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系列」武昌首义史话之四——黎元洪上台

【编者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孙中山先生和他所领导辛亥革命,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在海峡两岸以多种方式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从今天起,本网将连载一组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系列文章,揭秘历史真相,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爱国情怀,以飨两岸读者。

武昌首义史话之四

黎元洪上台

“工八营”一枪突发,新军各标、营闻风响应,一夜激战,克复武昌全城。这时,革命党人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及时建立革命政权。同盟会对武昌起义胜利的迅速到来没有准备,孙中山远在美国,黄兴滞留香港。直接筹备这次起义的文学社、共进会联合指挥机关,已在起义前夕遭到破坏,其领导人或被杀害、或被监禁、或被迫逃亡。形势的急剧发展亟需有人出来主持大政。于是,本来反对革命的清军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在此特殊情况下被推上了革命舞台。

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参加过中日甲午海战,深受洋务派大官僚张之洞赏识,被“简拔”为新军二十一混成协(旅)协统。黎元洪注意招纳知识分子入伍,采用新式方法练兵,平素在士兵中、特别是在一部分知识分子官兵中有一定的影响。10月10日起义爆发,黎元洪当即集合所部第四十一标(团)全体在营官兵于会议厅,阻止、防范他们参加起义,并先后亲手杀死两名革命党人。当获悉瑞澂和张彪相继逃窜、清廷在武昌的大势已去时,黎元洪藏匿于一名参谋的家中。11日早晨,几名起义士兵找到黎元洪,强拉硬扯地把他带到起义临时指挥部楚望台。起义人员当时只想到起义突发、群龙无首,需要利用黎的名望推动革命,却没有、也来不及考察黎对革命的态度。11日下午,黎元洪面容沮丧、无精打采地夹在人群中走进设于阅马场的湖北省咨议局。革命党和立宪派在此商议成立军政府事宜,黎元洪一到便被推为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眷恋清室,坚辞不就。革命党人李翊东拿出早已拟好的“安民告示”给黎签署,黎连呼“莫害我,莫害我”而拒绝下笔。李翊东拿起笔来代书一个“黎”字,黎元洪随后被看管起来。

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主观上只不过是想通过黎元洪的地位和声势以资号召,扩大起义的影响,并非将实权交付黎氏。早在起义前的4月间,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主要领导人蒋翊武、孙武等,就在洪山宝塔中讨论过,一旦事成暂时推举黎元洪为临时都督,然后视形势发展待机将他换掉。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之后,革命党人立即组织了谋略处在都督府办公,处理一切军政事务,黎氏仅具都督虚名。而立宪派人“拥黎”,却另有打算。他们与封建势力有密切联系,极力反对武装“倒清”,企图通过“黎都督”来约束革命、限制革命。若革命党人得势,他们则混迹革命场中,靠黎氏捞取一官半职。清朝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是立宪派在湖北的头面人物,湖北军政府成立时任民政部长。不几天,汤化龙将民政部改为政事部,总括外交、内务、财政、司法、交通、文书、编制七局,由清一色的旧派人物掌握军政府的大权。革命党人很快识破立宪派的伎俩,撤销政事部,改所属各局为部,由革命党人负责,只给汤化龙留了一个编制部长的闲职。

黎元洪被革命党人按在都督席上,魂不守舍,终日不发一言,活像归元寺里的“菩萨”。但是黎元洪并非泥塑木雕,他观风使舵,眼见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便积极活动开来。他利用革命党人政治上的不成熟,紧紧抓住都督大印,在革命队伍内部有打有拉,逐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10月12日,清朝驻防汉阳、汉口的新军相继反正,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同日,共进会首领刘英在京山县永隆河起义,聚众万人驰骋京山、天门之间,并陆续收复潜江、监利。13日,汉川起义,武汉外围趋于巩固。革命形势的飞跃发展,使黎元洪看清了自己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前途所在。他剪掉自己的辫发,表示与清廷决裂、参加革命。为了抬高身价,黎元洪在阅马场搞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宣誓就职典礼。10月17日,黎元洪身着戎装,“御马”出府,由警卫簇拥登台。革命党人谭人凤授之以旗、剑。黎元洪祭告天地,宣誓就职。从此,黎元洪便以革命领袖自居,号令全局,日渐树大根深,革命党人再想把他换掉也不可能了。

黎元洪上台,辛亥革命首义之区的领导权落入原朝廷命官、旧式军人之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冲锋陷阵、血染征衣,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然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幼稚,使他们受到了历史的嘲弄。在那首义初胜于武昌、民军一时缺乏有资望者号令全局的紧要时刻,黎元洪上台,虽然对革命的迅速扩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但却使得大批旧官僚、旧军人混入革命营垒,给辛亥革命伏下深重隐患。(作者 珊伍)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