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庚旭//难忘盐化局那一段日子(二)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在现场管理我们工作的是一中队的王师傅:他中等个头,工作认真负责,对人和蔼可亲,老家是河南安阳的。是解放前就来盐池打工的,是盐化局的老职工。听他说茫硝是一种军火材料,现在面前堆积起来的这个小山包,是去年从池子里边人担肩扛上来的,在这堆放一年,经过风吹日晒,现在已凝固了,表面硬如坚石。要先要用铲子掏出炮眼,每个炮眼的距离为5米,梅花布局,炮眼的直径为25公分,深度1.5米至1.8米。炮眼打好后再装上炸药,点燃引信进行起爆。
在爆炸操作时,只有王师傅一人在现场,其余人员都要撤离到50米以外的安全地带,只见王师傅动作熟练而利索,他迅速的点燃了所有的引信,然后很快的跑到我们安全区来。没几分钟,阵阵的爆炸声震耳欲聋,随之小山的一角就被踏了下来,一股股尘烟直冲云霄。爆破还只在学校里的课本上、小说里和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爆破还是第一次看到场面壮观,心情紧张,血液加速,大家不由自主脱口而出的喊到:“好家伙”“厉害!厉害!”。
爆破完之后,王师傅召集大家就赶到作业面上,到那一看大块的是有三、五百斤重,小的也几十斤,到最下边也有粉末状的。王师傅随即给大家讲到:把大块的用洋镐劈成小块,装车时下面装粉末状的,再把块状的装上边,这样既能多装,卸料时又方便。按照王师傅教的方法,大家装满了车,然后将料拉到500米开外的一块场地。这一车有1千多斤重,500米的路段里其中还有200米,还是泥泞难走,十分费力。
拉到场地后还要堆成像小山包一样。这样就要用料,再堆积一条30度的坡道,然后才能把料拉上去。拉上1千多斤重,平车都压得吱吱响,要再上这个料台坡,对人的体力是一个严重的考验。我们队里有好几个人,拉不上去,也就只好互相帮忙一下。我凭着在农村锻炼的一年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尽全身的力气,像蜗牛一样,在坡道上爬行,虽然上坡速度很慢,但终究是拉上去了。拉到坡顶,我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眼前发黑,但胜利的喜悦把此一扫而光。随即受到了队长的表扬“这娃不错,还挺有劲的,看来你能坚持下来”。这一道考验总算是过去了。由于是第一天,大伙对这项工作都不熟悉,每人拉了30多车就收工了。
吃完晚饭,队长召集大家开会,总结了当天的情况,并对第二天的任务提出了要求,具体是:明天每人得拉50车,每车0.3方,也就是15方任务,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根据一中队的作息时间,早上六点钟必须赶到工地,带上干粮,带上水,中午在工地吃饭,晚上六点钟离开工地收工。中午在工地连吃干粮带休息1个小时,保证劳动时间11个小时,也就是每天拉上车子得跑100多里路,完成运输5万斤茫硝的任务。而且这五万斤茫硝除了拉之外,装卸都是自己的。这样繁重的工作量,对我来说是艰巨的考验来临了。
第二天为了六点钟按时赶到工地,五点半就吃完了早饭开始向工地出发,由于昨天已熟悉了干活的程序,今天一到工地就轻车熟路的干了起来。每人拉一趟发一个票,然后到晚上收工时交给会计予以记工。拉了三、五车后已汗流浃背,随机也就脱去了上衣和裤子,光着膀子,穿着半截裤衩。由于道路泥泞,车载1000多斤,非常吃力,有时弄在泥滩里,车子扭来扭去,付出所有力量,才能将车子拉出来。
过后盐化局的王师傅给我们运来了篱笆,把它铺在路上,这才解决了泥泞路的问题。就在这时,我们队里那个叫悠悠的,大我两岁的年轻人拉着车子在上料合坡时,由于体力严重透支,刚拉到半坡实在上不去了,连人带车倒退了下来,弄了个人仰马翻,摔在料堆下,好长时间起不来,在地上不断翻滚呻吟。队长赶过去,把他扶起来,他不断呻吟着,带着哭腔说道:我实在受不了,这活我干不动,我回家让父亲来换我。说话也中午时分了,队长也就吩咐大伙吃饭休息。吃饭吃什么呢?早上来时带的馒头、水也凉了。但是五个馒头下肚后,立即就感到体力有所恢复,这真是古人说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没力气”。吃完饭队长也就批准了悠悠回老家,让他爸来替换。休息时由于劳动强度大,胳膊腿都开始疼起来,包括30多岁的小伙子也就倒地而睡。约有半个小时,队长又吆喝大家起来干活。休息后腿脚还有点硬,走路很难受,拉了两趟这才缓过来,就这样到天黑,我总算挺住了。当天拉了53回,合计路程106华里。运输货量53000多斤。回到宿舍吃完晚饭,平时爱说爱笑的小伙子,没有了嘻笑声,大伙都倒头就睡,只有个别爱吸烟的人,拿起了烟袋,叭嗒叭嗒地抽起了烟。宿舍里除了熟睡的鼾声外,也就显得格外沉默和寂静。
后
稷
文
苑
姓名:张庚旭,男,汉族,中共党员,复退军人,从82年一直担任厂领导至退休。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