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后,多尔衮采取了哪些政策,迅速稳定了在中原的统治?
满人建立的清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不如明朝发达,其人口数量也远远少于明朝。即使是军事实力,清朝也不如明朝发达。多尔衮之所以能统领大军顺利入关,有一定的偶然性,也算是有运气的加持吧。但是,一个落后民族建立的政权,要成功统治一个偌大的中原,清初的统治者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可不是靠运气就能成功的。
今天这篇,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缓和矛盾
清军入关之后,大肆宣扬“满汉一家”。这一宣传对于缓和矛盾非常重要。多尔衮听取了清朝著名大臣范文程的建议,下令“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也就是说,原来在明朝当官的,依旧做官,种地的,土地依旧归你耕种。这条政策,相当于是给明朝的遗官、遗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大明朝已经不在了,既然新皇帝给我们官做、不打扰我们的生产,那还有什么好反抗的呢?大家各过各的日子吧!
在朝廷里,尽管“重满抑汉”是大清国策,但是,多尔衮下令,在内阁六部里设立满官和汉官,尚书、侍郎、大学士这些高级官僚中,汉官了较大比例。在地方上,总督、巡抚及其以下官员,汉官也比满官多。
另外,范文程还创造性地提出,明朝“实亡于农民起义军”的观点。清军入关之后,他建议替崇祯收尸,厚葬崇祯遗体,大肆宣扬大清天下得于李自成而非崇祯。这一宣传太重要了,这就使得广大明朝遗民更容易接受满族建立的清朝政权。
第二、重用读书人
皇太极非常重视招揽读书人。皇太极这个人非常伟大,他不但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治国理政上,也很有一套。他重用读书人,范文程等一批读书人给他出谋划策,制定制度,为大清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入关之后,多尔衮继承了皇太极的政策,大力启用读书人。他下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又派人征召明朝的大学士冯铨,授予他大学士衔,命他“佐理机务”。这一举动的示范效应是很大的,此后不断有明朝遗官出来为清朝效力。多尔衮还提拔一批原来明朝的中级文官,授以他们尚书、大学士等职。原明朝的户部郎中卫周祚、编修高尔俨、庶吉士张端、庶吉士成克巩、给事中陈名夏、编修刘正宗、进士杜立德等,都被陆续任命为尚书、侍郎等要职,最后都擢升为大学士。
另外,更重要的一条是,清朝入关之后,没有废除科举制度,仍旧举行科举考试,开科取士。对于新录取的士子,则大力提拔,甚至是破格提拔。这一举措,极大笼络了读书人,稳定了大清政权。
第三、改革赋税
明朝晚期,朝廷疯狂掠夺民间财富,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民怨极大。明朝末期的赋税花样百出,除了正常的赋税之外,还有辽饷、剿饷、练饷。三项加一块,超过正常赋税的好几倍,还有杂七杂八的苛捐杂税,压得人民喘不过气。这三项赋税,一看名称就知道是为了打仗才征收的,可是钱收了,仗却打不赢,官府镇压农民起义,起义军却越来越多;官府镇压清朝,可清朝势力却越来越大。
入关之后,多尔衮深知苛捐杂税对政权的危害。他于顺治元年七月十七日发布“大清国摄政王令旨”,向全国宣布取消明末加派。谕旨上说:“自顺治元年为始,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及召买米豆,尽行蠲免。” 顺治帝皇帝福临从盛京抵达北京后,进行了登基典礼。在登基诏书中,再次重申了减免税赋的政策。明确提出“地亩钱粮俱照前朝《会计录》原额,自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起,按亩征解。凡加派辽饷、新饷、练饷、召买等项,悉行蠲免。”
这对农民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多尔衮的这项政策,迅速安定了民心,对于稳固大清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整顿吏治
晚明吏治之腐败,触目惊心。这是大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尔衮入关之后,在范文程等文官的辅佐之下,悉心总结明朝灭亡原因,他说“明朝之破坏,俱由贪黩成风”,又说:“明国之所以倾覆,皆由内外部院官吏贿赂公行,功过不明,是非不辨。”今后必须改弦易辙,整顿吏治。
多尔衮对腐败官吏的惩治,绝不含糊。他规定,大明朝遗留下来的内外官吏,以前的贪污行为不再根究,以后若能改邪归正,忠于大清,则发给俸禄,永享富贵。如果发现“行贿营私”,“必不轻处,定行枭示”。以后但凡发现有官吏贪贿枉法,剥削小民,必须照常治罪,严惩不贷。
顺治八年正月,福临亲政,他在颁发的上谕中总结说:“朝廷治国安民,首在严惩贪官”,对于那些贪污成习的官吏,必须痛加惩治。清朝入关后的吏治整顿,对于稳定大清统治,具有很大的作用。
如果用赶考来比喻清朝入关,那么,清朝的堪称优秀。作为政权的实际掌握者,多尔衮无疑是一位厉害的政治家,正是他的这些政策,奠定了大清两百余年的基业。
接下来,咱们再来聊一聊,清朝入关之后,是如何设置国家机构的。先说中央机构的设置。
大清的中央机构
在入关之前,皇太极就已经看到文官的重要性,他设了个文馆,选择有文化的汉人担任馆员,主要职责是帮助他翻译典籍、起草文书、谋划战略、保存档案等。后来,皇太极又效法明朝,把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并详细规定了职责,核定了官职。内三院渐渐地发展成为中枢机构,地位日趋重要。
多尔衮进入北京之后,沿袭了明朝制度,建立了最初的中央机构,也就是三院八衙门。三院是沿袭皇太极时期的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顺治十五年,朝廷下令将内三院改为内阁,成为最高议事机构。八衙门就是沿袭明朝的六部,也就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除此之外,根据需要,设立了都察院和理藩院。都察院是监察机关,负责监督百官。理藩院是清朝的独创,其职能是管理满、汉、蒙古等各族事务,同时处理与朝鲜、俄罗斯等外国的关系。六部的长官称之为尚书。入关时,尚书由满族人担任。后来,由于政务需要,于顺治五年增设了汉族尚书,但是尚书的公章仍旧由满尚书掌管。理藩院的尚书、侍郎都由满洲、蒙古人员充任,汉官不能担任。
议政王大臣会议
入关初期,还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叫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个机构权力大,地位很高。本着“崇满抑汉”的原则,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主要是满洲王公大臣,也有少数蒙古人。清初,宗室亲王和多数郡王、满洲、蒙古八旗开国元勋及其子弟都是议政大臣,一些贝勒、贝子虽然不是议政大臣,但是由于地位特殊,由皇帝下旨,他们也会奉旨参与议政。在顺治朝,朝廷的军国大政,都由摄政王多尔衮主持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同商讨,最后才由摄政王进行审批,形成文件下发。顺治亲政后,摄政王大臣会议讨论的决策,最终都由顺治签批。汉官不能担任议政大臣会议成员,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范文程、宁完我等,经皇帝授权,也能参加会议。
大清的地方机构
清朝的地方机构,也是沿袭明朝体制,分为省、府、州、县四级,省一级,设总督和巡抚,以下就是知府、知州和知县。
清军入关前夕,范文程上书多尔衮,建议对征服地区,采取“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的政策。多尔衮同意了。定鼎北京后,清政府为了收买人心,巩固统治,进一步提出,在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的官员,一律官府原职,可以同满族官员“一体办事”。范文程又大肆宣扬“大清天下不是从崇祯手里夺得的,而是从闯王李自成手里夺得”。这些做法,巧妙地转移了矛盾,让很多明朝旧官纷纷放下成见,出来做官。
所以,清朝定鼎北京后,六部官吏以及地方官绝大多数还是由明朝的旧官担任。
清朝初期的军队制度
军队是维系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军队,分为八旗和绿营。这是怎么产生的呢?
八旗军是清军的根本,是拱卫大清安危的核心力量。八旗军队的职责是拱卫京师、守护疆域安定。顺治年间,北京八旗设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官职设有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及步军统领,都统等官以下又分设参领、佐领等职位,约有十万人。这些军队,除了保卫京师之外,如果有重大征战,顺治皇帝、摄政王会派遣满洲王公大臣统领他们出征。另有侍卫军、亲军,由侍卫内大臣统辖。除了北京之外,各地重要城市,也分别派遣八旗将士驻守,称为驻防八旗,每处官兵大约数万人。
但是,清军入关之后,由于满族人口少,八旗兵员人数严重不足,要保卫如此庞大的国家,显得捉襟见肘。于是,为了弥补八旗的不足,多尔衮下令设立绿营。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陆续在各省设立绿营。绿营的营制也是参照明朝,以营为单位,采用绿色旗帜,故称为“绿营”。绿营的将士主要是汉人,也有少数满、蒙、回等人员。绿营由所在省的总督节制。但是,总督虽然节制绿营,但是编制却是属于文官系列,并非军人。绿营的最高将领,是提督,官阶为从一品。提督之下是总兵,再下则是副将、参将等。顺治年间,各省绿营兵约有七十万人,后减少至六十万。
清军占领北京之后,经过多尔衮的努力,清朝的制度逐渐完备,行政体系不断健全、军队建设也得到极大加强,内部矛盾渐渐缓和,统一战争有序推进。为大清百年基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