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一本好书的盛宴
享受一本好书的盛宴
作者:天与娉婷
读书如赴宴,我一直这么认为。如果,书中字字佳肴篇篇美酒,读后微醺而不知身在何处,那就是享受一场盛宴了。
所以,稍有闲暇我便欣然赴宴,醉意朦胧的时候也是常有的。比如昨晚斜倚床栏读《随园诗话》,其中有一则很有意思——东坡诗云:“惆怅东兰一枝雪,人生能得几清明?”此偷杜牧之:“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倚此栏杆”句也。然风调自别。有人说欧公好偷韩文者,刘贡父笑曰:“永叔虽偷,恰不伤事主。”亦妙语也。寥寥数语,扯出文学史上四个著名人物,且两人善偷,当下不禁莞尔,想那东坡和欧阳修是何等人物,某些妙句也需得别人灵感,实在是很新鲜,于是不由地浮想联翩,一时恨不能踏进大宋的时空里去问问两公:看见袁子才的一个“偷”字有何感想?
一笑再笑,这便是好宴一场。由此得知那刘贡父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且与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同朝,善谑。这是好宴之外的赠品。
只是,《随园诗话》的席宴太精,一次不可以多读,多了便难消化,所以放在枕边一年有余,也不过读了其中的几分之几,不如有一些书,可以一目几行甚或更多,夜晚的灯光下,一页页翻过,跟着那字句或哭或笑或思,倒也痛快。
《前尘如风》便是这样的书。读着没有障碍,一篇篇接二连三地看,直到颈椎酸涩手臂微麻,才恍然自己已经读得太久了,于是毫不留恋地掩卷,哼着歌儿去吃水果,水果入口,却又猛然想起刚才看到老郑去赶南佐大集那欣欣然买到的草莓和酸枣面儿。草莓不稀罕,酸枣也是见过的,只是那酸枣面儿该是什么滋味?想着,也不由地笑。
老郑的文集就是这样吧。乍一读是不会入迷的,因为那些语言不华丽,又没有曲折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但是,只要去读,读着读着,就会忘了时间,就会身不由己地跟着老郑去他的世界里转悠了。
老郑是个电脑通,“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能自己攒机和设计制作网站”,那是他耗资十万元的收获。十万元啊,十年前可以买一套大房子了,老郑却引用歌词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老郑玩电脑成瘾,当电脑死机或者被病毒攻陷,他就“坐卧不安,烦恼无限”,就想过过没有电脑的日子,但是,只有一瞬,他就大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了。更有意思的是老郑爱显摆自己的电脑技术,谁请教都毫不保留,吃了大亏也死不改悔,对此,他甚至迷迷瞪瞪地说“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致命缺点呢还是优点”。当然是优点了!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真想对着他喊一嗓子。好在他立即又说“人生就那么几十年,自私自利就不是我的本性”,我只好把我的话迅速咽下去了,而且想,我的文集,会不会像老郑这样大规模地赠给朋友?
老郑是个孝子,我看到他陪护手术后的母亲,那份虔敬那份敏感和细心,似乎他是个女儿而不是儿子。他写87岁的父亲到病房探望——“父亲坐下,向前探着身子,握着母亲的手,在母亲耳边说:“你受苦了啊!”母亲微微点点头,忍着疼痛用虚弱的声音说:“我还好,没事的,过几天就好了,你要保重啊!”说着,一行热泪从脸颊滚下……我流泪了,为那对耄耋老人,也为老郑。
老郑也是个慈父加慈外祖父。老实说我没想到老郑有那么老,但他漂亮的女儿和漂亮的外孙女可以作证,他的确是“老”了,老得那么慈祥那么可爱,他毫不讳言他最爱女儿,他把外孙女Tansy当做“娇美的小菊花”,他爱她们又不骄纵她们,他甚至将这份爱心推而广之,我看到他救一个被母亲毒打的小女孩儿,看到他救助一个被男朋友拳脚相加的女孩子,我真是特别感动,如今的社会,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不多见了。我们常常看到媒体说某个老人因病在人们无动于衷的冷漠中死于街头,看到某个女孩被流氓骚扰而路人只是围观,看到有人遭到抢劫却眼睁睁在别人的哂笑里任强盗无影无踪......所以,读老郑的这些经历,被阴影遮没的心中会照进一缕阳光,光芒虽然微弱,但足以暖心暖肺。
读老郑的文章我常常忍不住眼红,不是流泪,是羡慕。他去香港,去西藏,去美国,去欧洲,踏浪大西洋,泛舟地中海,登临阿尔卑斯山,大洋大洲地转悠,完了却说一句“西藏——我永远向往的地方!”看到他这一句话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但是他说“雄伟的喜马拉雅拔地而起/从此/世界上再没有第二座高山/能与你并论相提。”想想也是啊,欧洲美洲那些美丽的国家,有世界第一高峰吗?单为这一点,也是自己的国家好,这并不等同于那句“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何况,还有老郑说的那位藏族阿妈,“那充满善良和温情的目光/那彩色藏袍包裹着的/瘦骨嶙峋却坚强的臂膀”是那么让人感动。
读老郑的书我也常常惭愧。他竟然读过那么多书。他不是一本一本,而是一系列一系列地读,古今中外,有名的没名的,只要是好的他都读都买来收藏,我看到照片,他家的墙壁是用书来装饰的,这让我看了眼红,平日里,我自忖读书不少,买书多在朋友中也是有名的,但和老郑比起来,我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巫了。我看到他读博尔郝斯,读杜拉斯,我简直就是崇拜了,那么多书,他怎么读得过来呢?有一些那么艰涩难懂,他怎么读得下去呢?我是不能的,中国的书我读得不如老郑多,外国的书,我就更不敢说了。我只有脸红的份儿。但是我很幸运,我读了老郑写的关于这些书的文章,我也能知道点儿那些书的皮毛了。
老郑的前尘,真的如翠黛所说是并不如风。风过无痕,而老郑笔下透出的微风却缕缕都带着馨香,掠过,便是一抹新绿或是一片金黄,偶尔点缀一点淡紫或者浅灰,都是久不褪色的。
读这书,也是赴一场盛宴吧,这宴色彩斑斓,风味独特,馨香馥郁,这是老郑人生的盛宴,真真是色香味俱全,让人品之而精神愉悦。能得到老郑的《前尘如风》,在我,也真算是幸事。
老郑者谁?老郑,乃郑运新,出生在西安,成长在内蒙古,现居深圳,是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理事,英语副译审,深圳大学成教院、广播电视大学兼职教授。我住的地方于深圳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如果不是《前尘如风》,我不会知道这个人。以前,敏思里的前尘如风我是知道一些的,他是北极光群组的组长,爱写一些怀旧的文章,仅此而已。
这事说起来有点惭愧。敏思,我是将其当做无纸日记本来用的,散文小说,涂抹随心,并不在意别的朋友来读与否,又加上职业所限,每天在学校神采奕奕地受累,回家来却气息奄奄,也就没时间去别人博客串门了,周末有点劲儿上网,也多是写几句就下了,但是偶尔有一天,在网上多挂了一会儿,忽然看到博客的邮件处提醒了个“new"字,便打开看了,是老郑的,他征求我的意见,问我要不要他的文集。没有不要的道理啊,惊奇之余,我立即回了邮件给他,附带告诉了自己的地址和电话,第二天,他回邮件说:在所有征询的朋友里,你是最后一个回复的人。
看到他这邮件的时候,我差一点儿念佛:我多幸运啊!过了几天,快递竟然到了,打开邮包,看到《前尘如风》,装帧不算很精美,但握在手里很舒服。
于是,从那一天至今,我便常常在老郑的前尘里到处逛荡了,老郑的风很清爽,我的风中之游也悦目怡心。2009.12.01.
老郑感言:
一直都喜欢娉婷那细腻柔润的文笔,但没有想到,娉婷读我的文集也会如此投入,如此细腻柔润地写出她真实的感受,因为本人的文笔确实平实淡淡,不过是世间一个普通凡人平凡的视野。
此刻,说“谢谢”已经多余,因为我已看到了娉婷对朋友的情意和对生活中一切美好、善良的追求和对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与阅历不遗余力的领悟与借鉴,那是一个人的天性使然,展现给我的是一颗对正义与美好赞赏、肯定与共鸣的心!
还是要谢谢娉婷,感谢你对老郑文集那些平淡文字的厚爱!更要送上我的祝福:愿娉婷和家人健康快乐每一天!
本文老郑珍藏了!
留言选摘:
翠黛:俺傍晚又读了老郑的欧洲游记三篇。看到老郑重说到那些色情碟,只敢看看封面,笑死!老实的人儿,不自禁地流露字里行间。确实,老郑是值得很多人敬重的
绿叶红花:他是真正的明星!就如北极光组的题记一样“每个人生就是一本书,聆听别人,感悟自己”。老郑这不书更让人感悟!
东北小小:写的真细致啊,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老郑大哥。我之所以这么强烈的要进北极光,就是因为老郑大哥的魅力。哈哈。我快回去了,等回国之后,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拜读老郑大哥的佳作!
伊 索:读了娉婷的文章,也如同赴了一场盛宴。娉婷不仅锦心绣口,字字如珠,才思敏捷,思维严密,字里行间更是透出难掩的真诚、真实!这样的文字我喜欢,这样的人我也喜欢!
PS.说起北宋这几个赫赫有名的人,苏东坡是欧阳修的门生,王安石却用青苗法将这二人差点置于死地,所以王我是不喜的,就连他们的文学,也是喜欢欧阳公和苏东坡的多。
若梦涵:如朋友所说,如风朋友就是这样的人,朴实无华,真诚有加,天性中的善良,让人心存感动,欣赏朋友的精彩文章!
窗外芳菲:写得细腻,入微,感人。这么多的情节,必定是读书读得非常的细才会感悟出来的。这也是对作者的尊重和自身的爱和投入才会有这样一篇亲切,感人的文字。
谢谢娉婷,你说出了大家真切的感受。但我很惭愧,虽然心里有感念,可是却写不出你这样的文笔。欣赏了。
青山远:与书籍为友,和善美同行,方能获得如此“悦读”,发出这般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