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研究新星专访(27)| 王敬铎:科幻就是现代化的幻想文章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进行主旨汇报发言。论坛同时受到了中国科技网、中华网、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科普作家网、中国资讯网、新华访谈网、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深圳商报、大学生网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反响。为进一步展现青年科幻研究新星的风采与面貌,凸显科幻研究的青春力量,论坛组委会对30位参会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并集中推送,号召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加入其中。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27

王敬铎
王敬铎,河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阿里文学签约作者,科幻研究及文化传播课题组成员。个人研究兴趣是网文科幻、人工智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曾获河北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学院奖2020秋季赛全国优秀奖、入围奖。代表作及发表平台:网文科幻作品《进化武器》在阿里文学进行连载,约220万字。中篇科幻作品《星空丝绸之路》在敦煌国际创作邀请赛评议过程中。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王敬铎:
在小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的是倪匡的卫斯理系列,我定义的科幻就是现代化的幻想文章。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王敬铎:

我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将自己脑海中的四本网文科幻作品写出来,他们对我而言可能就是希望和梦想二字。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王敬铎:
在科幻研究及文化传播课题组第一次接触到了科幻研究,感觉真的是拓宽了视角,知道了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眼界,知道了原来还有这样一片天地。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王敬铎:
不参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低,哈哈哈,通过老师们的指点,同学之间的对比感觉自己有点像井底之蛙了,但也正是这样给了我继续研究下去的动力。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艺琳学姐和文杰老哥,真的是忙前忙后地帮我们沟通,然后帮我们检查论文、PPT的格式,再到最后的会议帮助,心里好暖。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

王敬铎:
谈不上是建议,希望尽可能多的为这些年轻的研究人员提供实操的机会,以及一些储备资料。也期待线下论坛的举办会有更好的效果。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您会不会愿意参与?

王敬铎:
个人感觉大家基本都是各自为战,没办法团结成一个小组,还未能拿出真正有分量的东西。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王敬铎:
个人感觉不尽然吧。可以通过尽可能多的实践来弥补,写文章或者做视频等等,足额的实践会为研究带来充足的养分。

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王敬铎:
关注的并不太多,感觉大家更多是在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单兵作战。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王敬铎:
希望大家都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采访  吴雨婷
整理  许艺琳
校对  赵文杰
排版  王俞萱
· 科幻研究 共同成长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