诗的初衷……
而诗坛新秀,甘肃省天水市公务员魏晓霞老师则点评说: @余少华 读了一遍又一遍余老师的《父亲的月亮》,感人至深, 引起强烈共鸣。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父亲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从六十年代那个艰难困苦的日子,一直到后来儿女都工作情况好转时父亲却一声不吭地走了,作者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痛苦心情跃然而出。父子情深从字里行间就显现出来,"月亮是李白的,也是父亲余杨林的",开场白就抓住了读者心里,让人跟随作者一探究竟。作者用深厚的爱,简洁细腻的笔触,给读者刻画出了一个内心丰富,下放农村时淳朴农民父亲的形象。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在夜半挑楠竹时,由于风大天寒,父亲用自己的胸膛温暖儿子的细节里。在那个艰难困苦的时代,作者本该读书年龄却不得不跟随父母出工劳动,作为父亲感到深深的无奈。好在作者聪慧从未放弃写作,终于在自已热爱的记者行业有所作为并施展宏图。纵观整个叙事长诗共分为五节,由"长留一片月"这个主线贯穿,形散而神不散。敬佩作者文学功底深厚,布局巧妙。拙劣的文字难以点评老师的大作,还是容我收藏慢慢细读吧。
母亲在北京光大花园家中说:″我大儿子余少华属猴,我与猴崽子们也合影一张吧!″
现代婉约派词家吴虹珠老师是广东揭阳市人,却用词牌点评: @余少华老师,您对父亲的缅怀值得大家学习!
贺新郎·看余少华老师《父亲的月亮》有感
吴虹珠
父爱淋风雨。伴春秋,沧桑几度。操劳无数。奔走天涯何人问。妙笔挥毫飞舞。读后感,情深倾诉。愿得儿孙承膝下,在心间,盼祷双儿女。常眷恋,也如许。
云山雾罩他乡路,两鬓白,月光欣与。又添思绪,无限牵肠哀伤意。唯鹤凭空寄取,好佳作,精篇辛苦。泼墨挥毫多文采,感千家,共勉春晖缕。少华赋,成甘露。
接着,用七律点评的,是诗人刘诗平: @余少华 
读余总少华君《父亲的月亮》有感:
刘诗平
幽幽素月映亲人,父辈勤劳景似春。
黄土地中挥汗水,碧空天上走星辰。
刚纹满脸寒云度,毅魄周身热血频。
子缅严君终有德,长铭祖训正人伦。
庚子年作于深圳。
于是,多才多艺的群主黄娇娇老师与我私聊说:″余老师早上好!父亲的怀抱,永远温暖着儿子的心!您的叙事诗情感真挚,细节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引人注目,不仅是我连看了两遍,我的群里很多人仍然想看您写的《父亲的月亮》。不知道内容怎么没有了?人家那么喜欢,请把文字发过来吧!″
而同处一群的词家李婷婷老师昨晚亦与我私聊:″余老师晚上好!刚才无意间看到湘江文学苑的群聊,诸多群友在说您写的《父亲的月亮》很感人,还想看看。我看了整个群聊才知道,原来余老师的这首叙事长诗被发表的那个平台不小心删掉了。看群里众友十分婉惜,余老师,我想重新将《父亲的月亮》出刊在我们桃花源间平台,永远不会删掉!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别想着去印证什么,心里茅塞顿开就是最标准的答案。近两天来的沉闷,瞬间得以释怀,药姑山竹林翠叶上流下来的不再是泪,而是清淡的月色,涟漪般在心间回荡。为了您,为了永久的纪念,父亲,儿子我自然立即应允,万分感谢!仿佛《父亲的月亮》每一行诗,都是一片竹叶,每一片竹叶,都跳着狐步,甩着长袖。竹叶上深沉涵蓄的清露,正在月光下闪耀苍天地茫,释放着云白草青的秩序。
母亲的猴崽子余少华与他的猴夫人梁长风、小猴崽子余梁松子在天安门广场。
于是,我将两年前的原作一字未改,只是在结尾处将写给您的《釆桑子.挑楠竹》又修改了两次,连同以前改写的两首,一起发给了李婷婷老师,并说写好重制文档的说明后再发给她。同时,也将《父亲的月亮》原稿及四首《采桑子.挑楠竹》发到了湘江文学苑。
父亲,您知道吗?在词坛有高手快手之称的美才女李婷婷老师、黄娇娇老师先后亦在群里为我写给您的四首《采桑子.挑南竹》各自和诗。李婷婷:  @余少华  和余老师写给父亲的
采桑子挑楠竹
文/邪月儿(李婷婷)
药姑峰上浮云远,望也斜阳,泪也斜阳,每忆家严几断肠。
而今卧鲤空无寄,醉也凄凉,梦也凄凉,今世恩情来世偿。
黄娇娇老师: @余少华 采桑子 . 读《父亲的月亮》
依余老师 采桑子韵
文:黄娇娇
药姑峰上奇峰险,雾也茫茫,云也茫茫,曲径寒烟透沁凉。
独思笑貌泪几更,想也忧伤,念也忧伤,今世恩情来世偿。
依余老师采桑子之二
文:黄娇娇
身为人父思严父,养育难忘,寸草心长,前行领航引路扬。
红尘早别黄泉里,撇下儿郎。呜咽啼伤,睡梦思恩哭断肠。
父亲,您肯定不知道。当我将重制文档的后记写好,准备发给李婷婷老师的时候,因制作文档需要配图片,而两年前的照片有的找不到了,有的要换掉,应该再补充几张照片。补什么照片啊?儿子犹豫不决。因为有关您与母亲以前的照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红卫兵抄家时全部烧了。而后来岁月蹉跎,儿女们各奔前程,不懂事,也没有为您拍张照片,以至于您驾鹤西去时,灵堂里摆着的只是您的画像,这始终成了姊妹六人的一块心病!
突然,父亲,儿子眼前一亮,学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何不加上母亲后来拍的照片呢?前不久,我们老记者北京之家群举办的云上″北京之家,情满中秋,唱响祖国,爱我中华″晚会活动,就是一种创新。《父亲的月亮》配上母亲的照片,又何尝不是正如郑板桥所说:″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呢?《水浒传》里面也有″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之说矣!
于是一一就在儿子″于是″,正准备把母亲的照片发给李婷婷老师,请他们重新制作″您的月亮″文档时,脑海里再次″突然″了一下: 既然有《父亲的月亮》,就应该有《母亲的太阳》!父亲,儿子在写给您的叙事长诗里说了:″ 父亲的月亮在他的酒碗里,也在我的心里″。而母亲的太阳,就是她自己。风来了,太阳的照射为儿女们送来温暖,母亲就是一堵墙;雨来了,太阳的光芒为儿女们驱赶乌云,母亲就是一把伞。母亲在我们的心中,就是永远不落的太阳!母亲的一生,是燃烧的一生,把自己的爱,像太阳的光辉一样,无穷无尽地献给了幸存的六个儿女。
父亲,上面是2006年,您的大儿子余少华,儿媳妇梁长风,带着您的孙子余梁松子在湖南岳阳的合影;下面这张是2010年,我们在北京的时候,带着您的干孙女彭欣(左)、徐爽(右)的合影。假说您带着我们一起照相那该多好啊!!!
″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父亲,我相信您一定会同意儿子这突然的灵光一闪。儿时,您给儿子讲的故事中,有漠北之战,卫青让李广从前锋改做后卫。而儿子不孝,却将原本属于新版《父亲的月亮》的后记,在增加《母亲的太阳》内容后,将″后卫″改为″前锋″一一于是,在新版的文档里,儿子把您写进诗里,同样也把母亲写进散文中。这样,您与母亲在阴阳两界分别近三十年后,母亲后来也骑着鹤飞往天堂几年后的今夜,您俩就一起走进《父亲的月亮母亲的太阳》里吧,走进我的心中!
一念流年如风。
窗外满月疏菊,馥郁金香,北方秋的今晚淡定,澄澈,清净。星空虽是与秋高气爽的白天一样旷远,但黑色总是加重了夜的深沉,而埋在记忆深处的往事这时却最是清晰。执笔间,果然有一缕秋风从静谧的楼与楼之隙吹来,几许薄凉,几许怅惘。静坐轩窗之隅,轻捻一抹母亲岁月的秋意在笔尖流淌,一任那些暖,那些痛,那″灯昏母咳寒窗里″的气息,轻搁在字里行间,温润在柔软而缅想的心田。
长夜茫茫,暗香疏影,皎洁的月光漫上高楼的额头,漫过我眺望南方的目光。父亲,也许您真的不知道,母亲何碧桂,于您走了29年后的2013年11月15日,在湖南岳阳也寿终正寝,享年91岁。
1998年,我们陪母亲去庐山、黄鹤楼等地旅游时,父亲,您如果一路同行,那该多好啊!!!
您知道的是,母亲出生于湖南省临湘市詹桥镇,年少时饱经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年轻时嫁给了您一一我的父亲余杨林。母亲知书识礼,贤惠文静,在旧社会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无论是年轻时在詹桥那长长的老街,还是后来在贺畈供销社的青砖瓦舍,母亲总能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记得在贺畈供销社东冲大队分社上班时,邻居春生阿姨有了好吃的总是送给母亲。但等她一走,母亲立即把吃的分给儿女们。春生阿姨从姐姐们谈话中了解情况后,只要再送吃的,总是催促母亲快吃,逼着母亲吃完了才走。是因为母亲的善良与亲和,才能赢得乡亲们的敬重与拥戴。
记得父亲您说过,生活有时似洋葱,一不小心剌激了眼睛,会使人泪流满面。大概是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牛车把我们全家,从东冲大队分社拉到了分水大队分社。有一天,我亲眼看到,有几个人跑进我家,不由分说,把母亲捆绑起来就用刺棍抽打。我一见,便冲上去护着母亲,瞬间也挨了两棍。母亲一见,尖叫一声,不知哪来的力气,一下就挣脱几个男子汉的束缚,扑到我的身上:″为什么打我儿子?他才十岁!再说,秋保也只是在我家里住了一个晚上,我并不知道她有一个野老公,并与野老公鹏飞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帜兵啊!″幸亏这时派出所的民警赶来了,才避免了帜兵的亲戚对母亲继续的毒打。原来是由于母亲的好客与慈善,让一个名叫秋宝的幼儿园老师在家中住了一晚,哪知道平时彬彬有礼,笑嘻嘻的幼儿园老师是条美女毒蛇呢?当她被抓,供出在我家躲过一晚,帜兵的亲属们不了解情况,恨母亲故意窝藏了罪犯,使母亲无辜遭殃。母亲的大度,也赢得了乡亲们的高度评价。那时,整个分水大队只有一个小卖铺,当帜兵的亲戚们后来不得不来分社购物时,每次,母亲总是笑脸相迎。秋宝与鹏飞的事件过后,小孩子们只要一吵架,男孩便骂女孩是秋宝 ,女孩则咒男孩是鹏飞。母亲事后教育儿子说,做人要有包容之心,让人不是怕人, 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个人只要有爱心,才有博大情怀。即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那怕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又难于启齿,被人背后说闲话,但你仍然要坦然接受,开心生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酒一杯,家万里,笑傲人生尽欢乐。帜兵的亲戚们打我,你不要怪他们。他们痛失亲人,误会了我,情有可原。母亲的话,幼小的我似懂非懂,但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儿子的情景,永远铭记在儿子的心中。
母亲,有大姐余淑华、三姐余小华陪伴您,您的笑容多么灿烂!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一帆风顺,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十分糟糕。一个人要有爱心,懂得感恩,没有感恩之心的生活,就象一片荒漠,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质。人在逆境里比在顺风顺水时更能坚强起来,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越发磨炼意志。 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你自强不息,乐观开朗,才不算懦弱,才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汉......″父亲,母亲后来陆陆续续对儿子讲的这些大道理,使儿子长大了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母亲在逆境中那样乐观,那样坚韧不拔,那样吃苦耐劳,那是她用自己的行动,对儿女们的身传言教!
不是吗?1968年,我们全家因您是国民党军官,母亲也是地主的女儿,被扫地出门,下放到父亲您的老家湖北省通城县石南公社余家生产队,过上了贫穷的农家生活。柔弱的母亲突然变得坚强、干练起来。为了生活,她学会了纺纱织布,养鸡喂猪。母亲以淑德,以智慧,以丽质,她的悟性与勤劳,同样赢得了父亲您祖籍乡亲们的尊重与好评!农村十年,母亲日夜操劳,常常鸡叫头遍就起床,把织好的大布拿到通城县城去卖。而棉花则是母亲常常步行近百华里路程,从湖南省临湘县云溪镇东风大队易家垅生产队背来。在那艰难的岁月,大姐余淑华,大姐夫李明关也由云溪供销社下放在那里干农活。那时交通不方便,何况没有钱买车票。母亲三寸金莲行走如风,人们夸赞母亲是水浒传神行太保戴宗第二,殊不知,其实是生活所迫。母亲去湖南背棉花,家里还有三姐余小华与我及父亲您,我们要出集体工,而年幼的妹妹余美华、弟弟余勇华,一日三餐谁来弄......不快步如飞行吗?人家的一句话里又包含了几多辛酸与泪水?即使是忍饥挨饿,百里之外辛辛苦苦背来的棉花,母亲有时也要送一些给左邻右舍。有一次,母亲把棉花送一包给隔壁的香娭毑时,最小的弟弟余勇华跟着走了过去,眼睛里透出一万个舍不得。回家后,母亲对儿女们说:″你们还小,不懂事,长大了一定要学会感恩。香娭毑教我纺纱织布,她的家境也是一般,我送她一点棉花理所当然!″由于母亲过度操劳,且家无儋石,为了把饭省给儿女们吃,自己常常只吃了个半饱,以致长期营养不良,有几次中午,母亲在四十多度高温下为生产队晒谷,眼前一黑,倒在了水泥场上!
母亲,您的六个儿女在湖南岳阳祝您生日快乐!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曾先后生下14个儿女,但由于旧中国战火连年燃烧,民不聊生,解放初期国家积弱成贫,医疗卫生仍然十分落后,人们生活同样困难,以至于先后有8个婴儿生病夭折。我们姊妹六人是在母亲的羽翼下长大的。父亲,所以我说,您的月亮在酒碗里,在儿子的心里。而母亲肝肠寸断,偷偷擦干眼泪,把自己的爱,像太阳的光辉一样,源源不断地献给了剩余的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还没有下放农村时,全国人民统一在各所在地食堂吃饭,每人每餐二两饭。母亲每餐总要省下一半饭拨进我的钵子里,然后在旁看我风卷残云般的馋相。父亲,不知道您是不是还记得?有一次,母亲因去江家洞外婆家探亲,儿子狼吞虎咽扒完饭,习惯地向旁边伸去空钵,却看不见母亲慈爱的脸,年幼的我哭了起来。这时,您走了过来,后悔地说,″儿呀,只怪我忘记你母亲不在家,太吃快了,沒给你省几口!″ 说完,您自己也落下了眼泪。 那个年代,儿女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父亲,感谢您与母亲,偷偷地经常在家里开小灶。记得外面有人前来购物时,母亲只要不说话,向我们摇摇手,姐姐们与我便立即停止吃饭,生怕弄出一点点声音。
下放农村时,湖北民兵排长余少华(左),与战友张练军在大队民兵连集训时留影。
浩瀚宇宙,岁月匆匆,到底容纳了多少月亮东升,又包容了多少太阳西沉?闪亮闪亮的夜,凭窗远眺,看不到的药姑山却总是契在我灵魂的深处。楼有楼高度的自豪,山有山巍峨的骄傲。朦胧的意象,藏在漫山的楠竹林。父亲,我与您与母亲中间隔着阴阳两界,那一滴泪,为何又经常滴落在我的头上。
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中,四女两男,我前面的四个哥哥全部早夭,但母亲并不重男轻女,六个儿女都是她的心肝宝贝。记得下放农村时,有一年在河南省洛阳市工作的二姐余月华休假探亲,住在娘家。那年有一次发大水,天就像塌了似的,倾盆大雨铺天盖地从天空中急泻而下,连续一天一夜。真的是″暴雨 汹汹落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地形比我们土坳余家生产队高的邻村巴脚坳生产队,鱼塘里的鱼几乎全都趁机跑了出来。我见乡亲们都去田里捉鱼,也活蹦乱跳地跑到禾田里,捉到了一条很大的活蹦乱跳的鱼,便活蹦乱跳地跑回了家。午餐时,饭桌上并没有那条活蹦乱跳的鱼。母亲好像读懂了眼睛里儿子的询问,饭后悄悄地对我说:″儿呀,你姐姐出嫁了,现在来家里便是客人。我无能,没有好的东西招待她,这条鱼,我想分几餐让她一个人吃吧。″说完,母亲心疼地摸了摸我的头。父亲,您还记得吗?我们去药姑山挑楠竹的晚上,由于风大太冷,您带我在山腰的白雨寺,用自己的胸膛温暖我时,您一边安慰我,眼泪一边掉到了我的头顶。那次,母亲的眼泪同样滴在了我的头上。晚餐时,饭桌上摆出了大半条再也不活蹦乱跳的那条鱼。原来是二姐一再坚持大家同食。
2004年,岳父梁昆仑、岳母周云英在部分晚辈的陪同下,在北京过春节。在翌年春节等的日子里,先后又有亲人们来了北京。可是父亲,您一次也没来过啊!!!
药姑山上的楠竹,长在山坡的泥土上,扎在石头缝里,站在云集雾锁中,满目苍翠。渺渺长空,茫茫人海,意志的山脉,盈握的是绵延不绝起伏跌宕的陆离。即使有想象的鸟俯冲下来,握着长长的楠竹,轻轻地把北方的燕山江南的药姑山拎到了一起,儿子再也感受不到那一滴泪真切切掉在我头上的心灵悸动,再也唤不醒那一片淡淡的翠色与浅浅的清凉。
男尊女卑是旧社会的风俗,新中国早就打破了这种陋习,母亲更是对自己的儿女一视同仁,谁困难就帮谁。因为大姐余淑华全家也下放到了农村,先后生下五个男孩,可谓″雪压千峰横枕上″,生活艰难。同样″潦倒略相同″的母亲,却″穷困虽多还激壮″,倾囊相助。比如过年时,特别安排三姐余小华,专程去云溪,把大姐全家接到土坳余家。只是可怜了大姐的大儿子李文,年仅六岁,跟着大人走几十里路,小小的脚背都走肿了。为了减轻大姐的负担,母亲总是先后要外孙李文与李武,先后在土坳余家一住就是一年左右。
父亲,您认识他吗?他是您的孙子余梁松子的少年与童年,十分可爱!
父亲,您还记得吗?1969年秋,大姐二姐早已出嫁,三姐也去了公社文艺队参加演出去了,母亲去了临湘县忠防镇供销社姨妈家,您也突然接到去水库工地的通知。年仅13岁的我,天天出集体工,一身汗水回家后,又要喂猪,弄饭吃,还得照料3岁的弟弟5岁的妹妹。每天收工后,我就牵着妹弟的手站在村头,望眼欲穿地盼着母亲快回来。每次前方出现一个小黑点,我就充满希望地想,啊,那肯定是母亲。当黑点越来越清晰,我也就越来越失望。须臾,前面又有了小黑点,我又重新萌生了希望......父亲啊,当您苦命的儿子,像母亲一样在曾经受过天大的冤枉,能够从灰色的废墟里挺起刚强的身躯,拖着沉甸甸的心伤,在沒有牧歌妙曼驱逐旅途的孤寂寒夜,学夸父追日向远方跋涉前行,那是因为母亲在不经意中,给了我永远鲜活的信念与勇气。当我挑着柴担从药姑山归来,远远地总会看见母亲接我的身影;当我汗流浃背,忙碌在火热的田野,是母亲提着古老的瓦罐,为我送来凉凉的茶水;当我为了写小说装神经病时,又是母亲天天上午端着煮熟的蛋送到工地......
一段生活的诗篇,十年艰辛的岁月,千绺村野的情衷,万根楠竹的思绪。1978年,感谢一代伟人邓小平,拔乱反正。为了落实政策,为了儿女们能重新吃上国家粮,为了我们有一个好的前程,母亲先后数十次往返湖南湖北,从通城县出发,到临湘县城找县委书记,找政策落实办,找原单位,每次都要步行数十里,往返一百多华里。有一回,因天太黑,饥寒交迫,加之疲劳过度,母亲摔倒在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两人多高的坡下。在坚强的母亲的努力下,我们全家终于回到了阔別十年的贺畈供销社......
路茫茫,茫茫路。父亲,您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定格为家族永远的眸光。母亲同样朴实无华,任劳任怨,是善良的一生,光明的一生,奠基为儿女屹立的心碑。父亲您沒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母亲她也沒有留芳百世的伟业。但您与母亲的人格力量和优秀品德,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您俩的音容笑貌永远存活在我们的心中......
父亲,母亲2000年就来到了北京儿子的家中,可是,您怎么就不能一起来呢?!!!
笑看万事如粪土,唯认耶稣为至宝。
父亲,您也许不会知道,就在您走的那年,母亲受几个姐姐的影响,在洛阳二姐那里接受福音,加入了基督教。在后来的三十年中,只要见到母亲,总会看到母亲戴着眼镜拿着厚厚的圣经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口中还念念有词。每星期六从教堂归来,母亲还像高中生考大学一样,带着作业回家认真复习。每餐饭前还要闭目低头祷告。母亲深信,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信主,因为男女老幼皆有灵魂。九十载路途已行尽,盼望母亲复活进天城。父亲,您知道吗?母亲,卧病在床一年多,累了!母亲,走过了九十一年人生路,累了!母亲,含辛茹苦哺育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及孙子外孙曾外孙几十载,累了!母亲累了,突然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的朋友,她的教友!36年前,我们兄弟姐妹失去了您,一位刚强的父亲!7年前,我们又失去了母爱,一位伟大的母亲!孙子失去了一位慈祥的奶奶,教会失去了一位虔诚的信徒!肉体虽火化,灵魂永安息。魂兮安然飘何方?跟随耶稣到天乡!
大姐余淑华、三姐夫言海军、三姐余小华、弟弟余勇华、弟媳李慰玲与侄女余李桃子、外孙媳妇李荣、曾外孙李木慧子等陪母亲在北京。
窗外,哪有父亲如药姑山竹林受惊飞来的小鸟的影子?只有一栋毗邻一栋的高楼,分割了与药姑山峰顶同样深邃的星空。香公馆花园,北方的小鸟睡在城市竹林的深处,轻柔的呼吸声随竹叶颤悠。晚风把笛音藏到小孔,梦呓只是一片月光清脆似水的铃铛。低渊的吟唱之域,一枚花骨朵从零散的音符中半梦半醒,触动了谁细腻的忧伤?太阳,抚育了人,也抚育了竹;月亮,给了竹灵性,也给了人刻骨琐忆的情结。父亲,您不可能真的隐身在香公馆夜的花园,那只是儿子隐隐约约的一厢情愿,被自出心裁的谎言击穿。父亲,您与母亲今晚在那边怎样?您走后的第29年你们是否团圆?这是不是,又是儿子的梦熟黄粱 ?
母亲,您的猴媳妇梁长风满六十岁生日的时候,一大家人基本都来了,可是......
岁月抹不去记忆深处的磨难与幸福的印记。怀念一次夜谈,再听父亲说″三天风,四天雨,文章不能放在锅里煮″的声音;怀念一次渴望,远处越来越近的小黑点,终于是母亲从临湘回到了我的眼前。
站在北方家的窗前,我只想飞过花园里,一朵小野菊用金色的杯盏托举起楼顶星空的远与大地的宽,飞到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药姑山,扎根在心坎上的楠竹林。
黎明时,吼一声我的太阳!夜晚降临,喊一句我的月亮!
父亲,因为您与母亲以前的照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红卫兵抄家时全部烧了。而后来岁月蹉跎,儿女们各奔前程,不懂事,也没有为您拍张照片,这始终成了姊妹六人的一块心病!就用母亲的照片,作为《父亲的月亮》文档中的第一张配图吧!
父 亲的月亮
——观喻当先生《祥云村》断想
余少华
月亮是李白的,
也是喻当的,
还是余杨林的。
李白的“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挂在历史的天空;
喻当的弯弯月亮,照着他家乡的祥云村,
照着祥云村的高山、深涧、小溪;
余杨林是我的父亲,
父亲的月亮在他的酒碗里,也在我的心里。
长沙市有个小区,叫左岸春天,
左岸春天有个私人文化会所,
那是柳桦的艺术糖果铺。
目前这里正在举办诗意的栖居——
喻当书画之旅活动。
喻当的国画《祥云村》的弯月,
自然照到了这里。
2018年4月12日,
李不嫁、菊女、谢午恒、谢蓄洪、盈袖,
当代几位诗人相约来这里参观,
诗人们在一起自然谈到喻当的画,
喻当的弯弯月亮,
更是照进了我岁月深处的一个梦,
时间流走的千滴泪。
父亲,儿子照这张照片的时候您还没走,怎么就没有与您合影一张呢?!!!
披着从湖南到湖北“万叶秋声里”的斗篷,
戴着广阔天地“千家落照时”的草帽,
五十年前牛车的路与阳光,
我随父母全家下放农村老家。
年少的我,跟着父亲出集体工,
累了,躺在堤坝的斜坡做一个朦朦胧胧的文学梦,
梦醒,举起手中的锄头用力挖下,
有风在唱,不知是萌芽诗撞响了锄口,
还是风行于远处雄伟壮观的药姑山云端?
夜晚,窗外的一弯银月,
挂在李白松树的枝头。
我将歪歪曲曲的汉字,
镶在眨着眼睛的星星旁边,
嵌在隐隐绰绰重重叠叠药姑山的夜色里。
心灵的小船,朝着清辉的月色驶去。
没有了差烟,更没有了好酒,
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坏,
看见我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写日记,
总是嚷嚷:
“三天风,四天雨,文章不能放到锅里煮。
别浪费油了,有钱不如给我打酒喝!”
该骂就骂,想发脾气就跺脚,
而真应了那句老话:
疾风知劲草,岁寒识青松。
艰难时慈父之心高过药姑山的云。
奇峰连绵起伏,断岩对峙穿空。
那些年,生产队所有劳动力,
每年要翻过药姑山挑一次楠竹。
趁着大山安睡,
趁着月色未眠,
趁着满山的翠竹青又青,
通城人砍了临湘人的竹子,
大摇大摆顺着山路弯弯往回走。
有一年深夜突然寒风凛冽呼啸刮来,
刮着树,刮着云,
刮着虬曲如蛇的山路拐角处,
陡然冒出来的犬牙怪石,
刮得我全身瑟瑟发抖。
父亲要我放下楠竹,
拉着我躲进山腰的白雨寺,
用自己的怀抱温暖着苦命的少年:
“儿啊,不是怕你浪费了油,
白天要出工,晚上该早点睡。
你还小,应该在学校读书,
却跟着我受苦受累,爸爸对不起你!
李白说‘月光长照金樽里’,
爸爸最喜欢这一句。
但李白也说了‘莫使金樽空对月’。
长大了,赚了钱,不要惦记着给我买酒,
要成家立业,让你的儿女过得比你好……”
柔柔的药姑山,柔柔的白雨寺,
柔柔的声音,藏进了少年的心。
有泪,掉到了我的头顶,
满天的星斗,打了一个寒噤,
少年的心,被清辉的月色洗净。
唐诗的韵律,似行云飘逸;
宋词的意蕴,如层峦叠嶂;
父亲的大爱,像泉水甘甜。
似懂非懂,有血在沸腾。
回到家中,不顾一个昼夜的疲劳,
我模仿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在日记上写下:
昨天下午赶药姑,
去有太阳。
来有太阳,
半夜风寒在山上。
一年一度肩楠竹,
去年月亮。
今年月亮,
父亲怀暖记心上。
虽然没有平仄,谈不上是唐诗宋词,
但父亲的怀抱,永远温暖着儿子的心,
并在心底发誓:长大了,
一定要赚钱买世界上最好最好的酒,
让父亲天天学李白: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
父亲,儿子六十岁生日的那天,一大家子差不多都来了,可就是不见您的踪影!!!
然而,尘世遍地栖弱草,人生短暂如晨露。
生活,却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1984年7月15日,
我从湖南省临湘县占桥供销社,
调到岳阳市北区文化馆3个多月后,
突然接到噩耗:
父亲走了!
在贺畈供销社一个大仓库里,
匆匆赶来的儿子,
看到了父亲正静静地躺在这里!
此时,正是霜冻降临了的深秋,
父亲躺在这个临时的灵堂,
身旁有披麻戴孝的两儿四女。
母亲何碧桂也从洛阳的女儿家赶来,
哭得昏天黑地。
父亲躺在这个热闹而清冷的灵堂,
全身冰冷,做儿子的却无法像父亲一样,
用自己的胸膛将父亲温暖。
窗外,正在落下去的一轮圆月,
是父亲永远,永远放下去的酒碗。
安祥沉睡,您喝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滴酒,
驾鹤西去,您填完了履历里岁月的空栏。
月亮落下去还会再来,
而您弄丢了的时间,将永远失去。
灵堂里悬着巨大的电灯泡,
没有了少年写日记昏黄的煤油灯。
一排排巨大的蜡烛,一直伴着我垂泪……
“爸爸,您怎么就走了呢?
前几天您还到了云溪三姐余小华的家中,
也到了北区所在地路口铺,
我还陪您吃了最后的一顿午饭。
您是来向儿子告别的吗?
酒是文化馆同事葛伟慧拿来的,
那是一瓶红色的葡萄酒。
爸爸在家平时只爱喝白酒,
但红色的葡萄酒,
那天您同样喝得眉飞色舞……
左起:罗力平、刘水生、余少华、姜贻斌、余致方,在艺术糖果铺小聚。
站在诗人柳桦的艺术糖果铺里,
站在画家喻当的《祥云村》前,
我宛如站在您的燃烧里,勤劳一生。
祥云村大山之巅的弯月,
使我想起了李白的“长留一片月”,
想起了您最爱李白的那句:
“月光长照金樽里。”
辽阔的风,在祥云村的山上下来,
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父亲的声音:
“儿啊,明天还要出早工,
不写了,早点睡吧!”
风,继续走过,
月光,银汁般从天边漫下来,
淹没了溪水潺潺,山涧的苔滑,
还有“瘦竹藤斜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棵棵大树,在听风的禅语,
甘露洒心,如饮醍醐,
梵音是祥云村写在天涯的苍茫,长出静。
幽居深山的画家喻当,修炼成一段因果,
过不了多久,祥云村的弯月便会圆满成佛。
佛又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可我父亲的岸,在哪里?
爸爸,现在想起来,
您的儿子就是一个浑帐东西,
那次最后的一顿午餐,
我为什么不去买世界上最好的一瓶白酒?
那时我在北区文化馆,
虽然单位上只分了一间房,
虽然还没有成家立业,
虽然一日三餐都在区政府食堂吃,
可浑帐的儿子,为什么就没想到,
把您留下来住几天呢?
这是多么遗憾的几天,
这是多么痛苦的几天!
这是儿子终身难忘的几天!
几天后,您就走了!!!
虽然那时妹妹余美华也在贺畈供销社上班,
但您并没有住在她那里,
您孤苦伶仃独居一处,
儿女们都翅膀长硬飞走了,
母亲也在洛阳帮二姐余月华带小孩。
医生说,“是脑溢血夺走了你爸爸的生命。”
邻居说,“余嗲两天没出门,
怎么喊,也没有人答应。
我们破门而入,你爸爸早已走了。
床头边的地上,有一只打烂了的茶杯,
你爸爸走得可怜,
想喝一杯茶都没有人端!”
爸爸就这样走了,
穿着长筒皮靴,跨着战马,
走过长长的占桥古镇老街;
爸爸就这样走了,
穿着普通军鞋,手端汉阳造,
走过与日军周旋的大云山密林深处;
爸爸就这样走了,
打着赤脚,挑一担牛粪,
走过老家土坳余家的田滕;
爸爸就这样走了,
穿着草鞋,挑一担楠竹,
走过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的药姑山;
爸爸就这样走了,
穿着套鞋,挑着货郎担,
走过贺畈公社一个接一个的村庄……
爸爸就这样走了,
药姑山的竹林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
北区文化馆单身宿舍椅子倒地的碰撞声,
那可是您舍不得亲人告别的足音?
土坳余家门前小河的水哗哗地流,
北区政府澡堂里仿佛看到您身影一闪,
那是不是您在匆匆洗涤着疲劳的汗尘?
爸爸就这样沿着贺畈乡蜿蜒的山路走了,
夜的脚步悄悄,
走时,只有窗外李白的月光送您。
三天风,四天雨,文章可以放到锅里煮。
左起:在长沙的老记者刘虹、舒俊、柳桦、余少华、周婷,相聚艺术糖果铺。
爸爸,您知道吗?
在您走的第二年,
我就由北区文化馆调到了岳阳晚报。
两年后就分到了一套崭新的住房。
客厅的柜子里,有许多的白酒。
儿子坐在沙发上,
心中一次又一次呼喊:
爸爸,您只有喝完了这些酒,
才有资格去找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李白,
与他一道登舟望秋月,长吟到五更,
并与他一起,举杯邀明月,
请嫦娥把月光长照在您的金樽里。
爸爸,您知道吗?
在您走的第四年,我就成家立业了,
妈妈享受了儿媳的贤惠与孙子的乖巧,
经常暗自神伤,
如果你爸爸没走,
一定会高兴得天天醉倒在杏花村。
逢年过节,妈妈把一生的善良与虔诚,
默默地倒进您的酒杯里,
酒是通向月照金樽河流里的水,
月亮,沉淀在李白与您的酒碗里,
诗是儿子为您点燃香火的记忆,
贺畈的山坡,树立成碑,
香火再旺,人已是草青又黄。
爸爸,您知道吗?
2000年我下海到了北京,
妈妈不但经常住在岳阳儿子的家中,
还先后五次在您大女儿余淑华等等,
或者在您小儿子余勇华的陪同下到了北京,
享受了您没有享受过的幸福生活。
直到您走后的第二十九个秋天,
信奉基督教义的妈妈才含笑入天堂。
爸爸,您只有六十七岁就走了,
您没有喝过儿子为您买的一瓶白酒,
也没有住过一天儿子的新房,
来不及让儿子为您倒一盆洗脚水,
来不及听儿媳梁长风为您弹一曲《父亲》,
来不及看孙子余梁松子爬到您的肩头嬉闹,
您就这样走了!
如果那年在北区文化馆,
浑账的儿子把您留了下来,
即使您脑内微血管破裂,
医生说,只要抢救及时,
也许您会穿着儿子新买的皮鞋,
与妈妈一起走过故宫、天安门,
也许您会穿着儿子买的软底鞋,
与妈妈一道在光大花园小区散步。
这时候的爸爸,应该是最快乐的,
把贺畈的孤独和土坳余家的疲惫,
连同李白的月光一同喝下。
把天空的蔚蓝大地的宁静,
连同药姑山的巍峨一起收藏,
美丽成喻当的一幅画……
在柳桦的艺术糖果铺里,作家、诗人们聚集一堂。
在诗人柳桦的艺术糖果铺里,
在画家喻当的《祥云村》前,
诗人们把这里当成豆棚瓜架谈天说地。
菊女更是反客为主,
把自己流浪于云水间寻来的祖母红,
2018亲自首泡。
我一边品尝着菊女手工制着的崖边野茶,
一边却总是心存恍惚。
尽管李不嫁侃大山时常常载歌载舞,
尽管谢午恒摆龙门阵时,
因陈惠芳的名字经常和他刊登在一起,
以致于自己找不到老婆,
还有谢蓄洪的沉稳,
柳桦的厚道,盈袖的甜笑……
可诗人们的温情与八卦与浪漫,
仍然没有打动我的心。
是山的大度?酒的礼赞?月的温暖?
还是生命的颤动?梦中的忏悔?
许多事情还没有想透,
我就告别大家“山月随人归。”
可刚走到左岸春天东门,
冥冥之中似乎父亲在说,
儿呀,你是不是还有充电器丢在那里?
待我与已出门的柳桦再次重返艺术糖果铺,
里面已是人去茶还热。
窗外,李白的月亮,
父亲的月亮,
与房间里喻当的月亮,
还在交相辉映。
月光,照着一瓶瓶诱人的白酒,
照在李白与父亲的金樽里……
门随长街静,匆匆叙事诗。
原来刚才心不在焉,急着回家,
是因为想再次驾着心灵的小船,
朝着父亲的月亮驶去。
我听到土坳余家与贺畈丘陵的夜风在呼唤,
窗外空中花园的修竹,
与药姑山密密麻麻的竹林,
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共同演奏着一支深沉的乐曲。
驶向您,从长沙城的春夜出发,
从曙光中路曙光大邸的家中起程,
到遥远的地方靠近您——父亲。
温润的夜空,星语如约,
我与父亲的两岸,
相隔在空旷渺茫的天际。
父亲向我打着手势,跺着脚,
在宁静里朦朦胧胧看不清,
内心迷离,看见的只有父亲的月亮。
我擦着泪,不顾诗歌该如何创作,
阳春白雪也罢,下里巴人也罢,
不落窠臼,平视一切,坦然微笑,
世人的唾沫,淹不了儿子的一片赤诚。
我把对父亲的思念一次次呼喊,
将隐匿的心事从药姑山的顶峰全部放飞。
于是,纸已摊开,
少儿时的采桑子改了一遍又一遍:
父亲,上面都是中华余氏总会住在北京的余家人,您如果也能与大家站在一起,喊一声北京欢迎你,那......唉!!!
其一
楚天一带青山杳,
晨有曦阳。
暮有金阳,
半夜风寒雾锁茫。
几根楠竹挑弯月,
去岁难忘。
今岁难忘,
父爱如春暖似娘。
其二
药姑峰峻清晖冷,
复照斜阳。
林茂苍苍,
夜半风寒衣薄凉。
双挑楠竹如残月,
苦楚难忘。
老父儿郎,
两处胸襟各断肠。
其三
楚天凝碧飞云杳,
山着霓裳,
水毓金阳,
夜半涛声锁大江。
几多泪水湿衣背,
旧梦难忘。
今已成殇,
父爱如山忆断肠。
其四
药姑峰上清晖冷,
山倚斜阳。
林茂苍芒,
暮色凄风带薄凉。
而今何处醉邀月,
寂寞空堂。
老父儿郎,
愿得来生再奉汤。
父亲,窗前的这把椅子空着,儿子一直等着您的到来!
《父亲的月亮》,2018年4月13日,写于长沙曙光大邸,4月14日打字校对,15日由《岳阳钟声》排版制作。2020年11月6日,由桃花源间文学社重新设计出刊。
《父亲的月亮母亲的太阳》,2020年11月3日,撰稿于北京香公馆,4日打字,5日发稿桃花园间文学社排版,6日设计制作出刊。
作者简介
余少华,1999年底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晚报》停薪留职下海赴京,先后被聘为中央党校《中国市场经济报·领导与决策周刊 》主编;新华社《每日电讯·领导周刊社》社长;《中国城市新闻报》社长、总编辑、《国际市场经济报》社长……
主要贡献: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356篇(首)。共有文学与新闻获奖证书56个。1998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余少华文集》5部(原计划出30部)。发表于报刊的新闻作品字数超过文学作品的三倍。同年小说集《将计就计》在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主办的“面向新世纪文化艺术创作研讨会”中获大赛一等奖。1999年小说集《暑热天,吃中饭时》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50年研讨会”中获得一等奖。
自嘲:34年前就加入了省作协,22年前就评了中级职称:编辑,滥竽充数,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作家、记者。可当初下放农村劳动,在供销社工作时,那个勤奋好学的文学青年,却慢慢成了麻将桌上的高手,三打哈的傻瓜,连开车、电脑,这些现代人的基本谋生活计都懒得学。当初,省文联与报社领导,曾电话告之,要我报送材料,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与高级记者的评选。可懒惰成性的猴子,人在北京,加上一切向钱看,竟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成了地地道道,冥顽不化,不思进取,64岁的老油条猴。
回顾
桃花源间寻路人
榜上诗人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0)

相关推荐

  • 月圆之秋

      月圆之秋 "儿子,快看!"父亲指着屋内的多媒墙. "现在是2045年的副白天八时新闻,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庆祝传统佳节,温州上空的'太阳帆'将在8:30暂停运行,关 ...

  • 压力大未舒缓鬼使神差  藤缠树万事兴千里寻夫  (六)

    张有福夫妇和小王23日回到了杭州,朋友邀请我去他公司进一步的沟通和指导:在单独和张有福沟通中发现:张总是一个艮卦特征比较明显的人格类型,为人忠厚.本分.诚实守信,做事规矩.谨慎.不折不扣.    但是 ...

  • 许银燕:​我与太阳和月亮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我与太阳和月亮 作者|许银燕  主编|幽梦静美      也许你喜欢风花雪月 我可能认为你是浪漫君郎 也许你沉浸莺歌燕舞 我可能认为你是快乐姑娘 ...

  • 童年的味道 ——戏答茹河柳先生

    童年的味道 是太阳和月亮的味道 那时候太阳圆得像锅盖 那时候月亮干净得像麦啦啦菜 麦啦啦菜   顶锅盖 出嫁栓女   我没在 唱着歌谣我牵着女伴的手 我给她剥糖纸 她送我<鸡毛信> 太阳和 ...

  • 【诗歌】薛有为‖人生感悟 诗三首

    【诗歌】薛有为‖人生感悟 诗三首

  • 全国首届“亲情杯”诗歌大奖赛入围作品展:秦战萍

    母爱(外三首) 秦战萍 一生唯一不能偿还的 是母爱 无论多么努力 那伟大无私的三春晖 是不能报答的厚重之恩 眼里的母亲 是小时候最眷恋的人 眼里的母亲 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我不把她比作太阳 太阳落山 她 ...

  • 说“好”的父亲 ◆ 父亲节专版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在我儿时的印象中,父亲说起话,大都是和颜悦色的:"好.好.好--"有一次,母亲正忙祖祭,叫父亲去洗全家的衣服,他也说" ...

  • 【远方】山西《我和父亲母亲永远在一起》作者•李松波 主播•青鸟

    作者:李松波 主播:青鸟 编辑:小鹿 我和父亲母亲永远在一起 父亲滚着金黄般的太阳走了 母亲托着银环般的月亮走了 他们离我远行多年 已在银河系那一边 一一颗闪亮的星球上 终于找到了自己新的家园 那是我 ...

  • 《新京都文艺》作者:​余少华《读书》(外五首)总714期②2021年64期②

    读书 作者:余少华(九江) 寸田有梦作雕虫,香墨撩人苦用功. 典籍如逢三月雨,芸篇却是百花风. 忘情阅读歌山水,无兴言谈唱富穷. 学海明心千滴露,书山养气万重虹. 留守妇女 作者:余少华(九江) 露寒 ...

  • 余少华 | ​懂你,岳阳瑞晟合唱团

    ?编辑:霞满天  约稿:邪月儿 懂你,岳阳瑞晟合唱团  文/余少华 当蓝色的火焰托举锅底时,炒菜人李辉一.南方.牛牛的心情是快乐的.2021年大年初九上午,当娄煜佳校长与杨晓萍团长率岳阳瑞晟合唱团歌手 ...

  • 吕少华丨作品欣赏

    山水画<黄河颂歌> 400×160cm 山水画<巴山松云> 180cmX70cm 山水画<巴山云壑>180cmX70cm 山水画<川西松云> 180cm ...

  • 袁少华丨诗词精选十首

    痛悼隆平宗长 一介农夫貌,千秋俭朴风. 农科堪济世,杂稻超神农. 库满民安稳,粮足国授功. 人间垂典范,世上再难逢. 痛悼水稻之父袁隆平 十里长街送隆平,万民泣唤诉衷情. 苍天垂泪风肃静,稻父辛劳慢一 ...

  • 袁少华丨鱼米之乡风水地,翠竹成林碧云天

    家乡新寮村  一 清洲佛祖燕河边,四水归園新寮村. 鱼米之乡风水地,翠竹成林碧云天. 开基创业袁广秀,求嗣娶妻花甲年. 背井离乡温塘遠,嘱儿崇厚敬祖先. 二 广秀功勋逾百年,晚清民国已成湮. 解放农村 ...

  • 袁少华丨同学情(诗词精选)

    沁园春·同学相聚谢师恩 九七初霜,党校同窗,喜聚欢畅.别离二十载,良多感想:嘘寒问暖,笑语萦樑.回顾当年,业余就读,才下班来跑步上.挑灯在,八小时以外,风雨如常.   人间如此风光,须发奋图强换新装. ...

  • 袁少华丨生香村礼赞

    生香村礼赞(  七绝六首) 一 亲缘千里访生香, 血浓于水情义长. 督师崇焕堂上立, 忠孝家风尽弘扬. 二 巍巍华厦有宗亲, 袁氏同心又共根. 今日有缘来聚会, 此生无悔作袁人. 三 崇焕精神耀生香, ...

  • 鄂州人物余少华:工业互联网正在重塑制造业

    余少华,1962年出生,湖北鄂州人,光纤传输系统与网络技术专家,博士.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学会委员会副主任.光通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863计划网络与通信主题专家.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 余少华院士 |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综述

    光纤通信作为二战以来最有意义的四大发明之一, 奠定了网络信息传输的基石, 承载了全球90%以上数据流量, 但预计其未来20年将遭遇 "传输容量危机". 近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