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鸟讯丨野鸭湖首次为鸟儿种下“口粮田” · 鸳鸯调查结果新鲜出炉
深冬季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东侧、南侧,成片的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荞麦等农作物随风摆动,灰鹤、大鸨、铁爪鹀、蒙古百灵等越冬候鸟成群结队在此觅食、栖息。
这是北京市首次在鸟类栖息地人工试种的一片粮田,总种植面积达310亩,专为越冬候鸟提供“口粮”。近日,记者来此探访了解到,自今秋粮田成熟以来,已观察到灰鹤、大鸨、铁爪鹀、豆雁、银雀、角百灵、凤头百灵、蒙古百灵等近十种重点保护鸟类从中取食。
野鸭湖中心湖区南侧,粮田一路蔓延,与湖面相接。潘之望 摄
每年9月底起,野鸭湖保护区都会迎来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中转、栖息,补充体力。今年4月,市园林绿化局首次创新性地在野鸭湖保护区尝试种植粮田,即分别在中心湖区1公里范围内的东侧、南侧两块荒地,选择性种植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荞麦等候鸟喜爱的农作物,为它们开设“食堂”。
乍一看,这片给鸟儿吃的粮田和普通的庄稼地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实际“暗藏玄机”:既没摘果实、也没收割秸秆,玉米、高粱、黍子等一些“个子高”的农作物纷纷倒伏在地里,而大豆、荞麦等一些“个子矮”的则原样栽在地里。顺着地垄往里走,大部分玉米皮被扒开,裸露着深红色的玉米芯,大豆不翼而飞,豆荚空落落地挂在枝头……风一吹哗哗作响,颇有些荒野的味道。
原来,这些“残羹剩炙”都是鸟儿饱餐后的杰作。“能吸引鸟儿来此觅食,主要是因为这片粮田营造了‘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市园林绿化局碳汇办副主任朱建刚介绍,农作物原样栽在地里,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就能最大程度保留农田的自然状态,对鸟类来说就更亲近友好。但不是一点儿干预都没有,为了便于大型鸟类起飞降落、停歇觅食,割倒了部分高一些的农作物。
在野鸭湖工作多年的杨旺,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粮田,在他看来,今冬来野鸭湖中转、栖息、觅食的鸟儿数量、种类肉眼可见的多了。“上周,二百多只灰鹤呼啦啦落在地里,吃一会儿歇一会儿飞一会儿,特有意思!”他言语中透着欣喜。小家伙儿们来到野鸭湖,有吃有喝有地儿住,野鸭湖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
2020年12月12日,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技馆组织106名志愿者在北京市城区14个调查点开展了2020-2021年度冬季第一次鸳鸯科学调查。
调查点分布
调查时间:14:00-15:00同步开展
本次调查共发现鸳鸯657只,其中雄性419只,雌性231只,无法确定7只),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玉渊潭的159只,此次调查雌雄比约为2: 3.5,而去年这一比例为2:3,繁殖竞争压力增加,更多雄性鸳鸯无法参与繁殖过程。
年初 (2020年1月18日)数量为563只,雄性353只,雌性209只,无法确定1只;去年同期(2019年12月22日)数量为509只,其中雄性306只,雌性198只。可以发现,鸳鸯调查总体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