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之五行六经,1

上篇从“为什么”和“是什么”的角度讲什么是中医思维。很多人不屑一顾,好像中医思维不存在似的。其实,中医思维真的左右了很多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但是这种世界观又处于人的意识的最底层,如果不进行刻意的引导、反思,没有人会去注意他。大多数人都忙,很少去质问自己的灵魂。

好处是有一个对手盘,就是西方思维。只要双方对比,就可以看出中医思维是什么?但是请注意,中医思维的对手盘是西方思维,而不仅仅在医学界。大家一定要出医学这个圈子,出圈了才能看到真相。比如这个老师的讲课课件里面对中医思维的描述。其实也对。但是不够基层,仅仅提留在医学思维上。。

什么是中医思维?再强调一遍,是一种世界观。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不仅仅是放在医学领域,放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生,都是不同于西方的。简单来说就是“0123456789”。
这些数字,即简单又非常难,真不是我能说明白的。简单来说:道,即圆,太极,也就是0,道生一,就是0变成1。无中生有,也可以用道德经里面的“有无相生”。这一点就很神奇,也是东方独有的,有和无不仅仅是对立的,更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的。一生二,二就是阴阳,就是一个对立面,而且阳中有阴、阳中有阴,阴阳互根互生。二生三,为什么二不直接成为4哪?中医认为两阳合明为阳明,两阴交劲为厥阴,阴阳各有三三阴三阳就是六。二二得四,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最常用的是四个方位—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等;加上一个土居中央就是五行。二四得八,八就八卦了。九就是河图洛书的九宫格了。七用的不多,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七情六欲,为什么六个欲望会变成七个情哪?这个答案也很好玩。以上这些都与中医临床距离远。有些人用来算命,也有人用来看病。但是我功力不够。先不聊了,我试试用五行六经来深度一点说一下中医思维。
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最常见,比如算卦之类也在用,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提到的也很多,所以,在很长时间以内,我一直以为阴阳五行是中医的主要思维。阴阳比较简单,不多少了,五行,一般不同使用“土居中央”的图形意义,而是使用相生相克的那个五边形的图形。
后来才知道,中医大师更多的使用“六经”“ 辨证”来看病开药,真是绕了好大一个圈,困惑了我好几年。但是六经是什么,比较深,中医人很少主动对外人说,或者各个学派有自己的观点。六经和六气是什么关系困惑了我很长时间,后来认识的中医多了,我经常问他们,很多人都欲言又止,也有人给了我一些答案。我猜,如果我把穴位经络是什么的解释讲出来,会有很多中医说我不懂中医;如果把对六经的解释抛出来,中医人会说我理解错误;如果我把各个中医的答案抛出来,中医内部会自己打起来。
我还是说我自己的理解吧。
再具体讲解五行六经之前,再讲一下中医思维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先有基础思维,再有事物的意义,也就是说基础思维决定对事物的命名。通常,人类思维对事物的理解会有一个前提性的作用,但是中医更进一步,在命名上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医古人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就是说,中医古人是唯物主义的。现代人更是唯物主义,但是这两种唯物主义,不是一回事。现代人学过中学数理化之后就形成一种信念: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无限细分就到了原子。这就是原子论,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原子论包含两个内容:第一个,非常直白,即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第二比较暗藏,即要“分”,这个“分”就是一个很基础的思想认识,被称为还原论。所以,如果不懂中医思维的人就会反“还原论”认识的错误。在此就不多说了。我在以前的公共号里,长篇累牍的写,写了大家还都不爱看,认为我应该弃暗投明,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做科研,去做实验。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但是怎么理解这个“物质”是中医古人和现代人很大的差别。
再看看中医思维主要玩法:2、5、6,即阴阳五行六经。阴阳很有用,但是比较好理解,阴阳来将中医的基本思维特点会不够深入。五行六经就比较复杂。中医思维一方面认为世界里有阴阳五行六经,同时,告诉人们一个“认识论”,这个认识论肯定不是“还原论”,但是我觉得也不应该叫做整体论。先不命名。大家一定要把这个认识论放在理解中医具体内容的前边。
这个认识论观点表述出来也很简单:对世界万物而已,人和自然界都有一个共同的循环过程,即生、 长、 化、 收、 藏,请注意这是一个不停循环的运动状态,而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这一点在中国人思维当中根深蒂固。比如刘慈欣,理工科直男,估计不会认可中医,但是他的名著“三体”当中也体现了中医一思想,最后一部叫死神永生,但是最后的死亡原因却是由归零者发动的再一轮的宇宙重生。我猜如果是一个老外写到这,可能就是宇宙死球拉倒,或者像电影死神来了的结尾,死神再次出现,让你非死不可,但就是不讲会不会再生。
具体来讲述这个过程就复杂,生长花收藏对应着木火土金水,而木生火,木克土,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五行的循环。同样,这个过程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述,在自然界可以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在太阴的参与下, 少阴向少阳转化, 称为气之生; 在少阳参与下, 太阴向太阳转化成为气之长; 在太阳作用下, 少阳向少阴转化, 称为气之收; 在少阴参与下, 太阳向太阴转化, 称为气之藏。阳明乃外来之气, 促阳长, 厥阴乃外来之气促气藏, 为气之化的过程。在中医里面叫六律,或者六经学说。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中医古人将这种普遍认识结构应用于人体时,需要找到一个具体结构来帮助人们理解事物。也就是在这一个过程中,中医赋予具体结构一个名称,并体现“生、长、 化、收、藏”的内涵。
非常不同于西方认识论的地方有两点:第一个是不同于还原论,还原论可以任意给物质以名称,只要可以把实质性物质分为实质性的几个部分,就可以给分离出来的物质命名;但是中医命名就是“全或无”。也就是说一旦要赋予某一个结构一个中医的意义,就一定要找到其他类似结构把其余的中医意义也赋予。所以,有实质脏器的五脏,有空腔脏器的五(六)腑,有四肢的五体,有眼的五轮,有天与地的六气,也有六淫。
每一个具体名称都借鉴了解剖所见或者实质所见。
第二点,就是生长花收藏本质上是一种运动,而不是一种物质。因此,中医命名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形为体、气为用”,某个机体结构被命名的原因是为了完成上述气运动的过程, 但是当用机体结构的名称来表示一种气运动时候,这个运动的本身,远远大于实质的功能。但有一点要注意,任何一种气运动同时必然有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相对应的组织。
比如脏的基本功能就是化气与藏气, 针对分工需要, 不同各脏又各有其不同的化藏特点。肝为生, 由少阴、 太阴化少阳, 藏少阳之气;心为长, 由少阳、太阴化太阳, 藏太阳之气; 肺为收,由少阳、 太阳化少阴, 藏少阴之气; 肾为藏, 由太阳、少阴化太阴, 藏太阴之气。脾与心包为化, 由外在之气分别化生并收藏阳明、 厥阴之气。由此可见,各脏有其特定的功能结构, 而这种功能的意义来源是中医基本认识的一个部分。
六脏相合的六种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其中心包与脾承担的过程都称为化, 在字面上就只有五个过程, 六经和五行就联系起来。生长花收藏 ,一方面可以用五行描述,另一方面是用三阴三阳来描述。三阴三阳就有外界因素。一个系统要完成转化,必须吸收外来的物质,即a物质接受外来的甲物质,变成b物质,这样才是一个过程。也正因为这一个过程,明显感觉六经更好用,所以张仲景写伤寒论的时候,可能认为没有必须把这么简单的思维过程写出来,直接写出几个要点就可以了。但是现代人在两千年后再读伤寒论的时候,因为现代人的科技水平更高,实质性物质被发现的更多,实质物质的逻辑推演更频繁,现代人反而理解不了这种古代认为简单的逻辑,因此读不懂伤寒论了。看完上面的内容,我也有点晕。拿笔推演一下好像明白,放下笔过一会就忘了。所以,我是真没有中医思维,是香蕉人,我只是破解中医思维。
但是有中医思维的人用这一套东西就会非常熟练。很容易就利用简单的几个症状推导出人体的疾病,开方拿药做治疗。
从以上的论述中,还可以总结出中医思维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动态性。即还原论是把事物看作一张照片,而中医是在观察运动状态。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更为难以理解。要想对比中医思维和西方思维的异同,真是好大的工作。
总之,本文主要强调中医思维有一点非常反现代人的常识,就是先有整体的划分规则,再有五行六律。
这些就是中医思维一个最为基本的特点。
(0)

相关推荐

  • 象意伤寒

    我们学习<伤寒论>,首先要明确<伤寒论>并非只讲外感.在张仲景自序中也提到,其写的<伤寒杂病论>共有十六卷,其<伤寒杂病论>并非为两本书.只是后世将其分 ...

  • 医圣张仲景治疗疾病,就从来不用五行,这是为何

    中医理论体系中,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脏腑的具体功能,如心脏主血脉运行.肝脏主藏血及疏泻,肾脏主生殖等等:第二部分,是认识中医及分析中医时需要的工具,如气理论.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甚至易经理论 ...

  • 我个人认识与理解的“中医中的精气神”(转)

    (一)性命的精气神三经学说,是中医的一个纲领性内容, 当今中医对生理的介绍内容大部分都是经络与脏腑的内容,但无法形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属性动态链接解剖.经络学说只剩下了穴位的名称与位置的表达,脏腑学说也 ...

  • 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的“五行”!

      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五行学说是古 ...

  • 郝万山: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的“五行”

    I 摘要: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五行学说是 ...

  • 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的“五行”

    绿色医学 今天 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

  • 郝万山:如何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的“五行”?

    I 摘要: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五行学说是 ...

  • 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

    I导读:这篇精彩的讲座相信很多老读者都读过并且印象深刻,文中宋柏杉老师讲了两个病例,一是桑菊饮合通窍活血汤治愈一例脑瘤,一是宣白承气汤治愈一例主动脉夹层.几年前我们第一遍读的时候,就是完全的震撼.感动 ...

  • 经方辨证思维:头痛六经分证篇!

    一.六经头痛涵义辨析 1.与经脉循行部位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指头痛发生在该经脉循行部位者,如,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 2.与六经病病机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是指与六经病相关的头痛.如, ...

  • 阳气少,浑身堵!明代薛己的医案,补阳气、消腹胀,回归中医思维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难经>.<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 ...

  • 陈孝和讲中医入门——细说五行

    在明白了五行最初的意义之后,进一步思考五者间的关系,会发现这五行的组合确实十分巧妙. 五行之间,有相生,有相克,还有所谓的"制化". 1.五行之相生木.火.土.金.水,这是五行间相 ...

  • 经方辨证思维:头痛六经分证篇

    一.六经头痛涵义辨析 1.与经脉循行部位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指头痛发生在该经脉循行部位者,如,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 2.与六经病病机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是指与六经病相关的头痛.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