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锋:虚拟银行来临 传统银行如何应对?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互联网发展,在美国有一家真正的虚拟银行诞生,就是第一安全网络银行。这个银行后来被加拿大的皇家银行收购。从此虚拟银行就消亡了。
银行的诞生已经有几百年了,从1171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在意大利诞生以来,到1694年,第一家私人股份制银行诞生,从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来看,银行的产生是由于双方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在交易过程中昂贵的成本。
随着互联网发展,大家看到信息越来越对称,交易成本越来越透明。特点就是信息对称、交易成本低,平等、互享。随着互联网发展,银行面临很大挑战。互联网孕育了虚拟银行诞生的土壤。虚拟银行在中国将卷土重来,这在十年前也探讨过,但是今天看来真的不远了。
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按照客户指示进行资金的划转、支付或收取。大家看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支付宝的诞生解决了互联网银行的结算银行功能。随着P2P发展,解决了贷款问题,随着互联网大量交易资金的沉淀,可以说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成立银行的条件。
传统银行和虚拟银行在各方面差异明显。总的来说,传统银行表现为封闭、专业、稳健以及对风险的高度重视,虚拟银行则表现为开放、跨界、迭代、创新。
传统银行是以物理网点为基础,虚拟银行是没有物理网点,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传统银行因为都是客户主动到网点办理银行业务,客户数据都是沉睡数据。虚拟银行的特征就是运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
传统银行相对于虚拟银行的优势在于其积累的庞大客户基础和网点数量,以及专业而成熟的风控体系。虚拟银行的优势在于创新能力很强,融入客户日常生活,形成强大的黏性,客户体验优于传统银行。
传统银行如何应对虚拟银行?东亚银行在中国是最大的外资银行。我们行在内陆获得牌照7年来,感到比较头痛的就是获得客户很困难。我们很羡慕互联网,第一获得大量客户,而且互联网虚拟银行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客户行为分析,来做精准营销。当然我们传统银行其实也没闲着,某个数据显示,互联网最大的受益者是金融,最大的受益者是银行。到目前为止,金融行业使用互联网的程度比任何行业都高,证券行业98%以上,银行80%以上,我相信没有一个行业达到这个水平。大家看电子银行替代率,有的行达到94%。
物理为主的传统银行,未来经过三个阶段要拥抱互联网,和互联网银行进行友好合作或者是互相学习。第一个阶段是以物理为主,互联网为辅。第二阶段就是以互联网为主,物理网点为辅。第三个阶段,我们是以互联网为主,网点充其量也是一个体验点,这也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银行如何改变?我想重点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银行的组织架构要改。首先以互联网的平台开展下设组织架构。第二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的技术,实现我们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对于大的银行来讲,必须对现有数据进行挖掘,重新梳理,通过技术来实现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小银行要抓紧拥抱互联网,从互联网企业获取我们的有效客户。
我们估计,未来5~10年内,我们第三阶段一定能达到,商业银行将以互联网为主,物理网点充其量只是体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