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墓2次被盗, 失传古籍终于问世, 史学家感叹: 2400年了!
1993年10月的一天,对于湖北荆门市的考古人员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些考古人员在对当地纪山镇郭店村的一处战国古墓进行整理发掘时,有了惊人的考古发现。众所周知,在考古界有一种共识,战国时代的古墓往往很有价值。原因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古墓,只要有文物出土,绝对是震惊世人的发现,因为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爆发期,蕴藏了无数值得世人探究的奥秘。
但在刚开始挖掘的时候,考古人员并没有报有太大的希望。原因是这座古墓已经前后两次被盗挖,里面的珍贵文物早已被洗劫一空。然而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在一堆污泥之中,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里面散乱着被盗墓者留下的竹简,对于这些不起眼的竹简,或许盗墓者根本不屑一顾,然而对于古文化研究者来说,这些都是国宝级的存在。在对这些被命名为“郭店竹简”的清洗整理之后,史学家、古文学家都不由纷纷感叹:2400年了,这些文化瑰宝终于问世了。
能够令这些专家赞叹为国宝级文物的存在,自然是非同小可。原来郭店竹简所蕴含的学术价值无与伦比。首先是他的完整性和唯一性。从这座古墓中出土的竹简,共有八百多枚,分为18篇文章,计13000余字,其中十五篇都是首次面世的先秦珍贵古籍。其次是开创性。这些可以称作为古籍的竹简,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古籍,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成系统的书籍编撰,无愧于四大文明古国的美誉。
再者是这些古籍,再现了儒家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也将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开创者孔子和道家开创者老子之间曾断裂的思想理论空白给连接了起来,由此使得世人梳理清楚了两位宗师思想体系的共通之处。
更为重要的是,郭店竹简所记载的内容,是古人对宇宙生成模式最为朴素直接的认识。他提出了“太一生水”的观念,宇宙本源的“太一”,先生发了水,而水又孕育了万物,如此构成了生生不息的宇宙天地,这种思想认识,代表着古人对宇宙自然生成的认识和思考,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