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品金融化必然的历史重任
金融市场由大量的同质化产品组成,一种证券、基金的数量成千上万,相互之间有完全的替代关系;而艺术市场的产品高度异质化,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的不同作品,也不具备完全的相互替代关系。艺术市场结构复杂,有着一级二级市场之层次,有着不同的市场形态,不同类别的艺术品市场高度分割和区间化,市场竞争具有不完全性。且由于市场的专 业和资金门槛都很高,市场参与者仍然是小众,交易的小数目问题明显。
艺术品投资和股票、债券的最重要区别在于它的精神收益。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股票、债券的价格低迷,但是艺术品的价格却一路上涨,而且体量小的艺术品比体量大的价格更高。这是因为艺术品是动产,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艺术品既是炫耀性消费的载体,也是一种隐匿资产的载体。1949年国 民 党逃往台 湾的时候,除了300万两黄金,还带走了众多故宫的艺术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所以,现在在跟私人银行、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的高管聊天的时候,他们会说,自从CIIS(全球税务公开)2017年公布了以后,高净值人群关心艺术品的人明显增加。
围绕“艺术资产评估实践”、“艺术品资产化”、“金融与艺术资产”、“知识产权与艺术资产”、“中国艺术品评估标准体系研讨”等主题,从行业管理、学术研究和商业实践多重视角出发,分享了政策层面、理论层面、操作层面的真知灼见。
艺术品的增值空间一直是广泛目睹的,大众的投资产品有股票基金类、房屋类。股票基金类投资产品年收益率在7%左右,房屋类年收益率在20%。而近几年有关网站统计的艺术品年收益率高达35%。但是艺术的鉴赏问题一直是大难问题。
艺术品估值体系还不成熟,对于未来投资有预见性的专 业估值人才更是少见;其次,是经验不足,尽管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案例,但由于行业发展的成熟度不同、国情文化政策也各不相同,往往难以照搬套用;再次,公众对艺术品投资认知不足,这就导致了排斥与抗拒,因为国人大多是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在没有明确收益的情况下都只是观望;最 后,相关的法律还不够明晰,容易引发漏洞。如此一来,就需要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建立艺术品定价体系、探索落实多种合适的金融模式,以及在社会上普及艺术品投资的理念等。
将艺术品变成一种投资品,实现金融资本与艺术品收藏、艺术品投资的融合,使得艺术资源变为金融资产。具体方法包括:艺术银行、艺术基金与信托投资、艺术品按揭与抵押、艺术品产权交易,艺术品组合产权投资等。
现在的收藏者不仅注重收藏,还重视收藏品的艺术价值,他们会对自己所收藏的古玩进行研究,出版书籍,其专 业程度不亚于大学教授。我们现在的收藏队伍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