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马连良饮食精致!最爱马连良鸭子、烹虾段、爆炒羊肚仁!

著名的京剧大师马连良是一位来自回族的同胞,虽然他一直生活在北京,但他从没有忘记自己回民的身份,所以他在饮食上格外注意,所进的餐馆,也都是北京城当时比较有名的清真餐馆。

北京城里有很多清真菜馆,马连良自然是这里的常客。总的来说,北京当时的清真餐馆可以分为东西两派。“东来顺”作为东派的主要代表,在做菜手法上,主要讲究的是东方的爆、烤、涮等较为直接的制作手法,更注重的是味道与口感、速度与激情;而以西派菜为主要特色的“西来顺”,则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菜品外观的形色搭配上,菜品突出了华贵与典雅,看起来更加精致讲究。

西来顺在当年的餐饮界,基本上可以说是摩登的代名词,在1935年4月25日的《北京实报》上,就曾有这样一则报道:“西长安街的西来顺,在教门馆子中比较摩登……往往运用思想,发明一些新菜式,介于半中半西之间,也介于荤素之间,阔人请客,朋友小吃都行得。”

西来顺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推出一道新研制出来的菜品,这些菜品或是在经典菜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是在传统的清真炒菜里面,加入一些西方的菜品理念,如放上一些沙拉酱、番茄酱、咖喱粉、辣酱油等西餐调味。总之,只要掌灶师傅褚祥有什么新奇点子,没过几天,这新研究出来的菜品,人们总能在菜单上见到。这般有着创新精神的菜馆,想不在当时成为餐饮界的时尚,那都对不起褚祥师傅的刻苦钻研。

说起这位掌灶师傅,那也是大有来头的。早在来到西来顺之前,褚祥就已经是京城清真餐饮界里的有名人物了,他曾经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差,后来又到了北洋政府的总统府上,做过清真厨掌灶师傅。丰富的阅历,再加上细腻的心思,让褚祥发现了如果在传统菜式上加上一些西方特色,将会是不错的尝试。于是,一道道有别于其他餐馆的名菜,就这样诞生了。

西来顺当时的名菜有很多,牛肉酥饼和烤馕都深受客人们的喜爱。但要说最得马连良喜爱的,应属那道褚祥专门为答谢马连良而创制的“马连良鸭子”。

彼时,褚祥还在原来的东家“又一村”掌勺。一日,马连良演出归来,到“又一村”吃饭,吃得正起劲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枪响。马连良一打听,这才弄明白,原来是两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了争夺一个雅间而大动肝火,甚至放话要砸馆子。

在民国那个时代,谁的手上有枪,谁就是大爷,所以店里的伙计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正打算去通知掌柜的,却被马连良拦住了。马连良放下碗筷,挺身而出,帮忙解决这件事情。那两方人马也都是知道马连良的名号的,这个面子,他们得给,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化解了。

“又一村”保住了,褚祥对马连良甚是感激。到了西来顺后,他特意给马连良做了一道菜。这道菜用鲁菜的香酥手法,配上淮扬菜风味汤料,烹制成香酥鸭,并冠名“马连良鸭子”。

褚祥在做这道菜之前,对马连良的日常饮食习惯做了一番了解,他发现马连良比较喜欢鲁菜的重口味,而马连良的夫人来自淮扬,喜欢吃家乡清淡的淮扬菜。于是他决定将这两种相差甚远的口味结合在一起,便制出了这独一无二的“马连良鸭子”。这道菜品刚一面世,便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只是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一尝这道美食。

因为真正知道这道美食做法的人,只有褚祥自己,而曾经有机会品尝过此道菜品的,也皆是和马连良关系不错的一些梨园大师,或者是他的家人、朋友,除此之外,普通人基本没有机会见到这道菜品的庐山真面目,更不要说吃上一次。褚祥去世后,这道菜品更是再也无法还原成原来的味道。

虽然我们不清楚褚祥的做法究竟与其他人有何不同,味道又相差多少,但关于这道鸭子的相关做法,这里却也有一些踪迹可寻。制作马连良鸭子的工序十分复杂,鸭子要经过腌渍、蒸、炸等几道工序。在腌渍的时候,无论是鸭子的内膛还是外皮,都要涂抹上酱料,要鸭肉入味,然后再下锅蒸透,最后用温油将鸭子皮炸至酥脆。

鸭子在上桌的时候,外皮赤黄,油亮有光泽,香飘四溢,吃一口皮酥肉软,就连骨头也都已熟烂,一碰即碎,甚至可以直接吃到肚子里。

有这样一道可口酥软、浓郁醇香的美食在前,马连良又怎能不爱上西来顺?也难怪他会在下了戏台之后,经常到这里吃饭,来寻找那舌尖上的诱惑了。

除了西来顺的马连良鸭子外,能征服这位京剧大师的味蕾的,还有两益轩饭庄的烹虾段。这道菜品可是深受这位马大师的追捧,每次他来两益轩,桌上必有一盘烹虾段。

而马连良吃这道菜的时候,还十分讲究。他不让店里的伙计一次性将一盘虾都给他上来,而是分批次,也就是“分盘分炒”,一次弄上三五对即可,等到他吃完一盘后,再炒下一盘。这样分炒的好处是,既能保证虾肉处处都入味,又能保证所吃到的虾都是热乎刚出锅的,味道并没有因为菜品冷掉而失了原有的味道。

这道菜在做法上的讲究,也一点都不亚于马连良鸭子。首先在用料上,大虾只能是来自于渤海湾的对虾,其他地方的都不可以。对虾个头较大,而且腹部发达,肌肉较多,肉质有嚼劲,口感更鲜美。在做法上,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将对虾下油锅炸一遍,炸熟之后捞出,等到油锅再次热起来后,再迅速将虾肉下锅煎炸一番,直到虾肉酥脆,香味溢出之后,捞出,然后在上面淋上一些调味汁。整道工序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把控,无论是油的温度还是火候,抑或是最后的调味汁,有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那么这道菜就是失败的。

马连良喜欢吃虾在圈子里算是出了名的,除了喜欢炸虾段之外,他还喜欢一道清炒虾仁。以前每次在天津演出结束后,马连良都要到附近的一家清真餐馆去吃那道招牌菜清炒虾仁。即使演出结束时已经半夜了,马连良也一定要吃一次,不然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除了虾,马连良还喜欢一道爆炒羊肚仁。这道菜是北京爆肚冯清真馆的招牌菜。在民国时期,北京城中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你吃得起全聚德的烤鸭,也不一定吃得起马连良先生最爱的肚仁。”

那时候,全聚德的烤鸭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就是相当昂贵的,但是和马连良喜欢的爆炒羊肚仁相比,其珍贵程度和价格都要逊色不少。原因无他,只是羊肚仁这东西,确实是个稀罕物。

羊肚仁,是羊胃中较厚嫩的一条,这一条究竟有多大?简单点来说,就算是一头成熟的公羊体内,也只能弄出不到一两来。而想做一盘,至少也得半斤左右,你想想这得需要多少头羊?

不过,贵有贵的理由,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这话绝对不假。羊肚仁肉质脆嫩,味道极为鲜美,且清香而不油腻。马连良会喜欢吃这样一盘菜,可想而知,他的口味究竟有多么挑剔了。也难怪连爆肚冯的老板都感叹说:“马先生的吃就和他唱的戏一样,前者精致到挑剔,后者挑剔到精致。”

马连良对美食的挑剔,是整个圈子里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很多同行朋友,都喜欢和他一起下馆子。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马先生在,那就绝对不用担心会吃到难吃的饭菜,就算他们答应,马先生也绝对不会允许在他面前的饭菜不够美味。

有时候,如果家里人做出来的饭菜让他不满意,他会毫不犹豫放下碗筷,将桌上的菜品端到厨房,自己进行加工。而在马连良亲手做出的菜品中,最让众人喜欢的便是芙蓉鸡片,每次马连良的家里要宴请宾客的时候,客人们如果知道食单上有这道菜,保准会高高兴兴来参加。

芙蓉鸡片本是鲁菜中的一种,但马连良将这道菜进行了一番改良,在其中加入了淮扬菜的口味,让一南一北、一重一淡两种相差甚远的口味,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色泽洁白如娇嫩芙蓉的鸡片,搭配鲜嫩翠绿如点点星辰的豌豆苗,再夹着一些点缀其中的红色枸杞,这一盘色彩斑斓、艳丽亮泽的芙蓉鸡片,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移不开眼。芙蓉鸡片口感鲜美,入口细腻柔软,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味美色鲜之外,这道菜本身的营养价值也极高,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和钙、铁、磷、钾、镁、纳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芙蓉鸡片能够益气养血、补肾补脾。对于经常排练、体力消耗较大的梨园大师来说,每天吃上一盘芙蓉鸡片,既能一饱口福,又能保养身体,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谁能想到,一代梨园大师竟然也会放下身段,洗手作羹汤。谁又能想到,这样的一代大师,最后却不知魂归何处。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是吃上一餐美味的食物,还是听一首喜欢的歌曲,总之,能够不虚度时光,不浪费每一寸光阴,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辜负。

不要等到时间都老去了,我们才再去痛心地问上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