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实践要点

    心脏康复项目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它不仅可以提供一定量的运动剌激,还可以优化用药方案,监测每日体重,限盐的依从性,并监测一些更适于门诊治疗的潜在病情恶化。

  对心力衰竭人群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教育和咨询干预的目的在于:

  增加运动耐量;减少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标,心脏康复专家在工作中应与临床医生密切交流,汇报患者的进展情况并帮助监测整个医疗方案,包括饮食和药物的依从性。此外,运动方案中的随访为评估体征和症状并早期发现失代偿提供了机会。

  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病理和病理生理方面的限制(包括:运动能力受限并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失代偿),而且需要有关药物治疗、饮食改变、症状识别和精神支持等方面广泛的教育和帮助,这给心脏康复专业人员提出了挑战。工作人员应当参考详细的病史资料、医学和精神测试结果以及疾病特异性的和一般健康状态方面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来为心力衰竭患者制定适合的心脏康复服务。

  心力衰竭人群的二级预防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的结果往往可以提供关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运动训练的安全性和运动处方的重要信息。最大氧耗量不足10~14ml/(kg/min)的患者预后较差,往往需要考虑行心脏移植术。运动试验的结果可以提供:

  提示在运动训练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的指标,如:最大氧耗量、心率和血压反应、心电图和症状;患者特异性的运动训练参数。

  用于评价运动训练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作用的临床参数有:

  心输出量对一次运动(运动试验)的反应,也就是射血分数升高、维持或降低;

  心率和收缩压对一次运动(运动试验)的反应,也就是心率和舒张压水平分别升高、维持或降低;

  运动试验中最大心率是否明显增加;

  运动试验持续时间是否充分;

  是否出现心肌缺血,即:ST段分析、左室壁运动情况、灌注指数和心绞痛症状。

  心力衰竭人群的二级预防注意事项

  总之,体重增加2.27kg(5磅)或增加超过1~3d,并出现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加重或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均应向主治医生汇报。还应该关注这些患者由于运动时心输出量处于低水平或下降会导致劳力性低血压发生危险的增加。潜在的原因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出现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容量负荷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及变时功能障碍(每搏输出量处于低水平或下降时,心率不能相应地升高以维持心输出量)。

  因此工作人员应当频繁地评估这些患者在运动中的血压反应,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计划早期或运动负荷显著增加时。对于适合进行或正在参与阻力训练的患者而言,这一点特别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