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专栏】追忆我在庆阳师范的学习生活/ 文:黄俊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育教学讨论|留守儿童问题

追忆我的师范生活

文/黄俊

1984年秋季,我走进了校址在庆阳县(今庆城县“周旧邦”遗址旁边)南街的“庆阳师范学校”大门。报名时,我是中师(1)班学生,班主任是袁老师,并认识了第一位同学也同是来自华池的老乡闫广科。

或许同是农村孩子,或许都穿戴朴素……我跟他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当我发现他穿的上衣太小,而我穿的上衣太长,最巧的是两人的上衣都是买来的,是用当时流行的布料深蓝色迪卡做的,于是,我提议两人换衣服穿,闫广科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开学第二天我又莫名其妙的被调到了中师(2)班。我至今也没弄明白其中的缘由,我猜想原因一定是我是一个农村孩子,长得又尖嘴猴腮,个性老实,不善言辞吧。但荣幸的是我不仅遇上了做了四年班主任的张老师(如果在中师1班,就会遭遇一学期换一个班主任的窘境),而结识并与47名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分别是来自环县的张海明、慕逸仙、吴宏、王琼、李会兰、慕兴杰、吕平、慕丽华、韩清江、闫占琴、李占军、何李平、张玉卿、郭环奇、曹宗斌、高玲粉、吕红梅、赵学贵、吴文忠、王书位、王海清,来自庆城县的杨卫成、朱享玲、王巧芳、柳学敏、郑翠荣、胡彦贤,有跟我一个县的杨哲、赵晓红、白振远、马忠智、刘景红、王官成、殷玉河、尚奇波、左廷功、杜彩峰、杨满怀、吴万良、王孝忠、王贵梁、孙文杰、沈鸿学,还有来自长庆石油子弟学校的赵明、于金花、张晓粉和薛颖霞。

我的师范生活在经历调班这一风波中正式拉开了序幕。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开学第二周,记得大概是9月12日吧,早晨起床后,有高年级的同学站在宿舍楼下,挡住了通往教室、操场的去路,只留出上厕所的通道,到吃早餐时间,也不许去餐厅就餐。一打听,才知道高年级学生因为学校扣了假期生活费,便有人组织鼓动全校学生罢操罢课罢餐了!

就这样僵持到下午,才可以去食堂打饭,去教室读书学习。最后的结局是几个谋划组织本次罢操罢课罢餐的“头目”被学校给了处分,而假期生活费还是不发。至今想起这件事仍然不知是与非在何方,但想起师范生活,总会想起,一想起心里就疙疙瘩瘩的。

我的师范生活在庆阳县(今庆城县)城度过了一年半的时光之后,学校于1989年10月底搬迁到了位于西峰的新建校区。但是,宿舍楼还没有建成,我们全班男生就临时住在教学楼一楼的大教室里。

师范学校的饮食生活因个人家庭经济状况决定,但有学友用“老三片”(土豆片、豆腐片和萝卜片)来概括总结食堂饭菜的种类,倒是极为贴切的。好在我是素食者,到食堂只买素菜,学校发的菜票每月总有结余,于是卖给其他同学换成现金,一学期下来还可以积攒近百元,假期带回家可以补贴家用。

后来,为了让自己身体不缺营养,就买了煤油炉,小铁锅、刀、铲等餐具,从家里带上小案板、几斤胡麻油和几样调料,闲余时间,我就开小灶,自己做饭吃。

说起四年的师范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忆的往事。不必说班主任老师组织我们拜访子午岭观看大森林,坐车去平凉登上崆峒山欣赏美景;也不必说参加学校各类文体艺术活动;更不必说修建校园和参加校外的义务劳动,单是学业和生活中就有很多值得追忆和不由得不说的往事。

想起师范学校的学习,对我来说实在举步维艰。首先是汉语拼音基础薄弱,听语基老师讲发音简直就是听神话,只好课外时间,自己学习、思考、摸索和练习,总算搞清楚了前后鼻音,搞清楚了声调。还有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第一学期学习上感到十分吃力。后来由于渐渐地适应了生活节奏和课程学习,加上自己学习上的不懈努力,到了第二学期各门功课的学习就显得十分轻松。

四年的师范生活,我除了不放弃学业之外,我还选择了美术这一专业特长,先后跟着冯华茂、徐浩艇老师学习素描、国画、水粉画等,偶尔还能得到申戴老师的指点,学习一些绘画技巧。周内学校安排的美术课、下午兴趣活动课和周末时间,都会静静地坐在教室或画室,画一幅画。

除了美术上花费时间、心思和精力之外,还在王明贤老师不紧不慢地指导下,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临摹柳公权的楷书。虽说最终因悟性太低而没修成正果,但绘画和书法上学到的那点皮毛,在后来走上讲台倒也派上了大用场。不论做班主任布置教室,还是作为任课教师书写学生的作业皮,不至于去求别人代劳。

师范时,学校还有一个地方是我最爱去的,那就是学校的图书馆。其实就是三间房子大,那时候藏书也不多,门牌上是“图书室”,我之所以叫它“图书馆”,是因为对于我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来说,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书,也没有见过放这么多书的房子,因此,在我心目中它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我从来都没有读过的书。

于是乎,有时间就去借一本书阅读。读完了还了又借。四年时间,我几乎把图书馆里自己喜欢的书籍都读了。我这个上初中时语文总考六七十分的学生,走上讲台后,能坚持阅读,爱上写作,有教语文的勇气都是来自上师范时四年的阅读积淀。

还有一个爱好就是下午饭后,与班里爱好打篮球的同学到操场上去过把瘾。记得班里篮球打得挺棒的同学有吴红、杨卫成、刘景红、马忠智、韩清江、王孝忠、赵明等,我虽说是篮球爱好者,单手三分球也投的准,但路子野,动作也难看,平时随意玩玩还行,真正上场参加比赛总是不守规则,常被裁判罚下场。

回忆师范生活,让我感到最尴尬最无奈的事就是上音乐课。一是我不懂简谱,二是我唱歌南腔北调,三是我不识五线谱,于是,上琴法课能逃总逃课。考试时,面对五线谱上的“小蝌蚪”,我不知道手指该放那个键盘上,别人弹琴是双手,我用一只手弹琴。

当时教琴法课的钱老师,拿着竹子教鞭总敲手指,本来手指就不灵活,被他一敲心里一怕,眼更花手更乱,用钱老师当时的说“你这手指逛到那条街去了”。

琴法课考试被挂了,就跟在钱老师身后,钱老师长,钱老师短,求钱老师开恩把琴法成绩画及格,钱老师一脸严肃总不松口,就天天去找。钱老师无奈,当着我的面在成绩册上写上“60”,这才放心的离去。后来到中三年级,学校让学生在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中选修一门,我才从学习音乐的尴尬困境中得以解放。

其实说起教课的老师,比教琴法课的钱老师留给我的印象要深刻的老师还有几位。

心平气和的教语基的郭世宁老师,板书流畅的教数学课的李立元老师,严谨细致的教物理的张培平老师,风趣幽默的教历史的李永军老师,帅气十足的教教育学的章长明老师,笑口常开的教体育课的姬世忠老师,博学多识领着我们在子午岭大森林里认识动植物的李自强老师,教过音乐的刘存成、马登峰、柳长林老师……还有阎飞、范荣、马克兴、柳岩、苟芳琴、付国荣等老师。

而师范生活中让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是我生病住进了医院,班里的同学每天都有人来陪我,直到放暑假我都没得出院,最后考试我没能参加。所有课程都在开学进行了补考,好在住院期间和暑假我没忘记学习,加上补考试题难度低,所以门门课程都顺利通过。

班主任张老师还帮我向学校申请了资助费,主管教学的张凤翼校长叫我去他的办公室,查看了我的病历和住院费票据,学校上会决定后,给我发了600元补助费。要知道20世纪八十年代的600元对我这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那可就是想都不敢想的。

父母知道这件事后,对我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让学校和老师的心白费。开学时,母亲还让我把家里舍不得吃的100个鸡蛋带到学校,感谢张凤翼校长的关心。

当我提着100个鸡蛋敲开张凤翼校长的门,说明来意后,他怎么也不肯收,张师母闻声走了出来,明白是怎么回事后,笑着对张凤翼校长说:“你这个书呆子,这孩子从家里把鸡蛋远远的带来了,你不收难道要让它坏掉吗?”张师母说完,从我手中接过装着鸡蛋的纸箱,返身走进了厨房。

我正要转身离开时,她喊住了我:“这位同学,鸡蛋我收下了,这30元钱(当时一个鸡蛋市场也就两毛钱)你可要收下。”说完她把钱塞到了我手里,我一时不知所措。

一旁正在发愣的张凤翼校长这才明白了老伴的用意,也开口说:“就是,你家里困难,鸡蛋算是我买了,钱拿着买学习用品吧!”我说:“这鸡蛋是我母亲让我来感谢您的,我收了钱母亲知道了会生气的。”

张奋翼校长说:“这钱也不是买鸡蛋的钱,是给你买学习用品,希望你好好完成学业。”张凤翼校长说完,硬是将我推出了门。

从此,我感到自己身上寄托着太多人的期望,不仅有父母家人的,而且还有老师的。因此,我不能辜负他们的关爱和期望,也不敢在学业上有丝毫地懈怠。

于是,别的同学闲暇或周末可以闲谈游玩,可以逛大街,进电影院看电影,进录像厅看武打功夫片,而我不敢,我只能把自己关在图书室、美术室或宿舍教室里,只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读书学习与练习绘画、三笔字等特长上。

当年跟我同宿舍住的时间最长的同学有张海明、殷玉河、尚奇波、左廷功、曹宗斌、郭环奇、王海清。现在虽说有的位居县级干部,有的是国家一般干部;有的健在人世,有的人已经安息黄泉。但毕业30多年来,浓浓的同学情却不会因时空与职位而变淡,反而像成年老酒越来越浓厚!

至今想起来,每次与同学相聚的场景总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赴金城兰州培训学习,老班长张海明既赠送他的书,又在家设宴招待,每天下午还陪我在西北师大校园散步叙旧。

老同学慕逸仙邀来班主任与我、吕平、张海明相聚;还有10年、20年同学聚会,谁家老人谢世去吊唁,谁家子女结婚去祝贺,都是叙旧交谈的良机,更是同学之间了解情况,加深友谊的机遇。于是乎,一人有事,大家相助,一家有难,众人相帮。

正因为经历了四年的师范生活,才让同学之情如亲情般深厚,这才有吴红、杨哲组织同学捐款,亲自到已经去世的王海清家里,为他残疾的儿子操办婚事,为他女儿捐学费让其也大学毕业顺利地考上了工作,他妻子烧伤后登门看望;才有班长张海明在微信群里一声动员,大家都有了自愿为患病的马友谊老师捐款的善举;才有老同学吴红的父亲患胃癌期间,同学们纷纷解囊相助……

四年的时光对人的一生来说很短很短,但四年师范生活对我这个农村孩子来说,却改变了命运,改变了生活状态,而同学与师生之间四年建立的真情友谊却很比海还深,深的值得我用一生的时光来追忆!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推荐大家阅读几篇由几位上世纪90年代的中师生写的故事:

1990年,我考上了民权师范 / 文:醉卧籣亭
20多年前的中师生,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中师生-专栏】记我永远的母校“永登师范” / 满庭奎
【中师生专栏】小 弥 / 文:商丘牛耕
【中师生专栏】那天,我没敢接过他伸手递来的信! / 文:荷塘月色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ID:yf476800

作者简介

黄俊,男,汉族,生于1966年12月,甘肃华池人。1988年6月毕业于庆阳师范,同年8月参加工作,甘肃省华池县柔远初中语文高级教师。在乡村学校连续工作13年,2017年又自愿申请到基层学校支教一年。曾荣获市县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教育名师”“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称号。

课余爱好阅读与写作。从教30多年来,先后有200多篇教育与文学类作品在《陇东报》《德育报》《教师报》《未来导报》《课外阅读》《中国西部》《中国教师》《中学语文》《新课程》《新作文》《新班主任》《教育革新》《读写月报》《中小学教材教法研究》《基础教育论坛》《中华校园》《庆阳教育》《西峰教育》《华池教育》《意林》《南梁》《陕甘边》《黄河象》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2014年6月,出版了教育专著《漫漫追梦路》,2015年8月,获得“华池县首届范仲淹文艺奖”三等奖;2016年11月,出版散文集《岁月流进记忆的河》;2017年6月,出版教育文集《探寻教育的密码》,并在当当网、淘宝网、京东网上架。

本期编辑:   ;稿酬说明:请联系微信(Yf131125)领取。具体参见本刊《征稿启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