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坪往事越千年(四):黄帮商人绎传奇(上)
榔坪镇中街望上街(向家舟摄)
在长阳榔坪镇,有一群被人们称作“黄帮人”的移民后裔。
黄帮人的祖先,曾是清代湖北省地方商人群体的代表——“黄州帮”的一员。清代时,他们为了谋生,而从事经商贸易,并不远千里,从黄州府黄安县(今黄冈市红安县)辗转迁居榔坪。从此,榔坪古镇的商业发展便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而地处万山丛中的鄂西榔坪,也因此与“将军县”——红安县有了不解之缘。沉浮二百余年,黄帮商人及其后裔,参与着榔坪古镇的发展,见证了这座古镇由盛到衰,由衰再盛。
(一)
无难而失守,多难而兴邦。清康熙十二年(1672年)的大洪水过后,坚强的榔坪人在榔坪南山,也就是今天的榔坪集镇中心地段重建了镇市。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正当街道初具雏形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白莲教起义又把这座多难的古镇推向了“风口浪尖”。嘉庆元年的榔坪古镇,一时成为清军与白莲教起义军交火的战场。于是,靠数辈人辛勤努力营建而成的街道,再次沦为荒村,榔坪古镇不得不面临又一次的恢复重建。
咸丰《秦氏宗谱》中的《榔坪南山地形图》,反映了当时榔坪古镇尚未具规模。
重建是挑战,也是机遇。一群背井离乡、外出经商的黄安人抓住了这个机遇,先后来到榔坪定居经商。而世居榔坪的人们,也欣然接纳了他们的到来。从清代中期到晚期,先后有方、董、杨、程、周、刘等姓商人来到榔坪。最早来的,是方姓和董姓。
光绪《方氏族谱》中有关始祖迁入榔坪的记载
方姓:据光绪十五年《方氏族谱》及民国十二年榔坪方氏《查录世系稿》记载,方姓远祖俊斋公,原籍福建莆田,元季徙居麻城太仙里(后为黄安县刘家院)。四世祖友谅,由刘家院移居湾碓屋。九世祖正二,自县北吊桥迁徙雨台山之南(今属红安县七里坪镇)。十四世祖守经,生子五:崇周、祜、鸿、福、吉。崇周生子绪立,绪立生子永道(字大用)。崇鸿生子四:绪道、常、华、有;绪道生子二:永久、安(字大顺,号定国);绪常生子一:永纪(字大经,号定安)。约在清乾隆中后期以后,十七世祖方永道、方永安、方永纪由红安来到榔坪经商。后永纪之子代光、代彩回迁祖籍。永道之子代文、代贞、代发,永安之子代衡、代天、代地、代人,留居榔坪,繁衍至今约十代人。其字辈(自十一世始)为:嗣遵世守,崇绪永代,和敬思忠,应明贤德,绍启文宗。
董姓:据2016年《董氏族谱》记载,董姓远祖仍公,字奉高,元末自江西抚州乐安县,寓居河南光州。明初,二世祖正一,迁居麻城白杲(今白果)。六世祖级,由麻城白果毓才洼迁居今红安县傅董家。七世祖茂春,生四子:学儒、禄、模、相。八世祖学禄后裔宗正迁石家塝(今董家塝),至十四世之模公,再迁红安县城南街(今民主街,董必武诞生地)。学禄公而后,至十七世祖为邦、为彦、为德、为亮、为圣,约在嘉庆年间时,由枫香树董家塆(今属红安县永佳河镇)贸迁宜昌府长阳县榔坪,其后又有步庸三子士年部分后裔至此,繁衍至今约九代人。其字辈(自四世始)为:仲应嗣茂,学宗大自,文国之步,士为其基,贤良绍德,方正希昌,惇厚谦益,全道永光。
杨姓:据《红安百家姓氏源考》及榔坪村二组杨良枝老人口述,杨姓远祖明八公,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婺源山泥港口小堰山,明洪武初,徙居黄冈县中和里土墩头东,即今红安县永佳河镇田铺湾一带。后裔杨崇坦、杨崇荣两兄弟,于清代后期由黄安贸迁榔坪。后崇荣回迁黄安。崇坦留居榔坪,生子先德,繁衍至今约八代。其字辈为:文应承家业,崇先绍本基,良才彰世德,懋学炳和时。
程姓:据张际春编著《红安百家姓氏源考》及程氏后裔程造业、程志业提供的资料,程姓远祖程廿四,原籍江西乐平县官路口,生子三:推一、二、三。明初,程推三迁居黄陂县滠源乡滠源里(即今红安县二程、桐柏、上新集一带),为红安、黄陂一带程姓始迁祖。十九世祖程为依,生子三:立深、立堂、立基。清代后期,程立深三兄弟由黄安贸迁外地。立堂上四川。立深、立基二人居榔坪,繁衍至今约七代。其字辈(七世始)为:让德大文通,继之懋乃宗,存身为立本,敬业乐时风,志正承先绪,行端绍祖功,从兹延世泽,光显万年同。
周姓:据周氏后裔程乐丰(本名周家峰)口述,周氏始祖周天庆,原籍黄安,清代中后期贸迁榔坪。后因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遂买下今名为周家坝(属社坪村)的荒地,请人开荒种地。之后,周家靠收稞为主,以经营旅店为辅。因家谱遗失,其字辈不详。
刘姓:据民国三十七年中山堂《刘氏宗谱》记载,刘姓远祖必成公,原籍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洪武己酉年,徙居黄冈县陆家畈大港上。必成生子三:千一、二、三。二世祖千二,移居卓旺山之东南,建村名为“刘成湾”,至明嘉靖时始建黄安县,此地划隶黄安。五世祖璧,字观澜,明进士,两任浙江布政使,生子三:万福、万禄、万寿。七世祖太白(万福长子),自刘成湾移居章斐嘴(在今红安县八里湾镇章斐嘴村)。十九世祖家玉,配张氏,生子一:绪谦。二十世祖刘绪谦,约于光绪年间,由红安县章斐嘴贸迁榔坪,定居奓角石(今社坪村花果石),配程氏,生子六:恒元、吉、昌、远、亮、兴,繁衍至今约六代人。其字辈(十二世起)为:思之如宏学,光明家绪恒,中和能载道,厚泽继华勋,盛德传宗远,高观应运兴,仁源开广大,法治启成平。
事实上,历史上还有很多来榔坪经商的黄帮商人,或随亲属而来,或偶遇良缘,但最后并不定居于此。有的发达之后,回到原籍。有的遭遇不顺,又辗转他方。仅从上述姓氏谱牒中,即可见其端倪。如与榔坪董氏同房的,有董基超,于咸丰八年随父远贸于此,后仍返回原籍。又如方氏始迁祖之一的方永道,“财聚巨万,意欲荣归,后因世乱而止焉。”这个原因,使得我们对历史上榔坪黄帮商人的经商情况,只能依据现有资料及调查,取得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
黄帮商人最初大多以行商至榔坪,因见此地处于川楚咽喉要道,人流众多而商贾不多,便逐渐定居,开办店铺,而成坐商。商号大多以住宅兼作店铺,实行前店后宅的格局。黄帮人后裔方应春(现年82岁,退休教师)、董德志(现年85岁)、杨良枝(现年78岁)、刘和峰(现年65岁)、刘和坤(现年62岁)、程全业(现年77岁)、程乐丰,根据祖辈的口传,回忆了当年黄帮人经商的大致情况。
方氏始祖二人,最初以挑金货为业。来到榔坪定居以后,转办商号,从事百货经营。历经多代数年,积累了一定财富,除了投入资金用于经营商业以外,又在今方家坝、凤凰山、厦庄、旱龙潭、板山坡等处置田。根据方家祖辈的约定,每代只由一位子孙经营商号,其余人靠收租为生。据榔坪方氏《查录世系稿》记载,方氏商行先辈的传承顺序为:永道、大顺兄弟——代人(大顺四子)——和琳(代人次子)。至清末时,为第二十世方敬元(和琳长子)掌管,开有三个店铺。敬元号春楞,为国子监生,“志厚存心,和平延世,兴家创业,利物济人。”方敬元去世以后,其次子思秀(号楚臣),弃学从商。通过辛勤经营,仅数载,就获取了高额利润。由于财力大增,他在榔坪古镇“大起华居”,使方家成为古镇街上的首富。民国建立以后,由于其经济实力及影响力,方思秀作为乡绅,被推举为六区团董,便将商行交给其长子忠孝(号达周)经营管理。
董姓商号旧址(向家舟摄)
董姓商号位于今榔坪镇集贸市场右侧,有五个档口(相当于现在五个门面),以经营百货为主,兼收本地出产的木瓜、桐油等土产。此外,他还开办了一个榨坊。民国时期,董氏商行掌柜为董氏第二十一世董良英。董氏商行的左边,为其兄长董良筌开办(一说为良英帮工)的食品店,以生产加工糕饼副食为主。
杨姓有数家商号,位于今榔坪镇政府对面、临河边,旧称“杨家老屋”。其中一家商号名为“杨春茂”,民国时期掌柜为杨本度。杨氏商号均以经营布匹为主,货源主要来自宜昌。
刘姓始祖刘绪谦,最初以行商贩卖布匹(土布,俗称“家机布”)来到榔坪奓角石。从第二代“恒”字派,开始开办商号。长子恒元,在奓角石经营榨坊(榨桐油、菜油)、面条作坊、酒坊以及百货铺。商号名,为“刘永茂”。六子恒兴,在榔坪古镇街上经营百货,以售卖食盐、布匹,购销木瓜等土特产为主。
双霜窗帘处,当时为中街其中一道圆门(向家舟摄)
程姓后人主要是以开办百货行和榨坊为业,兼做月饼等糕点,经营地址位于古镇“拐拐头”的河边(今榔坪老粮管所对面),有五间大瓦屋。清末民国时,由程姓后裔秦应本(本名程本珍,入赘秦姓而改名)经营。据程全业老人讲,程本凰(号端三,县参议员,据说与董必武为两湖师范学堂同学)于民国初期以自家住宅(五层亭子屋)创办了榔坪邮政代办所(现榔坪邮政处),办理书信业务,请人担担子送信。据说,邮政代办所一直经营到建国后两年。而据方应春老人回忆,他记事的时候,从事邮政代办的已是董姓人,大约是董绍羽的伯伯或者叔子。
周姓则以经营旅店业为主,旅店位于老街临河边(今软桥杨家春家处)的周家老屋。周家老屋是个“对合屋”。民国时期,旅店的老板是周俊仁。由于榔坪地处川鄂要道,因此旅店迎来送往,客人络绎不绝,生意也非常好。
黄帮人也是相对“本帮人”而言的。在黄帮人来到榔坪前后,本帮人秦、覃等姓氏,也在榔坪街上开有商号。比较知名的本帮商人,据说有秦铸堂、秦寿昌、秦卜臣等数家。
清代民国时期,以黄帮人为主体的榔坪商人是长阳商界的典型代表。由于交通不便,货物进出多靠雇人肩挑背驮,或借助于骡马,而且所做的多为小本买卖。因此,他们格外精打细算。每次到宜昌、资坵等地进货,他们总要顺带运去榔坪本地出产的土瓜、桐油等土特产。特别是著名的中药材“资坵木瓜”,原产地为榔坪,正是因为有了黄帮等商人群体由榔坪转运至资坵,再以资坵为集散地远销外地而驰名中外。由于本小利薄,为了赢得利润,黄帮人格外吃苦耐劳,除了少量雇工和请本家兄弟帮忙(如方和玉,为掌柜和琳当会计)外,主要是以自家经营为主。他们崇尚契约,诚信经营,因此在榔坪古镇扎下了根,立住了脚。
不过,在那个重农轻商的时代,因为老家人多地少而外出经商的黄帮人,在发迹以后非常注重营置田产。除了方姓、周姓以外,程姓在台子,杨姓在杨家埫,董姓、刘姓在社坪、奓角石,也都购买了大量田产。其目的,一则还是觉得从事农业特别收租比较稳定,希望子孙耕读传家,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甚至考取功名而光宗耀祖。二则是市场相对狭窄饱和,避免后代无序竞争,不利于积累资本,做大做强。
黄帮人的经商和定居,促使了榔坪古镇的再度繁华。一时间,榔坪再度成为县西重镇,街道规模也逐渐扩大。至晚清、民国时期,榔坪街道已长达500余米,东起拐拐头之始(今牛庆登家处)为上街头,西至今镇政府西边为下街头。拐拐头,顾名思义是一段曲折的街道(为了避让一块水田),从今邮政对门巷子到河边,再到今牛庆登家处,有两道拐。中街居中,大体在今百货商场戴传家房屋至杨家喜房屋之间,分别砌有两个圆门为界。从两个圆门进入中街,都要经过三步石台阶。上街,以程姓为主;下街,以董、杨等姓为主。居住在中街的,则是方姓、周姓。本帮人秦、覃等姓居民,则分散居住在三段街道之中。
关帝庙旧址,今为菜市场(余礼德摄)
当年,黄帮人在古镇上修建了一座关帝庙。由于关公在古代民间被认为是财神的象征,黄帮商人来到榔坪以后,为了祈求关公保佑,便在今榔坪集贸市场处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关帝庙,成为当时古镇最宏大的古建筑。关帝庙整体坐西朝东,北侧临河,四周是围墙,大门开在南面临街处。进门是第一进院落,北、东、西三面为房屋。西侧居右开有圆门,门后是一道影壁,穿过影壁后的丹墀,即是供奉关公的正厅。厨房,位于庙西北角。庙墙外的河边,过去有四颗古柳树,今仍有一棵尚存,已挂牌保护。
据《长阳教育志》(1985)记载和人们的回忆,榔坪小学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创建于秦氏宗祠(即今址)。1935年时,学校被命名为“长阳乡区第七初级小学”。至解放前,又名为榔茶乡小学。方应春老人,解放前后曾在榔茶乡小学就读。他回忆,建国初期,为方便古镇街道学生走读,学校从秦氏宗祠搬迁至关帝庙办学。据教育志、《董氏族谱》的记载和方老的回忆,“黄帮人”董良鑑(1900—1987),字镜清,毕业于省立三师范。1935年,为该校校长,时学校有教员1人,教学班1个,学生60人。后来,董氏又供职于县立高中,前后从教三十余年,是有名的教师。以董姓家族为代表,黄帮人中,从清末至今,出了不少教师。其中一些名师,为几代长阳人所熟知。
古镇遗留的老屋石质构件(向家舟摄)
古镇另外一处知名的建筑,则是位于今榔坪邮政处,原为程端三住宅的五层亭子屋。所谓五层,指的是房子建在临街及其后两个墩上,临街二层,其后二层,最后一层,看起来像是五层。亭子屋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精美恢弘。可惜的是,“过神兵”时,房子被梅孝达带领的神兵一把火烧毁,至解放前,只残存一道墙。此时,物是人非。不过,受人敬重的程端三人依然还在。故当时,民间有“单墙不倒,孤老不老”之说。程老出生于清光绪年间,他接受的是新式教育,解放前不要佃户租钱,故而受人尊重。他一直活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直到九十六岁时才去世,可谓德高年邵。
(三)
全国各地的黄帮商人家乡观念浓重,同乡情谊敦厚,居住在长阳的这部分也不例外。
黄帮人迁居榔坪以后,曾经长期保留了家乡的习俗。一是在同乡和家族内部,至今长期使用黄安方言和词汇。如亲属称呼上,称祖父为“爹爹”[diē diē],祖母为“勒勒”[le le],父亲为“父”[fù],母亲为“大”[dā],姑母为“姑大”[gū dā]等等。二是饮食方面有特色,冬天喜欢吃“吊锅”。吊锅是一种至今仍流行于大别山区的饮食。将系有铁绊的铁锅套在挂勾上,燃上“蔸子火”。待锅烧热后,放入做好的食材和调料,待锅里煮得香气四溢,便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大口吃肉。三是年节习俗特别。如除夕,至今在黄帮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团年是黄伯佬。”“黄伯老”,即“黄州佬”。据方应春老人讲,过去黄帮商人请的有长工,为了让长工腊月三十回家团年,于是在二十九的夜晚,与长工一起提前过年。从这个习俗,也看得出黄帮人重义的性格。
会馆台旧址(向家舟摄)
黄帮人在外经商,注重乡情,互帮互助。从黄帮人进入榔坪之始,他们就建立了类似同乡会的组织。民国时期,他们还准备筹建黄州会馆。据方应春老人讲,今百货商场处,过去是一块空地,称为“会馆台”,为方氏家族所有,约1亩左右,为建设会馆的预留地。方氏等黄帮人,常在此集会,商议事务。后因“过神兵”后,黄帮人势力大衰,一蹶不振,因此会馆也没建成。解放前夕,当时的榔茶乡乡长秦寿堂在这块地上建设了小学新校舍,为土坯瓦屋,但没有投入使用。解放后,这里改作夜校,用于扫盲,使用多年。十九世纪初,黄帮人集资购买义地(称“老义地”,地点今已难考),用于安葬家境贫寒,无力买地埋葬的同乡死者。后来,他们又在凤凰山购买了一座东起杜家村,西至龙潭河的荒岭,作为黄帮人的公墓。也因为这个原因,这座岭被称为“黄皮岭”至今。
远眺黄皮岭(向家舟摄)
黄帮人重家族观念。来到榔坪后,他们依然聚族而居。如方姓,过去主要聚居在中街和花桥;程姓在台子,称“程家院子”;董、刘二姓主要在花果石、榔坪街上。他们重视家谱宗祠,跟老家的族人始终保持联系。解放前,吊桥方氏祠堂派人到榔坪送族谱,榔坪方家人好酒好肉请这个老家人玩了一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红安的刘、程、董等姓氏续修家谱,还专门派人前来榔坪或书信,与这里的黄帮人取得了联系。2015年,榔坪的董姓族人十余人,专门回到红安寻亲祭祖。“过神兵”和“破四旧”的时候,方、杨等姓冒着危险,把家谱保护了下来。
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文化传统,过去的黄帮人注重彼此通婚。黄帮人的配偶,除了少量与本帮人通婚外,多在同乡姓氏中选择。这种社会关系,使本帮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牢牢地绑在了一起。足以结成一个同盟,对抗外来势力侵扰,但也暗伏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
民国时期,黄帮商人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一度达到鼎盛时期。经济上,可谓几乎垄断了榔坪商业。政治上,开办团练,如方楚臣、程申伯为团董,成为地方乡绅。一部分黄帮商人由于实力雄厚,可能“忘乎所以”。据现年85岁,居住于社坪村一组的董德志老人回忆,当年方楚臣的商铺门上,曾悬挂有“一手遮天”的牌匾;而周俊仁的房屋门口,则挂有“万事不求人”的牌匾。“过神兵”时,方、周二人死于非命,不能不说可能也有因为高调种下的祸根。追忆往事,董老感叹道:“老辈子的一些思想不能继承啊!”
(未完待续)
鸣谢
在作者走访调查、写作本文的过程中,得到了红安县档案馆肖先春及榔坪镇程全业、秦望喜、方应春、杨良枝、董德志、刘和峰、刘和坤、程乐丰、程业强、程高业、程造业、程志业、秦明坤、秦尚军、秦明武、秦文兵、李德荣、覃卫、余礼德等人(排名不分先后)的指导或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文中所写,如与事实有出入或信息不全,请联系作者修正或完善。联系电话:1397260063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