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情】在时间洪荒里安坐,让每一个寻常的物件,发出生命的光
第四部分:在时间洪荒里安坐。共有11篇文章:《藤椅》《顶针》《旧家具》《银手镯》《贝壳发簪,秘密海潮》《伞铺街》《榆木书桌》《红木梳子》《雕花木床》《抚摸乐器》《烛台:古老的守夜者》
藤椅,也是我喜欢的物件。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老家也时兴做藤椅。我没有做过,但我削过柳条皮。我姨哥会做,他做了藤椅孝敬我父母,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有一张椅子,我带到单位宿舍,后来买了房子,就送到老家去了,放在公公的书房,他喜欢坐着它写文章。不知道是不是藤椅给了他灵感,反正公公的诗词联成绩都不错。公公喜欢写古诗,喜欢写历史题材的文章,坐在藤椅上写,看上去很协调。
《藤椅》中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你思想的远方可以是无穷高远的领域,甚至是整个宇宙,而你思想的底座和背景,是大地和山水,是这些朴素的藤儿。
《顶针》:顶针曾经是妈妈生活的必需品,妈妈靠着它缝补我们的生活。当我工作之后,结婚之后,做了母亲之后,顶针也成了我的生活必需品,我用着它缝补着岁月。
母亲做的布鞋是一流的,多少个夜晚,她在灯下纳鞋底。随着年龄的增加,母亲的视力渐渐不及年轻时,她生怕哪一天,就是凭着顶针的帮助,针线也不能穿越鞋底,于是,纳了一蛇皮袋的鞋底,留着慢慢地用。她要将爱给子女更久更久。
《旧家具》:青花瓷碟、水缸、砚台、樟木衣箱。看到这里,我的眼前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小学时用砚台磨墨写字的日子,回到用水缸存水烧饭洗衣的日子,回到背着樟木箱去南京上学的日子。每一件旧物都保存着我们曾经的日子,闲时翻翻,温暖、亲切。
《银手镯》:以前的人家,尽管日子艰难,也要留一件传家的宝贝,随着家族的血脉一起流传下来。虽说我没有继承到这样的物件,但我老公也有一副银手镯,那是她奶奶给他的,他小时候带着它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等我儿子出生后,公公婆婆将银手镯交给老公,戴在了我儿子的手腕上。虽说我的儿子没有看到过曾祖母,但他享受到曾祖母给予他的爱。因为带着先人的体温,这样的银手镯,多了一份神秘,一份温暖,一份爱。
说起银手镯,孙同林老师在《草木乡村》里也提到过母亲的银手镯。在《寻找母亲煮粥的声音》里,孙老师说小时候,母亲煮粥扬糁儿时能发出清脆而奇特的声音,可有一天突然听不到熟悉的声音,感觉好奇怪,母亲告诉告诉他,原来那声音是手镯碰勺儿柄发出来的,手镯是从外婆家作为陪嫁带过来的,因为爷爷生病急需钱用,母亲将手镯卖了。孙老师从母亲煮粥的声音中看到了母亲的平凡和伟大。
李老师母亲手上的银手镯,在天意的笼罩里,在月光的抚摸里,守着一份天长地久的慢、天长地久的贞洁。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着我们眼里的寻常物件,只有懂得感恩和爱的人,才能看到其中的意味。
《贝壳发簪,秘密海潮》,一件小小的贝壳发簪,陪伴了母亲一生,是母亲心中的海。遇见是贝壳发簪是母亲的幸运,贝壳遇见母亲又何尝不是幸运,小小的贝壳上,留下了母亲多少亲抚的手纹,驻留了母亲多少深情的目光。
《伞铺街》:由一个街名引起的遐想。今后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名不符实”的街名。时代在发展,古旧的街名,又该引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呢。在作者的眼里,雨点儿打在伞上,都有平平仄仄的韵味,怪不得作者的文章蕴含古意呢。
《榆木书桌》,作者是书香子弟,难怪他的文字充满古意。书香叠着稻香,耕读的日子就有了日上三竿的欢喜。我欢喜这样的生活。
《红木梳子》:作者看似在写一把梳子,其实他是在写一段情,小虫与红木的情分,梳子与母亲的情分,我与母亲的情……“红木梳子,依旧,在素净的篮子里静卧着,仿佛单纯得没有历史,只因为它就是历史……”喜欢这样的结尾,意味无穷。
《雕花木床》,在作者眼里,雕花木床是一艘古船,涉过时间的深水,运载着一个家族,在夜的深海、时间的深海、宇宙的深海,横渡,远航,漂流……
《抚摸乐器》:二胡、笛、古筝、编钟。“笑比哭好,哭比笑深刻。”“简单的东西才真正不简单”。
《烛台:古老的守夜者》,看到这个题目,让我忽然吟诵起“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母亲烛光里身影,是无边夜色里最温情的细节。
顶针、手镯、木梳这些都是寻常物件,家家户户都有,看起来不值一提,但在李老师的笔下,这些物件都有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