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过时了吗?中传播音“研究僧”必修这些课!
访与谈的魅力
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媒介化社会还大力气专门研究广播电视?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广播电视的作为在哪里?
立足播音主持专业,怎么认识和理解广播电视艺术?
(本期内容共6743字,阅读用时约为19分钟)
划重点
01
一、广播电视艺术研究?
跟其他课不一样!
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强调通识属性,“引导思考”而非单纯“传授知识”,希望能够通过概念梳理、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方式,一步步“抽丝剥茧”,分析和思考中打开学术视野,反思看似“司空见惯”的专业问题。
广播电视艺术作为一种伴随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而诞生的新兴艺术学科,具有一定的跨学科属性,老师希望大家用一种“跨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去重新认知和学习。
虽然这门课程名称中有“广播电视”,但在现在这样一个融媒体时代,我们更加强调的是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音视频属性,而不仅仅是关注于广播电视媒介特性。
这门课程的第一讲竟然是“访与谈的魅力”。
划重点
02
为什么要首先探讨访与谈的魅力
访谈作为一种形态,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在这次课当中,我们要对访谈节目进行一次深入的“挖掘”,这样才能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访谈节目概述
访即访问、采访;谈是谈话,是交谈者之间构成的一种沟通和交流。表面上,访谈节目呈现出的是嘉宾之间的聊天,但在言语的背后,节目参与者一方面阐释自己、了解对方,另一方面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讨论,抒发见解,向观众提供信息,传达出节目所设定的主旨和价值观。
从访谈节目的最表层(也可以称作“皮相”)来看,访谈节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形态可以分为采访、专访、谈话等;按事件可以分为人物、事件、话题等);有基本的结构(开局、提问、交谈、结束语);有独特的谋篇布局(片头、小片、访谈、独白等);而在视听语言方面,又离不开画面、音响、特效等元素。
当然,上面这些都只是从最表层去分析访谈节目,要想真正的拆分、品读访谈节目的魅力,仅仅从这些角度是不够的,而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如何能够作出一档好的访谈节目,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我们还需要“抽丝剥茧”,进一步来分析访谈节目的魅力。
访谈的心理准备
一档好的访谈节目绝不仅仅是两个人坐在那里,依据脚本进行一问一答。人们在交流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心理活动,所以一档好的访谈节目,需要一定的心理依据:
首先,一个好的谈话者需要有一定的“心理驱动”。你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同理心?对于受访者的故事和经历你是真的好奇和感兴趣,还是为了完成节目而装装样子?
其次,谈话者还需要有勇气的同时缩小“自我”,具有一定的钝感力。面对想要了解的问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勇气,也要有遇到困难不怕难的“厚脸皮”。
此外,好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还需具有平等意识,要有同情心、同理心,要警惕“刻板印象”的影响,在谈话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进退的分寸。
关于访谈节目主持人所应该具有的的心理基础,不仅仅局限于以上这些内容,一个人心理基础的形成是复杂的,我们可以引用“文化基因”的概念来展开讨论,“文化基因”指的是非生物学基因,它既受到先天遗传,又受到后天影响,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价值观等。
一个人的心理基础和他的“文化基因”有关,包括是否对他人具有同情心,是否具有进退有度的判断力等,取决于他的经历,包括他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家庭教育、性格、业余生活等等。这是每一个人独特的“文化基因”,也是每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独特魅力”。
访谈的策略
主持人的访谈策略是一个节目成功的关键,主持人通过合适的提问技巧能够更好的展开与嘉宾之间话题,从而推进整个节目的进程。在课堂上,我们了解到了如“理关系,找矛盾”、“找不同、磕魅力”“陌生化赞美”、“尖锐问题后置”、“讲故事,挖细节”等多种访谈策略。这些访谈策略在主持人驾驭节目进程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现场嘉宾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这一切既离不开主持人前期大量的准备,也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
以“陌生化赞美”为例,“陌生化”一词原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该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通俗地讲,陌生化赞美就是不能落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源自于个人知识的储备、真诚的思考,因为:“真诚带来思考,思考带来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需要你的知识作为支撑”。
以“陌生化赞美”为例,“陌生化”一词原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该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通俗地讲,陌生化赞美就是不能落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源自于个人知识的储备、真诚的思考,因为:“真诚带来思考,思考带来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需要你的知识作为支撑”。
在实际的访谈之中,还要注意对于细节的深挖,细节最能体现一档访谈节目的质感。易立竞的《易时间》中对汪涵的采访在节目的开始从日常着手“曾经说过想要一个女儿,有了儿子之后内心有什么样的变化”到“第一眼见到小沐沐的时候什么感觉”“生产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在产房陪伴”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汪涵作为父亲的另一面,通过对细节的挖掘丰富了人物性格。
访谈节目的本质是深度挖掘被采访者内心深处的秘密,让观众深层次的了解被访对象等到更多的隐藏信息。访谈节目的成功也在于主持人恰当的访谈策略,而访谈策略的运用也是衡量主持人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实例分析:《仅三天可见》
当我们谈到“技巧”的时候,总是会挂一漏万,但技巧在有心人那里总是能派上用场。比如,访谈中必须掌握倾听和提问的技巧。
在倾听方面,第一,要集中注意力,同时要知道不仅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听去观察,去确定嘉宾回答问题的“真实性”;第二,要注意保持安静,适当给反馈,还要在一定时候学会“礼貌性打断”;第三,要在谈话倾听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随时进行补充,不拘泥于脚本,要灵活变通。
在提问方面,一是问题要进行组合,简单、有目的性;二是问题顺序设置上,尽量要将尖锐问题后置;三是提问方式要有策略。除此之外,对于特殊的问题不仅要会提问,还要会采用一定的话语策略“诱导”嘉宾回答。
以《仅三天可见》为例,节目设计大量场景和社会实验,比如,刘擎老师邀请陶虹参加小组讨论会;陶虹与刘擎老师排练话剧,呈现出纪实真人秀的特色,但它始终以刘擎与陶虹的交谈作为线索。“教授坚持世界就在那”;“陶虹则认为世界是被感知的”,两个人见解不同,但并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通过交换自己实践体会得出的结论,分享并试图相互说服。
在他们交谈和体验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第三方视角,就是导演观察和采访的角度,这个“打破第四面墙” 都角度简而言之就是演戏演着演着突然跟观众交流了,这就会让观众跳脱出戏剧情境开始自主思考,从电视的角度这叫后采。
如果说刘擎与陶虹的交谈中透露出极强的社交性,那么他们面对镜头或导演说的话是相对直白和直抒胸臆的。这时候要采访他们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一是要观察被访者的动作神态反应,对被访者在节目中的表现了如指掌,对细节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二是学会倾听,跟得上受访者的思维高度;三就是能让他们相信你,能得到被访者最真实的想法。
例如:在32分27秒,教授下课陶虹发言完的时候,这个镜头桃红对着镜头挑了个眉,就是“你看我厉害吧”的那种感觉,其实从她的心理她更把镜头背后的导演真的当成了朋友。
访与谈的背后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访谈的心理准备、策略技巧之外,在访和谈的背后,还有一些原则和概念。
首先,主持人都会采用一定的话语策略和表达技巧。所谓表达技巧,是包括有声语言以及副语言在内的一些技巧,例如说话时候的停连、重音、节奏等,也就是播音主持专业经常谈到的“内三外四”。而话语策略,可以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而采用的言语方式。举例来说,巧妙利用网络流行语拉近与嘉宾的距离,就是一种话语策略:前段时间突然火起来的名词——“社交恐惧症”,相信每一个“网络原住民”都不会陌生。从这个角度来看,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和话语策略,辅以真诚的态度和个人的知识和修养,可以拉近谈话者之间的距离,克服社恐向社牛(褒义)发展。
其次,在主持人运用话语策略和表达技巧的背后,还包括语用原则和元语言集合。
关于语用原则:由于人类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所以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交谈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语用原则。在语用原则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包括美国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以及利奇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原则、灵活原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访谈中,不仅可以正向采用这些原则,有时候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例如:在特定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可以适当采取“非合作原则”,这需要我们考虑整体的情况来决定。
关于元语言集合:从概念来看,“元语言”与“对象语言”相对,其中对象语言指的是我们讨论一件事情时所采用的语言,而元语言指描写和分析某种语言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或符号集合。所以在访谈节目的语言背后,包括(社会文化的)语境元语言、(解释者的)能力元语言、(文本本身的)自携元语言等部分。
划重点
03
结语
总而言之,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一个好的表达最离不开的就是真实的情感和真诚交谈的愿望。元末明初戏曲家高则诚提出:“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以情动人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能使人际关系持续长久的,一定是分寸感和舒适度。而这两者,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将心比心上,要知道,打动别人最大的武器是真诚。
划重点
04
收获和反思
Andrew Cap:早8点到中午12点,短短4个小时的课程,让我对访谈节目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从“皮相”到“骨相”、从“访谈策略”至“访谈技巧”,我明白做好一档访谈节目绝非易事。随着传统访谈节目的式微,新型访谈节目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些节目在节目形式、传播特点、节目内容、节目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其次,节目形式上,自己之前对新节目的观看量明显不足。对于访谈节目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一对一我问你答”的传统节目样态之中。可时过境迁,“边吃边聊模式”、“访谈 真人秀”等新型的节目模式层出不穷,所以课后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思考就是要时刻关注新节目、增加阅片量、加大对于各类新老节目的拆解分析。
最后,在访谈策略层面,对比自己之前在做访谈节目时的整个状态是:“想到哪问到哪。”甚至没有认真分析思考过,节目播出后需要向受众传递一个怎样的价值导向。再如“理关系、找矛盾”、“讲故事、挖细节”这些访谈策略,自己之前也知道,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更要“做到”,所以可提升的空前还有很大。
Lucian Li:在这两节课中,有一些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第一,关于“具体的思维方式”。什么叫做具体的思维方式?我个人的理解是:从专业来看,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根据文本的内容而变化,还跟说话人的态度、情感以及当时的语境有关。所以“具体的思维方式”,指的是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不同的词语(择词),以恰当灵活的方式表达。
第二,关于播音主持学什么?播音主持所学习的一定不仅仅是有声语言的表达,播音主持应该是一种在不同场合下运用有声语言、副语言等元素在内的一种驾驭活动。这就要求一个主持人不仅仅知道他如何表达,还需要有综合的能力去驾驭不同的“场”。
第三,关于访谈中“进退的分寸”。在访谈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选择去继续追问下去,什么时候又应该兼顾到嘉宾的心理状态、节目的整体利益,这是一个权衡的问题。一方面这和我们的职业素质、职业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一个人的个性有关。而人的个性是独特的,有的人天生敏感、同理心强;有的人则更加理性,强调结果。我想关于进退的分寸,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需要找到自己的一个“平衡点”,这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和总结。
第四,关于逆向思维。在我的思维中,总会认为访谈节目,两个人之间要形成一种和谐的谈话场,主持人要努力推动谈话,挖掘信息和价值。但是反过来讲,具有冲突的谈话、甚至是沉默较多的谈话,是不是一定没有价值的呢?未必,有些时候,冲突是有价值的,而沉默有时候也是一种回答。再比如我们在讲到语用原则的时候,我们认为有一些基本的语用原则,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但我们在谈话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呢?不一定,反过来看,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不合作原则可能会更加适用(比如我们在采访一个油嘴滑舌的“惯犯”时)。而这种逆向的思维也正是谈话节目灵活多变,充满魅力的关键之一。
最后,关于内化。在课堂上我们会学习到很多的语言策略、表达技巧。但是只要是技巧,总会挂一漏万。所以在临近下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内化”这个词。一方面,观看大量的节目,学习这些优秀的表达,在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多去实践、认真总结;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领域的知识储备。我们都说要读书,是因为一个好的节目的呈现,绝不仅仅是“在场”的那部分,一定还包括背后我们看不见的“不在场”的准备,而这些不在场的部分,就需要我们持续学习、不断内化。
栗子困:访和谈的背后体现的是语用原则和元语言合集,其中语用原则中的合作原则我很感兴趣,课下我就又搜了一下。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量的准则,即所说的话应包含但又不超出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质的准则,不要说虚假,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系准则,讲的话要有关联;方式准则,讲话要简练、井井有条,避免歧义、晦涩。但是不难发现人们往往会打破这个准则。比如在访谈节目中,大部分人更习惯于用委婉迂回的方式表达想要说的含义,产生幽默或言外之意,能不伤人且诱导嘉宾多说一些。但同时也有主持人会选择符合合作原则直接的方式。很犀利咄咄逼人的话语但也可能激发嘉宾更多表达欲为自己辩驳。那么在访谈节目中,当自己有反对意见到底该如何表达?最佳答案一定是根据节目性质和目的,要掌握一个度,但是度的评判标准又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拓展词条
向上滑动阅览
戈夫曼——拟剧理论
拟剧理论是指美国学者戈夫曼提出的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要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
拟剧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意即在人际互动过程中,行动者总是有意无意地运用某种技巧塑造自己给人的印象,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或动作来制造印象,使他人形成对自己的特定看法,并据此作出符合行动者愿望的反应。
钝感力
“钝感”,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钝感力”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中文里钝感这个词并不常见,在科技领域有钝感机理、钝感剂等说法。
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是指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主要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入人体内的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价值观等。
文化通约性
文化通约性即不同文化互通与共享彼此成果的特性, 具体表现为“共性与相似性,互通与共享性,开放性,可传播性,增值性”。不同文化之所以可互通与共享, 原因是因为:
(1)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种族, 不论其生活在哪一个地理空间, 他们之间都有某些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 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基线和色调, 比如:任何民族都要从事生产活动, 都有自己的道德、法律, 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价值追求、审美情趣。
(2)从人类文化进化历程来看, 可分为五大类型, 即:采集、渔猎文化, 畜牧文化, 农耕和养殖文化, 机器工业文化, 信息智能文化,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分别处于这些类型之中, 并且每个民族的文化进步, 也是向着同一顺序发展的。
(3)迄今为止, 人类活动的范围还没有超出地球及环绕它的卫星—月球, 就这一点来说, 人类的外部环境无疑也是相同的。
(4)鉴于身体结构、器官组织及功能的同一性, 人类的生理、心理与实践必然存在某些共性与相似性。
主编|柴芦径
责编|成艺璇
撰稿| 李瀚霖 朱书庆 孙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