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麻花,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快点关注我们吧

刚炸出的麻花色泽金黄油亮,喷香扑鼻,放入口中越嚼越香,喜欢吃麻花的人一定会一根接一根停不下来。要说哪里的麻花出名,稷山麻花肯定是位列前茅的,它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让我一起来看看吧。

起源故事

稷山麻花的起源故事很有传奇性:在南北朝时,河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西南部虽草木茂盛,但野兽出没,毒蝎横行,因战乱灾荒,在这里生息的民众,凡中毒者,十有半亡。人们为诅咒蝎毒,在每年的阴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这种面食的做法经过后人不断改进,就演变成了麻花。起初只有一股油炸的蝎尾,演变成今天的两股、三股的稷山麻花。

历史悠久

稷山麻花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还曾获得过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认可、唐朝乾隆皇帝的赞赏:“形如绳头,香酥可口,出类拔萃,别具风味。”因此稷山麻花成为了宫廷贡品,随之名声大振,传名后世。

特殊工艺

香酥可口的稷山麻花受到欢迎与其独特美味的口感相关。麻花用料考究,精心挑选优质食用油、面粉与白砂糖以秘制配方比例糅合,再经过18道特殊工艺流程制成麻花,出锅时的麻花色泽金黄、圆润透亮,口感酥脆,油而不腻,百食不厌,长久保存不易受潮。

色泽金黄

口感酥脆

提起稷山麻花,就不能不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赵氏四味坊”麻花。稷山县“赵氏四味坊”麻花制作技艺始终恪守最传统的配比秘方和传统制作工序。经过培养酵块、掺水和面、按比接面、分割面块、反复揉面、匀揪面节、面节擦油、卧缸存放、分板打畦、搓条上劲、扭股成形、入锅油炸、翻拨整形、出锅淋油、化熬糖汁、添加辅料、二次冷却、存放等十八道工序加工而成。一直致力于传承祖艺,开拓创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饮食文化的智慧结晶。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