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害怕自我暴露是怎么一回事?

发布时间:2020-12-26
文:meiyayibu
来源:meiya(ID:OneStepUp)

来访者小优辞职之后,最近正在找工作,但是因为休息的时间有点长,快半年了,她对自己找工作特别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之前三年的销售工作经历并没有专业性,自己没有什么能力,没有老板会雇佣自己。而她又不想从事原来的工作,对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她觉得自己做不了,也无法靠此为生。

于是,我就问她,真正喜欢的事是什么?

她怯怯地说:写作。

然后又补充一句:在说出自己喜欢写作这件事时,我犹豫了一下,担心你会认为我是不想好好工作才说自己喜欢写作,然后就可以在家不出去工作了。

我好奇她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她说,这是她猜测的,外界可能对她有这样的评价。

后来,我们谈到她初中时的作文被老师拿去投稿的事,大学自己在博客上写故事,获得一些关注的事。谈到她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想:要是成为一个写故事的人就好了。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坚持写作呢?

她谈到自己内心的害怕,害怕自我暴露,害怕写作会暴露自己的所思所想,会暴露自己的三观,会暴露自己的思想水平。

她说,别人一看你的文字就知道你是什么水平,会觉得你水平这么差。

她谈到,看我之前写的《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一书,里面有很多的自我暴露,我会写自己跑步时的内心感受,对很多人和事的看法,这对她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她内心恐惧。

所以,这么多年来,她不发朋友圈,哪怕自己会摄影会做饭会弹吉他,她从来都不在朋友圈里展示这些。想的都是“我弹吉他的视频一发出来,别人就会看到我的水平不怎么样。”

我和她说明:她发什么是她的事,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是别人的事,这是两回事,要学会课题分离。进一步解释:自我暴露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被认可被赞赏,一个是被否定被惩罚。她害怕自我暴露结果往往是被否定和被惩罚。她可以想想这是为什么?

小优的故事,让我想到之前写作微课分享时,有的读者的提问:

曾经想写作,也写了一些,但又怕认识的人看到和讨论,她说感觉是有两个自己,一个想表达,但现实又怕被关注,好矛盾。

一个人害怕自我暴露和害怕被关注,其实害怕的往往不是这个行为本身,都是它们带来的负面结果——被否定和被惩罚。

一个人自我暴露或者被关注是会有两个结果,正面和负面的,但是为什么她们想到的却更多的是被否定和被惩罚,这一负面结果呢?

因为她们的成长过程给了她们很多这样的负面体验,借由体验,形成了对自己对他人行为和反应的判断和预测(都是负面的)。

小优在咨询过程中,忽然想起几天前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天,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冬日的天空,蓝得没有一丝云,她自驾车带母亲去海岛旅行,汽车行驶在大桥上,风景如画。

心情不错的小优和坐在后排的母亲说:你看,你女儿能自驾带你去旅行,是不是很好?

没想到母亲泼了一瓢冷水:现在人人都会开车,自驾旅行又没有什么的。

听了这句话后,小优的好心情顿时消失,一个早上都没有和母亲说话。

同时,她还有一个重大发现:母亲说的话并非事实。

他们家五口人,三姐妹加父母,只有她会开车。虽然妹妹们有驾照,但是她们都不敢开车。

小优还想起自己一拿到驾照就和朋友去浙西自驾旅行,走得是弯弯曲曲的石头山路,朋友不敢开,但是胆大心细的她敢开,一路都很顺利。

她说,母亲说“人人都会开车”并非事实,她觉得会开车是一个很不错的技能。

当小优谈到这里时,我立刻给予了认同,分享了自己不会开车,准备明年学车,特别欣赏能自己开车出去玩的女人,觉得她们可以活得更自由。我认为开车技术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技能,并非如她母亲所说的人人都会。

这虽然只是母女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但是这是一个横截面,让小优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母亲虽然爱她,会在生活上照顾她,但是在情感上从未给予她认可和赞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小优会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害怕写作带来的自我暴露,担心自我暴露会带来否定和惩罚。

因为她有一个核心的认知:自己是不好的,或者说不够好的。

自我暴露,即暴露自己的问题(不好),即会遭遇别人负面的评价。

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足够好的,他往往不畏惧自我暴露,因为他们有信心,暴露的自我会得到他人的认可而非否定。

一个孩子从小对自己是没有自我认知的,而他的父母就像一面镜子,镜映着他的存在。

如果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一无是处的,是不够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坏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往往就是自己是不好的。

除非有其他更强有力的重要他人给他正面的镜映,比如有的孩子在家得不到认可,但是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喜欢和认可,于是便对自己产生了信心。

一个人如果总觉得自己是不好的,带来的后果就是抑郁。

抑郁是向内攻击,最严重的抑郁就是自杀——一个人不停地自我攻击,直到自己杀死了自己。

如果你从小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足够好的镜映,那你需要找其他镜子(好的咨询师、恋人和朋友)去看见自己,也需要学会自己看见自己,自己认可自己。

但是,我知道那些不被父母认可的孩子,学会自己认可自己可能是一辈子的功课。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借由认可自己,去塑造和看见那个好的自己。

你看到自己的好越多,你就越觉得自己好,你越觉得自己好,你就越有自信在世界这个舞台上不畏他人评价,暴露和展现真实的自己。

作者简介:meiya(ID:OneStepUp)。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心理咨询师,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专注个人心灵成长。成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和我一起,从“心”开始吧。
责任编辑:小鲸鱼 八角亭
(0)

相关推荐

  • 现实版樊胜美:当父母“假装爱你”

    最近有个特别让人气的新闻: 96年出生的女孩洛洛,在江边意外去世了.她的父母向公司索赔41万,竟然是为了给弟弟买房子. 新闻报道了更多细节: 洛洛生前长期遭原生家庭索取,心理压力大.但父母认为,家人关 ...

  • 许多人误解了“负强化”“惩罚”这两个概念

    幼儿教育中的正强化与负强化 一.正强化-负强化 正强化是正面刺激(如食物),在行为之后呈现.如,孩子表现好,给他一粒糖,这就是正强化. 负强化是负面刺激(电击.病痛.噪音等),在行为之后撤销.如,一个 ...

  • 记录一次闲聊的话题--关系和感受

    图片由宁静喜悦拍摄 和朋友闲聊,在闲聊中学习思考无处不在,所以学习思考并不用特意为之,心灵的提升并不用刻意努力,只是一种生命的状态. 聊到原生家庭,聊到母女关系. 朋友吐槽自己的母亲时不时的会在女儿们 ...

  • 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调,十有八九是这三种人

    文/吴大爷 来源/正能量(ID:ZNL118)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发朋友圈. 有些人记录生活,有些人抒发心情, 有些人用来回忆,有些人分享照片.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 朋友圈有着 ...

  • 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多半是这3种性格,错不了

    从不发朋友圈的人性格虽然在细节层面分析会千差万别,但是分门别类就会发现性格会大同小异. 一.如若只看别人发的朋友圈,然而自己一条朋友圈都不发,说明性格倾向自私,最起码不懂得分享,只看别人发的朋友圈就是 ...

  • 徽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调,十有八九是这三种人

    金典歌 公众号 静静阅读,享受时光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发朋友圈. 有些人记录生活,有些人抒发心情, 有些人用来回忆,有些人分享照片.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 朋友圈有着不同的意义. ...

  • 早读:请远离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

    作者 | 渡兰君  ·  主播 | 阿成 微信无疑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通讯媒介了. 在朋友圈里,人们社交,分享心情和生活片段,还有的当起了微商. 朋友圈有无数种玩法. 有一种人却从不发朋友圈,或隔很久才 ...

  • 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调,十有八九是这4种人!

    点击加载图片 微信朋友圈,是了解一个人的窗口,是记录生活事的平台.有些人发朋友圈,是为了炫耀自己.有些人发朋友圈,是为了卖掉商品.还有些人他们从来不发朋友圈,并不是他们自视清高,假装低调,而是源于他们 ...

  • 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十有八九是这三种人

    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发朋友圈. 有些人记录生活,有些人抒发心情,有些人用来回忆,有些人分享照片.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朋友圈有着不同的意义. 有的人 ...

  • 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调

    获得最高赞的回答是:因为所有的朋友圈,都以私聊的方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用心留意会发现,原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尤其是女人,她们的生活并不像其朋友圈那样的空白. 她们的生活状态,往往是这三种. 1 有主见, ...

  • 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 不是低调, 十有八九是这三种人

    04-29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发朋友圈. 有些人记录生活,有些人抒发心情, 有些人用来回忆,有些人分享照片.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 朋友圈有着不同的意义. 有的人把朋友圈当成炫耀 ...

  • 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调,而是在用这几个优质号提升自己

    知乎上有个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了? 有个高赞回答是: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说到底,朋友圈只是我们抒发情感的一个窗口,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