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国画作品欣赏-人物
萧平,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兼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美术馆鉴定顾问、南京市博物馆鉴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书画研究会会长。
我国古代有所谓“鉴者不画,画者不鉴”的主张,但萧平却没有受这种绝对化主张的影响。萧平1960年代毕业于江苏画院,在其后的近20年中,一直工作于南京博物院,始而专事创作,继之便游弋于无比精美的书画收藏之中,研习鉴真辨伪,走出了创作与鉴赏并重的治学道路。
与某些文物行业的鉴定人员不同,萧平善于把辨真赝、断时代、明优劣与画史、画理、画法的系统研究结合起来,在鉴别研究中理解传统,并以对传统的周详认识厘清画法的渊源流变。由画家吴缬木绘图、萧平著文的《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便是上述努力的结晶。书画鉴定的丰富实践推动了萧平对传统的深入领悟,使他创作才能的发挥有了深厚的基础,使他在按个人情性选择传统精粹时得心而应手。青年画家华其敏有一段论述给我的印象极深。他说,人们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往往来源于失去了原作精神的印刷品,以讹传讹,得到了糟粕,失去了精华。萧平的得天独厚之处,首先在于他对传统的见识以鉴别原作为出发点,既然已汰去了伪作劣迹,又总是面对原作中的精品去究,自然容易在传统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其一以贯之的情义。南京大学教授吴白缠称萧平“真迹鉴千卷,英光罗一胸”,即是感于此的名句。、萧平的山水、花卉与人物都各有师承,各成风貌,又渐趋风格的统一。他的山水画融合“宋骨”、“元韵”,又取明末诸家之变,且合王蒙之“苍”与石涛之“润”为一,在一气呵成的笔墨律动中,抒写襟抱,表达情感,但这一切又都紧紧围绕着构筑充溢诗情的意境,或以前人诗句为题,借独特感受而生发新意,或升华现实所感而独具风情,风格是灵秀而雅逸的。他的花卉画却不像山水那么清丽,面目十分豪放纵肆。似乎斟酌于徐文长、李复堂、吴缶庐各家之间,取徐的恣肆、李的磅礴、吴的沉酣,以之不厌烦地描绘荷花,歌颂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他的人物画则醉心于描写自己崇仰的古代文人名士,画法多受梁楷、张风的影响,时而泼墨淋漓,时而寥寥数笔,略形取神,又不大远于写实主义的造形观,画风是率意而疏宕的。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