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第三届诗歌改稿学习班准时开班开课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有温度的平台

中国诗歌报第三届诗歌改稿学习班,这里是诗歌的摇篮,这里是诗歌爱好者的园地,这里是诗歌创作者从青涩放飞翅膀的源泉。

时隔8个月,中国诗歌报第三届诗歌改稿学习班将在1月29日或30日准时开班开课。

按照计划,目前报名学员基本就绪,本届改稿学习班定位为四个月制,不做政教理论的高大上,仅扣“实用”为主。

上课仍为微信授课,语音和文字相结合。没有来得及报名的,可加微信fengjunying1027 非诚勿扰。

闲说“诗意”与“诗味”

文/刘建始

一看到这两个关键词,就想起我的老师,这是我上学时,老师教授我们如何创作古诗词课时常用的两个关键词。这两个关键词实实在在的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诗意”一词我常用,我喜好将“诗意”与“人生、生活、工作”等词搭配,在我的一些文章中也经常见到“诗意人生”这样的字眼,说实在的也影响了一些人。“诗味”用的很少,这个关键词只能用来评价诗歌的创作曲直。

我的老师不仅经常创作古诗词,而且是一位《红楼梦》研究者,专门研究《红楼梦》中的古诗词、戏曲和膳食。她的著作也是以这三部分为主。

今天读着老师写的书,又想起了这两个关键词。我也喜欢古诗词,平时无事也诹上两句诗词,有时也就是即兴的打油诗。因为古诗词受限于定句、定字、平仄、押韵、对仗,以及起承转合,我自己觉得我写的也就是有点“诗意”,缺乏“诗味”。

“功夫在诗外”这句话绝对经典,今天说“诗意”与“诗味”,我回忆老师的说法以及我的体会,我倒觉得“诗意”在诗内,“诗味”在诗外。写诗要像诗,能体现诗的起承转合,这起承转合即是“诗意”所在,写出来四不像,诗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怎么会有诗味呢?对“诗味”的理解,我体会应该是诗词的格调、韵味以及情感,或者是不同作者的创作心理。诗体现出一种美,也就是带有情感的“真美”。庄子说:“真者,所以受於天地,自然不可以易也。”所以具有“诗味”的诗词很难得。

写诗要有真情实感,那么写出的诗句就会有不同的格调与韵味。例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诗句是何等的情怀和魄力,那种潇洒的解脱情感绝对与众不同。

诗要想得其“诗味”,可以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使静态的景物形象化,动起来,使诗的味道更加浓厚。也可以运用一些比兴、互文、设问、拟人、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具“诗意”和“诗味”。

一首好诗,光有起承转合是不够的,还要有诗外之味,“诗意”是能看得见,而“诗味”是看不见的,它是“诗意”的延伸,因为写不同的景会有不同的情,表达不同的情会有不同的“诗味”。也就是在作品的起承转合中结合不同的景物,用不同的手法自然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情感,如此就能做到“诗意”之中表现出”诗外之味”!

中国诗歌报★简约阳光厚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