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书店和假读书人

我们去书店,真的是去买书吗?我们去的书店,真的是在卖书吗?

图片说明:现在的大型书店,除了卖书,还卖咖啡、文具、家具

▍书店看书or打卡?

家附近的购物中心,新开了一家连锁书店,我慕名而至。

这家被文青追捧的书店,被布置的像个儿童乐园。墙面、地板、书架被精心装饰过,但颜色显得有些杂乱。书店的推荐区上摆放的,全是些畅销书。这些书不过几万字,内容也是些鸡汤,加上好看的封面,以及几句名人推荐,就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时髦的小青年们,正围着书架“探讨”,男文青向女文青推荐:「这本书豆瓣评分很高」、「这家出版社出的书质量都不错」。真不知道是来看书,还是来谈情的,只可惜我生的早,没有学会用书撩妹的技能。

另一边,一个穿着时尚的女孩子,拿着一个气球,正在书店门口拍照。她先背对着镜头,踮起脚尖,用手指向招牌,咔嚓一张照片;然后又跳上书店的桌子,和橱窗里的泰迪熊对望,咔嚓又是一张照片。拍完照片,女孩子就走了,她好像没进书店,也没有买书。

图片说明:很多人去书店只为拍个照,拍完照片就离开书店了

▍买书三大指标

豆瓣、出版机构、推荐人,已经成为现代人买书的三大指标。

一部分人离开了豆瓣,似乎就不会读书了。他们在买书之前,必先查查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超过4星的就买,5星必买;如果豆瓣未收录,就坚决不买。他们也喜欢收藏「推荐人」列出的书单,若赶上电子书打折,就会按照别人的书单,全买下来,然后不看。若遇上名人逝世、诞辰,就临时买几本补课,然后发朋友圈顺便纪念一下。他们有着庄严的阅读仪式感:按照想读、在读、已读的标签分类买下的书,读完后要浏览别人的评价,如果大家都称赞,自己却没读懂,也会在聊天时,向周围的人推荐此书,顺便搬运一点别人的评论。

图片说明:一部分人离开了豆瓣,似乎就不会读书了

出版机构也很重要,它们跟传统的出版社不同,致力于赋予书籍“鲜明个性”。资本雄厚的出版机构,不一定会受待见,而讲究情怀的出版机构,大都赚得盆满钵满。情怀一词,能打动很多文艺青年,他们讨厌冷冰冰的营销,讨厌书店里乱糟糟的摆放,只喜欢从书架的角落里,翻出一本书,放在咖啡杯旁,然后在昏黄的灯光下,拍一张HDR效果的照片,发朋友圈。有情怀的出版机构不光出书,还印制书签、明信片、海报、办沙龙,这些出版社往往不用具体的词作名字,用的反而是一些抽象的词语,如「经典」、「理想」、「大方」等。这是因为,情怀要像抽象画一样,才显得高端。

「读书人」就是「书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书读得多的人,可以在微博指导别人读书,在读书沙龙里客串嘉宾,在专栏里讲述读书心得,在视频网站上录制读书栏目,给出版社担任顾问等等,当然,赚的也不少。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成了一种新的职业——推荐人。这还真印证了那句话:书读得多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图片说明:《恋物志》杂志封面,出版机构也很重要,它们跟传统的出版社不同,致力于赋予书籍“鲜明个性”

▍书店情怀

书店也得讲情怀,诚品书店之所以受人追捧,靠的就是情怀。

书店现在不仅仅只卖书,各种周边也是层出不穷:LAMY钢笔、Moleskine笔记本、帆布包、陶瓷杯,甚至有的书店还卖家具、服饰。

书店渲染着一种生活情趣,每件物品看似围绕着书,但也与书毫无关系。有些人哪怕没有买书,也会买一些纪念品,仿佛这些物品,也染着书香气息,闻一闻就读书破万卷了。书店里还会开设咖啡休闲区,人们在这里漫无目的地闲谈,用看书的时间聊着天。在书店的咖啡馆里,那些被生活逼得急红了眼的人,逼格瞬间上升,人也安静不少。不知道是书香,还是咖啡香,让人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呢。

图片说明:大型书店、连锁书店、电子书风行,具有书卷味、人情味的小型书店,逐渐式微

书店会在周末,举办读书沙龙,以此吸引文青。参与的嘉宾各式各样,有评论家、作家、企业家,甚至还有娱乐明星。沙龙的主题通常会围绕着一本书,来展开话题,话题浅显易懂,符合大众的口味。

沙龙开始前,文青们会掏出手机,对着宣传海报一阵狂拍,待嘉宾入座后,他们又是一阵狂拍,通过这些照片,他们宣扬着一种严肃的在场感:──看,我在文学沙龙,心被文学浸染着。

沙龙里有一部分人,是没有看过作品的,因为他们拍完照后,就开始躁动不安。两个小时的沙龙,对他们既是一种生理考验,又是一种心灵折磨,最后只得一边听一边玩手机。

沙龙的尾段,会安排提问赠书的环节。这时候,有很多人高举起手,提一个与本书毫无关系的问题,比如:

对这些问题,作家只好脸上挂着微笑,耐心地解答。无奈拿了沙龙的钱,即使对方的问题再弱智,也得好好回答,顺便再打打广告推销一番。毕竟这是一个有情怀的读书沙龙活动。

图片说明:书店会在周末,举办读书沙龙,以此吸引文青

▍渐渐没落的实体书

在书店里买到的好书,越来越少。实体书店为了经营下去,不得不在选书、摆放位置方面,作商业的考虑。书店最喜欢卖那些整套的经典书籍,也喜欢把封面花哨的书,摆在显眼的位置,这样的做法,能大大地提升营业额。不再有书店愿意对书的质量负责,而那些小型的、有品位的、依靠老板亲自选书的小店,却面临着倒闭的命运。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想买的书不在书店里,只能到图书馆借阅,或在旧书网站上以高价购买。小时候逛书店的美好回忆,也只能是回忆了。

生命有限,能看的书不多,所以要把有限的时间,留给最好的书。感叹自己过去看了很多浪费时间的书,耽误了太多工夫,如今成了专职推荐人,阅读速度却越加的慢了,也许是对待书籍的态度改变了,对书的选择,也就越发地严苛了。

图片说明:那些小型的、有品位的、依靠老板亲自选书的小店,却面临着倒闭的命运

读书那么好的事情,希望不要被人们所辜负。

编辑:Joy 格式:黄牛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