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丨山水画笔墨语言的当代构建

当代水墨山水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代人所画的山水画,它是基于传统水墨山水画在当代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艺术概念。因此,当代水墨山水画包含着两层涵义:首先是指时间,“当代”具有当世、当今的意义,也就是我们生活的当下社会。其次是指艺术表现的媒介依然是以水墨为主要元素。以上两点就要求当代水墨山水画既要有传统水墨之内涵,又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当代水墨山水画是传统水墨艺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体现,也是面对外来艺术和观念影响时的一种积极反应,同时还是中国水墨山水画在思维方式上从传统文人情怀向当代社会人文关怀转变的产物。

水墨是中国传统文人阶层一直崇尚的风格,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理想的表现载体,也是中国士大夫阶层所喜好的一种视觉符号。有鉴于此,水墨被赋予了特定的精神内涵,讲究气韵、形神的统一,也承载了中庸、刚健、博大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看来,水墨艺术的评判标准实际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评判标准。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从事传统水墨山水画创作的“文人”群体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站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学习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艺术家。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人格理想也因此发生变化。山川树木被现代城市的钢筋丛林所取代,生存环境的变化不仅改变着水墨山水画和现实表达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水墨鉴赏者的意识。当代水墨山水画在困惑和感悟中不断寻求艺术创新、突破,也间接反映出画家对现实的期待。

现代社会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对当下陌生的文化语境 ,山水画家通过回忆和追思的方式,对渐行渐远的自然表达出依恋情绪。在此基础上,山水画家力图通过复兴民族传统精神,对现代生活做出相应的质疑和批判。

在当下的社会生存经验中,人们的困惑、矛盾、质疑等情绪给艺术家带来强烈的心理落差。城市的禁锢、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些负面因素使得画家必须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并能够通过极度变异的造型、大胆的色彩和笔墨,情绪化的笔触,创作出极具视觉张力的作品。在我看来,具备这些特点的作品应该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当代人的精神状态。

当代水墨山水画借助水墨媒材的随机性、自由性和画家的艺术想象力,在诠释出现代化和科技造成人性与自然的双重式微的同时,也暗示出现代文明存在的精神贫困、思想浅薄、急功近利等弊端。有的艺术家用黑色漂浮物的隐喻方式让视觉形象变得意味深长,或者凭着原创的、怪异的水墨图像去营造出紧张的画面氛围,并以此揭示出隐蔽在我们生活背后的真实存在状态。

水墨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只不过是文人精神的物质外衣,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的综合问题,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人们对艺术的感悟、理解和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社会的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当代水墨山水画对来自各方面的刺激迅速做出反应,并积极吸收传统文化艺术的成果,同时反思、梳理社会现实,进而重新审视传统水墨艺术。这些不同的文化诉求和内心情感常常交织融汇在一起,构建起丰富多彩的笔墨语言风格,促使当代水墨山水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当代水墨山水画家往往站在本土的文化立场上对笔墨语言进行拓展,不管是艺术家对色彩的重视,还是对线条的重新审视,当代水墨山水画都不应是对西方绘画形式的简单模仿。同时,当代水墨山水画还需要对传统水墨山水画的风格做出改进,使之适应当下的时代背景与主题,进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融汇和有机统一。我认为,艺术家从对当代生活的感受出发,在坚持水墨媒材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利用色墨造型的平面性与交错的空间感,弱化物象间疏密、轻重的对比,同时强化色彩表现的冲击力。静谧的山川树木、神秘的宇宙氛围,这些都可以通过当代笔墨风格完美地表现出来。此外,运用大开大合的画面构图和意象造型,施以自然天成的色彩,也能够在朦胧悠远的梦幻意境中,为我们展现出当代水墨山水画的深层内涵。从水墨山水画发展史来看,画家需要突破前人在水墨表达方面的界限,同时,还需要立足于当下真实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不断拓展传统的笔墨语言,进而丰富自己的画面意象。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对当代笔墨的关注是要促使笔墨摆脱它千百年来承受的额外的文化负担。就此而言,我们的出发点是想将传统水墨山水画从远离大众的精英艺术中请出来,使之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当然,当代水墨山水画并不应该去否定传统水墨山水画取得的辉煌成就。相反,当代水墨山水画应该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出发,不断去推动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水墨山水画与当代水墨山水画都关心“人”的问题,但是他们关注的重心不一样,传统水墨山水画关注的是“心”,反映的是画家对“理”或“道”的认识。当代水墨山水画关注的是“象”,它要求画家对具体形象有着直观思考和感受。换言之,当代画家更重视自身对于现实生活的直观感触在作品中的呈现,这也就需要当代画家深入当下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去探究、把握生活的种种琐碎细节,而不能像传统从事山水画创作的文人群体那样,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书斋里,仅仅对着前人的作品做亦步亦趋式的描摹。从上世纪90年代起,当代水墨山水画开始进入一种自觉建构自我文化身份的历史阶段。在外来艺术观念的影响和推动下,画家们不断探索当代水墨山水画笔墨语言的表现方式,这些探索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传统水墨语言媒介进行改造。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仅拓展了当代水墨山水画的形态边界,而且将作品的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自身的艺术风格联系起来,继而突出“创造”的意义;另一种是将水墨山水画作为关注当代,继而切入当代文化问题的一种方式,在此基础上,努力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意味的水墨山水画作品。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水墨山水画家在艺术创作方面则变得更加理性,他们往往通过对过去做出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化重新进行整理挖掘,以一种自信的心态去应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并修复和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念。我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回归之路,这也是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表现。

当代水墨山水画的使命就是通过不断地激活本土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展现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艺术家应该以强烈而浓重的墨色使得传统的笔墨焕发出时代的气息,这种气息同时还应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内涵,并从艺术语言层面对水墨系统的完整观念做出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与批判,在传统笔墨程式的解构中寻求突破。

我认为,当代水墨山水画笔墨语言的构建应在直面现实生活的前提下,采取兼容并蓄的心态,不断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在当代水墨的表现形式中融入传统精神,让水墨山水画始终充满活力。事实上,继承传统艺术并不意味着对过去艺术成就的陈陈相因,更不该是对某种笔墨语言形式的完全模仿。事实上,对传统的继承本质上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传统是静止的、永恒的,创新是运动的、发展的。与此同时,当代山水画家应该努力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与创作出能够反映现代社会时代精神、时代主题这两者间求得平衡。以真诚的态度和敏锐的心灵去体验和表现当下的生活状态,以平静的态度去体悟和思考人生,不断地用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和创造。只有这样,当代水墨山水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只有这样当代水墨山水画才能真正实现传承与创新。

(0)

相关推荐

  • 【写生略谈】| “随类赋彩”——色彩在国画山水中的语言

    对于山水画写生来说,色彩是重要的表现要素.色彩风格及其中蕴含的语言,不仅是山水画独特魅力的表现,还是一个山水画家自身风格的体现.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山水画写生中色彩应用的表现价值及其情感语言,从而 ...

  • 刘明丨影印《曹子建文集》序言

    (以上为样书图片,手机拍摄,末张为金镶玉与白纸对比效果) 序 言 宋代是中國雕版印刷技術發展的繁榮階段,大量在寫本時代流傳的典籍得以定型,且傳播更爲廣泛.存世『宋版書』裏有不少的文學典籍,像李白和杜甫 ...

  • 他的人物画有很高的成就,笔墨语言在当代人物画坛首屈一指

    画社2020-07-07 03:47:13 吴永良,1937年11月生于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和指头画,为当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 ...

  • 刘 明丨孝仇庄(小小说)

    山下,一片茂密的树林中,隐约露出一块块灰褐色的屋顶,这里有个小村庄,叫孝仇庄.庄里有20多户人家,男女老少100多口人. 庄的东边不远处有一条河,河宽丈余,水深三四尺,像一条绿色的长龙,摇摇摆摆顺山脚 ...

  • 刘 明丨如心为恕

    46年前,1971年,社会上戴手表的人少得可怜,谁若戴个手表,真是令人高看.那时我在水泥厂上班,全厂200多人,有手表的人不超过5个,我总想戴个手表. 有位朋友有个广州表,原价110元,愿意90元钱卖 ...

  • 刘 明丨刘明小小说二题

    <今夜天真黑> 天黑了,没月亮,也没星星,只有"沙沙"的微风. "就在这里吧?" "可以." "今夜天真黑,在这里谁也 ...

  • 刘 明丨梦见母亲

    我的母亲于1978年11月27日因病离开这个世界,至今已近40年了,我还时常梦见她. 前几天夜里,我又在梦中与母亲相见,我扑在她的怀里哭了很久很久.娘梦长兮儿梦短,母子梦中相泪言. 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 ...

  • 山水之间 心灵写照丨​刘明山水画

    刘明山水画赏析 <万壑沐春风> 69×139CM 2014年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它是那种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世界实相和人生真谛的艺术化境,也就是说意境产生自意象而又超越于意象,旨在追求& ...

  • 刘燕声山水画作品里笔墨热点的实践(合集之五)

    已经上传四集了,这个系列是说明笔墨热点在作品里的必要性,大致意思是:山水画作品与其它绘画作品一样,画面中得有耐人寻味的精彩部分,即热点,否则就会平淡.山水画的笔墨是根基,如达不到笔笔精彩,哪怕一部分或 ...

  • 知青丨刘明:针刺麻醉亲历记

    作者档案 作者1973年 刘明,成都七中初六六级一班学生,1969年2月随校下乡四川省冕宁县,当了7年知青.文革结束后就读于四川教育学院.美国丹佛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于四川大学. 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