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安装“鸱吻”被作为一件大事,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及科道官排班迎吻。”《大清会典》上记载“迎吻”情况,如乾隆三年(1739),太庙迎吻时,“遣官致祭琉璃窑神”。可见当时对这个能“辟火消灾”的东西是相当重视的。
如上面所说,“鸱吻”本是古人作禳灾除祸用的。但由于它通常置于殿堂建筑最高处,又因有金属物(如宝剑、舌须等),雷雨时,往往首先遭到雷击。而鸱吻本身材料多是琉璃一类非燃烧体,即使遭到雷击也不会引起火灾,它实际上具有原始“避雷针”的作用。清康熙年间,有一名叫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的法国旅行家来中国游历,他于1688年写成《中国新事》一书,里面说道:“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若按照这位法国旅行家的说法,中国“避雷针”的出现,倒是要远超过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年代。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成为尖端,确实相当于避雷针(实应正名为引雷针)。云层与地面的感应电荷通过尖针陆续、缓慢地中和,可以避免因电荷积聚而引起的骤然爆发,从而起到避雷防火的作用。如果是大雷雨,“鸱吻”避雷失效,也多半是自身先毁,而一般不再影响他处及引起火灾。这种情况,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如:《晋书·安帝纪》:“义熙元年六月,雷震太庙鸱尾。”《明史·五行志》:“明正统八年五月戊寅,雷震奉先殿鸱吻。”值得注意的是,《明史·五行志》记雷击紫禁城共十三次,其中六次是“鸱吻”被雷击,而未引起火灾;其余有五次是雷击城门或城墙;一次“雷雨,西华门灾”;一次“雷震通夕不止,次日见太庙神主横倒,诸铜器为火所铄,熔而成灰”。后条所记实则是因铜器导电受雷击产生的热熔化。当然,历史上也有关于“鸱吻”击坏,遂起火灾的记载。如《金史》:“皇统九年四月壬申夜,大风雨,雷电震寝殿,鸱尾坏。有火入帝寝,烧帷幔,上惧徙殿。”总之,透过这些历史记载,可以看到“鸱吻”这种饰物,虽起于封建迷信,但在一般雷雨天气下还是对避雷防火有用的。也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在制作安装“鸱吻”时的聪明才智。——本文刊于《文史知识》1996年第12期“ 文化史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