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劝我老婆别开奶茶店?家里就三十万存款,已经快败光了
八零后的专属毒鸡汤:“辞职去开店!”
以前只是在网络上,看到什么辞职开店,然后欠一P股债的事情,就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说说而已。
没想到自己身边也发生了这样的事。
前几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个程序员男同事面露苦色向同事们求助:
“你们快帮我想想办法,我要怎么劝我老婆别去开什么奶茶店?
家里一共就三十来万,之前她开了一个面馆,已经赔进去十多万了。
现在要是再砸钱开店,这打拼十年才辛苦攒下的钱,就要化作泡影了。”
作为一名资深打工人,我十分理解同事老婆的心情。
网上随随便便搜一下,有几亿人跟咱们是同一个想法:
估计每一个打工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吧:
早上闹钟一响,关掉,再响,再关掉,如此重复三五遍,最后生无可恋地爬起来。
不夸张地说,99%打工人的起床气,都是“上班”这件事造成的。
往往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想:
要不辞职去开个店吧!
横竖都是要辛苦,要工作,为何不自己当老板呢?
不用受老板剥I削,不用受甲方的气,说不定店子经营的好,还能财务自由走向人生巅峰呢!
然而现实却在用数据啪啪打脸:
从二零年到二一年,实体店门店的数量一直在减少,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大品牌。
连大牌子都扛不住,更不要说个人开的小店了,成功率更低。
为什么大多数人开店都不成功呢?
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第一,没有做基本的调查和准备。
就比如说开奶茶店吧,很多人会想得非常简单:
“不就是租个门头,花几万块进一些设备,雇两个小店员就行了吗?”
说这话的人,要么是太单纯,要么是太天真,或者二者兼备。
人往往会有一个奇怪的特点:
在超市选购一瓶几块钱的酱油,会站在那里仔细地比对价格、容量、性价比;
但是一说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投资,往往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就掏钱了。
这样的人不赔,谁赔?
有个常年做餐饮生意的朋友,去年也开了个奶茶店,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选址这一块,他就花了很大的功夫。
首先他去了市里的各大商场综合体,每天蹲在门口几个小时,看看客流的情况,这样就基本评估出他一天预计能卖多少。
接下来自己又身体力行地去品尝各种奶茶(很难想象一个四十岁的大叔整天捧着奶茶大快朵颐,这画面太美),还上网仔细研究年轻人的喜好等等。
这样调研了几个月之后再开店,成功率就比较高了,现在他的奶茶店生意也不错,还准备扩张。
之前在一个美食节目上看到的,有两名年轻人想要开火锅店,他们是怎么做调研和准备的呢?
首先他们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去“探店”,一天至少吃一顿火锅。
到后来,看到“火锅”二字都已经腻烦无比,但还是坚持认真记录他们去过的火锅店的店面布局,饭菜的味道,有何特色等等。
其次在正式开店之前,他们不停地去优化底料、酱料、食材的配置,也是每天不停的试做、试吃,经过无数的尝试、失败、再尝试,最后拿出了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家店,一经开张,就成了当地的网红火锅店,生意非常红火。
第二,低估了创业的难度,美化了创业的过程。
也难怪有些人,特别是女性会低估创业的难度。
很多女性对创业开店的全部认知,来自于:影视剧。
在影视剧里,女主人公通常运营着一家花店、蛋糕店、咖啡店或者奶茶店。
在柔光美颜磨皮的梦幻滤镜之下,开店的女主往往是又精致,又美丽,又休闲,仿佛人只要往店里一站,这个店就自动开始盈利了。
然而实际上的开店是什么?
如果你开饮食店,自己做厨师,你要面对的油烟、高温、燃气、明火、刀具,你所处的厨房就是一个充满了高危系数的“战场”;
如果你开花店,现实中根本不像影视剧里那样,女主人公往花丛里一站,笑盈盈地给客人介绍每种花的花语,
而是要接受经常搬动重物、手指被花茎刺伤、身上鞋上腿上永远是脏兮兮的花土的现实。
自己开店,你要一个人负责进货、整理、制作、销售、运营、财务……
这些事无论哪一件,单独拎出来都不轻松。
而且,在如今各行各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本小利薄,你根本不舍得多雇人来替你分担。
为什么小店往往是夫妻、或者一家人经营的更容易存活下去?
是因为如果雇外人来工作的话,你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就要给员工付工资了。
对创业难度的低估,和一些艺术作品对创业过程的美化,就成了很多想开店的职场人不切实际的重要原因。
第三,盈利之前,钱花光了。
如果说,以上两点都可以克服下来,成功地把店开起来了,自己也足够的努力,也愿意吃苦,开店创业还面临着最后,也是最大的阻碍,那就是:钱。
其实很多店开得确实不错,但就是盈利模式不太行,钱挣得太慢了。
在真正能在行业立足之前,没有挣到足够的钱,店已经支撑不下去了,这也是很多人开店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讨论
如果有三十万,你会选择辞职去开店吗?
如果要开店你会开什么店?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