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博物馆(一)——这个农具了不起,领先欧洲千年
领先欧洲千年的粮食拣选农具——风扇车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山西人。山西以种谷物为主,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诞生了很多这方水土上的农耕文化。由于谷物的成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饱满,有的空瘪。此外,在脱粒成谷或脱壳成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杂有碎秆枯叶、秕糠谷壳之类。为了清除这些杂物,人们采取了各种办法,或簸扬,或水淘,或过筛。而扇车就是一种簸扬的工具。
最早的扇车被记录在汉代画像砖上。这时候的扇车实际上还谈不上是“车”,只是由一至两把由竹子制作的长方形的扇叶构成,一人扬扇,一人从上往下倾倒谷物,利用人力摇动扇柄产生的风力来吹去秕糠。
扇车发展史
西汉时期发明
西汉时期发明了一种手工机械扇车,由车架、外壳、风扇、喂料斗及调节门等构成,工作时手摇风扇,开启调节门,让谷物缓缓落下,谷壳及轻杂物即被风力吹出机外。这是利用连续转动轮形风扇鼓动空气的原理,区分轻重不同的子粒,扇去谷糠秕谷的加工机械。扇车以后被广泛使用,成为谷物加工中重要的工具。西汉发明的木制扇车这种粮食加工工具,1400年后才在欧洲有类似的风车出现。
宋元趋于定型
元王祯《农书》中曾有描述:“扬扇……扬谷器,其制,中置箕轴,列穿四扇或六扇,用薄板,或湖竹为之。复有立扇、卧扇之别,各带掉轴。或手转足蹑,扇即随转。凡春辗之际,以糠米贮之高槛,槛底通作匾缝,下泻均细如帘,即将机轴掉转煽之,糠粞既去,乃得净米。又有异之场圃间用之者,谓之‘扇车’。凡蹂打麦禾等稼,穰籺相杂,亦须用此风搧,比之杴掷箕簸,其功多倍。”
明清改善
明以前,扇多为开放式,叶片裸露在外,其风轮箱体也为长方形;明代改为全封闭式,其风轮箱体全为圆柱形,以免在风轮旋转时产生涡流,形成无用的阻力。
新中国以后至今
直到上世纪70年代,碾米机的产生和电的广泛应用,米扇车才逐渐被取代。但是在广大的山西农村,这种米扇车到现在也有的农家在使用。
闭合式的风扇车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这种闭合式的风车,可能产生于西汉晚期,一直沿用至今日的偏僻农村之中。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旋转式风扇车的一个惊人特点,是进气口总是位于风腔中央,因而它是所有离心式压缩机的祖先。
工作原理
扇车高约1.89米,长2米多,制作工艺精细,通身纵横以卯榫衔接,它的整体由车架、外壳、风扇、轮轴、摇把、挡风板、滴籽板等构成。用料也非常讲究,听老木匠讲,主要框架为榆木,棂子是桦木,风板、风箱是柳木,风箱的衬里是杨木。
具体操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扇车和米扇车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农具博物馆,成为“古董”,留给人们的只是过去的记忆。
青龙古镇九窑十八洞中的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