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苏州上线!140张罕见老照片,找寻72年的苏州园林

今晚
《国家宝藏》第三季
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
携手国宝守护人
蒋欣 、邓婕 、郭晓东
今生嘉宾
苏州市园林管理局原副总工程师詹永伟
苏州博物馆高级工艺美术师黄丽虹
苏州市网师园管理处主任吴琛瑜
苏州工艺传承人
殷淑萍、钟锦德、乔麦、张雪
走进苏州古典园林
感受隽永宛致的中华美学

苏州园林

承载着隽永无声的姑苏吟唱,
壮志谐风雅;
定格着天人合一的东方画卷,
咫尺筑“天堂”!
一千年,苏州古典园林!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苏州古典园林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一时间掀起了苏州园林研究的热潮。其实自古以来,苏州园林就不缺乏研究者。

不论是明代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还是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1979年首版》、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陈从周的《说园》《苏州园林》,以及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还是苏州本地的专家学者金学智的《中国园林美学》、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等,这些苏州园林研究的经典作品或多或少的均刊录了一些苏州园林的老照片,但对于1949年之前的苏州园林影像涉及的很少。

希望《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苏州园林》所收录的百余张老照片,可以让更多人穿越回72年前欣赏它的美,当然如果还能有益于苏州园林的研究那就更好了。

下面让我们跟随几位外国人的镜头,体会下苏州园林如何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数百年来,苏州一直是园林爱好者的活动中心。苏州的艺术鼎盛时期是在明朝,当时许多著名画家和诗人在此居住。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文徵明,他后半生都居住在苏州,时常有学生和朋友来他的画室聆听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的教诲。这个画室就位于现在的拙政园。

醉翁亭记  文徵明(1470-1559)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时至今日,拙政园内依然盛开着甚为壮观的紫藤,相传是文徵明亲手所种。文徵明还以拙政园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苏州其他画家无疑也参与了园林艺术的创作,尽管并没有直接的历史证据流传下来。
值得补充的是,明朝末期最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石涛不仅是画家,也是园林设计者,但他的作品不是在苏州,而是在扬州。
如前所述,苏州的园林艺术在画家聚居于此时发展到全盛,并一直保持到后世。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苏州聚集了大量学者和画家。而在现代,画家们的作品呈现出混合形式,应用在其他事物中,如专门开设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舍为大型仿古建筑,位于沧浪亭中。建筑内部结构对比鲜明,部分画家使用西方技法创作油画,部分画家则遵循中国传统技法。

苏州地图

有几座苏州古典园林从前是贵族府邸,现在是半开放的,人们可以付费参观,其中包括留园、拙政园、西园和沧浪亭。而另一些园林则需要通过私人引荐才能参观,比如狮子林、顾家花园(怡园)和网师园。
狮子林
狮子林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它最初属于寺庙(后来成为居所),大约1342年由高僧惟则创建。
相传,惟则之前曾居于天目山的狮子岩,因此他想将新园林命名为狮子林。于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惟则挑选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其中至少有两块形状像坐着的狮子。在合适的光线下,这些石头确实很像长着鬃毛低头向前的狮子。一些自然形成的狮子石分布于苍松之间的小丘上,与其他形态各异的石头竞相争奇。另一些石头则被置于水中,在水面上倒映出各自的形状。

(狮子林)如同坐狮状的巨石。摄于1918年,当时园林正在改造。

(狮子林)水塘和大假山。

(狮子林)梅花形门洞近景。

这座园林在历史上可能经过不止一次的改造或修葺,因为这里的石头相比其他苏州园林,造型更为夸张。这样一来,整个地面就像一座小山,流水、古树环绕,光影交织形成特殊的装饰效果,这一特点在倪瓒的著名画作《狮子林图》中得以重点体现。

元 倪瓒(款)《狮子林图》(画心部分)卷  纸本水墨 纵28.3厘米 横392.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倪瓒的这幅画因其中有大量题款,几乎已经成为历史文献。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照原样临摹了一款。

清 弘历《仿倪瓒狮子林图》(画心部分)卷   纸本水墨 纵28.3厘米 横392.8厘米 1772年 故宫博物院藏

从倪瓒的画中内容来看,这座园林最初可能还种了竹子和多种乔木,繁茂的枝叶在低矮的茅屋和静思亭上方舒展。石头、树木和建筑的比例与现在大不相同,如今的建筑已不需要在树下寻求保护,而是盖起了宽大的屋顶,像大伞一样撑在高空中。

(狮子林)花窗。图中动物为仙鹤

(狮子林)花窗。图中动物为鹿

(狮子林)有顶走廊的钟形花窗

(狮子林)有顶走廊的紫藤图案花窗

留 园
留园位于阊门外,建于16世纪,后来的主人姓刘,由此而得名“刘园”。19世纪时,这座园林被一沈姓人家购得,名字却依然保留,只是将原来的刘姓改为发音相同的“留”,这样也更加符合园林的本意——为人们带来平静和愉悦。
新主人做了很多扩建工作,使留园成为整个苏州面积最大、主题最丰富的园林。

(留园)一座两面都装有透明玻璃窗的建筑。它在庭院的另外一侧。后面墙上的四幅画分别代表着四季,画下方为一张榻,榻的前方放着一张宽扁的脚凳。画面右侧是大理石圆桌。

(留园)内院一处用于品茶、弹琴的建筑。

(留园)一处休息的地方——濠濮亭。

(留园)一个院落的花坛。这个花坛厚重坚固,上面装饰着二龙戏珠的图案,里面种着富贵之花牡丹。这个院落的湖石比较大。

留园不远处是西园,现在是寺庙园林,但最初(即明朝时)是一家贵族宅邸西边的花园(顾名思义)。后来花园被捐给附近的寺庙,但寺庙和园林都在19世纪60年代遭到毁坏。
虽然建筑已经重建,但园林依然不完整,光秃干涸的两岸间有一个大湖,看起来平淡无奇。

(留园)装饰着花窗的另外一条走廊。花窗下的湖石、卵石铺就的地面与上方灰瓦屋顶的色彩十分和谐。

(留园)八角形花窗,嵌入扇子的形状。

(留园)常见的八角形窗户。

拙政园
拙政园于16世纪初由王家所建,位于苏州东北部的一个古寺旧址。建立之时或建成后不久,文徵明在此居住,创作了一系列画作,后来被制成木版画,但这与地形无甚关联。清朝初期,拙政园属于陈家,但在1679年被当地政府接管。拙政园可能也是由此而得名。

拙政园旧址八旗会馆中的月洞门。

(拙政园)起伏的云墙上的月洞门。

1747年,据乾隆皇帝的翰林院编修沈德潜创作并刻在树干上的题词,蒋棨将园林修复一新,由拙政园更名为复园(修复后的园林)。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大量厅、廊、亭、台、山和湖。
作者写道:“丁卯春,以乞假南归,复游林园,觉山增而高,水浚而深,峰岫五回,云天倒映。堂宇不改,而轩邃高朗,若有加于前;境地依然,而屈盘合沓,疑新交于目。秾柯蔽日,低枝写境……主人举酒酌客,咏歌谈谐,萧然泊然,禽鱼翔游,物亦同趣。不离轩裳,而共履闲旷之域;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之性。回忆初游,心目倍适,屈指数之,盖园之成已四五年于兹矣。”
将此园命名为复园,蒋棨希望以此表明,他不仅想恢复园林昔日的美丽,而且非常重视祖先在此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和好的文学标准。

(拙政园)折桥。长长的折桥下原本是一片水塘,而今繁茂的植物取代了水。

(拙政园)干涸的水塘旁边的亭台。

然而,这座园林似乎命运多舛,原址受到侵犯,随后逐渐衰落。19世纪时,这里成为满族军队的指挥官总部。满族实行八旗制度,因此这里被称为八旗会馆。后来,这里曾归私人所有。再后来,这里不仅是省衙门,也是满族的会场,其中一个最古老的亭子就是他们的会馆。
园林及其中的建筑历经变迁,有过多种用途。
从外面穿过大门,沿一面高墙走几步就来到了园林入口。这是一个椭圆形的门洞,门旁有株古老的紫藤,可追溯到文徵明时期。再往里才可真正称之为园林,形态各异的石块堆成迎客石。
从这里开始,参观者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继续漫步。大块的石头摆成曲折的人行桥通向远香堂。旁边是南廊,大荷塘现在已经成了一片绿色的洼地,另一边几座建筑的名字充满诗意,如雪香云蔚亭(可能指的是从这里看到的独特景象)、秫香馆、梧竹幽居、荷风四面亭等,然而有一些已经名存实亡。一个僻静的角落里种着橘树和枇杷树,旁边是以前的画室。据苏州地方志记载,文徵明和友人曾在此聚会,比赛书法、绘画和诗歌。
网师园
苏州南部的网师园规模要小得多,给人的印象也截然不同。与其他苏州古典园林相比,网师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现代气息,因为园林内现在仍有人居住。
据记载,这里可能在宋朝时就有园林,但当时的园林与现在究竟有多少相似之处已无从查证。这座园林在18世纪时因其华丽的牡丹而闻名。这里的牡丹可与扬州的相媲美,而扬州正是当时中国的花园城市。

网师园中心部分。景物以小湖及湖岸为中心,四周建筑面向小湖,长廊依湖岸岩石曲折迂回。

(网师园)殿春簃的最深处后院一角。

网师园规模不大,但是有一种深邃、神秘和不可捉摸的神韵,特别是树木繁茂的时候。小水塘是这里的中心,周围有石块、古树、桥和长廊,就像林中的水塘一样。这里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有些地方的树木穿过廊顶或者石头,伸到水中,支撑着水上的桥或亭子。湖岸是园林的构图中心,周围的建筑随湖岸的形状错落分布。后面主要是墙和居住区,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至少从美术的角度上来说是如此。然而,在空间充足的地方,这些建筑就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怡 园
另一座现在仍有人居住的苏州园林属于顾家。这座园林相对较新,建于19世纪70年代,创建者顾鹤逸是现任主人的祖父。顾鹤逸遵照医生的建议到苏州休养,专注于园林,这座园林由此而得名“怡园”。
怡园包括几处安静的角落、小路,以及其他适合散步和冥想的地方。为了让这个地方有趣而丰富,主人显然费了不少心力和财力。对于西方的参观者来说,设计者似乎对某些地方过多的假山和拥挤的树木感到愧疚。在这些混杂的奇石和树木之间很难完全看清景色,但似乎也不该完全看清。
这样的园林应该因其丰富和变幻令人着迷,而非因其井然有序。中间的水塘是园子突出的主题,其中有鱼和荷花,对面是高耸陡峭的假山和各种各样的树木。春季,各种花卉竞相开放,非常迷人。

游人在怡园的留念照。像这样的园林,给人留下的印象可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奇石和树木。它旨在通过丰富和变幻来吸引人,而不是任何显而易见的设计。

(怡园)花园局部。后面为住宅。

沧浪亭
沧浪亭建于宋朝,近代经历了改造。它在历史上屡次遭到摧毁。19世纪70年代,沧浪亭得以重建,1927年又在此建立美术学校。园林因此免于被彻底毁坏,但仍旧遭受了很大不幸,因为园林中美丽的建筑已被带有仿古柱廊的大型宫殿所取代。这座园林的突出特点是有一条河环绕。河上有一座桥,通向拱廊,替代了普通的围墙。

(沧浪亭)开敞的长廊。现在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所在地

沧浪亭。黄仲衡摄影

八角亭

花窗与藤条

内文对页图如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