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季刊】詹姆斯·赖利:中国对外经济“制裁” | 国政学人
简 介
【作者简介】James Reilly,悉尼大学东北亚政治学系高级讲师。
【文章来源】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ume 35,Issue 4,2012
【期刊介绍】美国华盛顿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是国际事务的季刊杂志,由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和泰勒弗朗西斯集团共同承办,分析全球战略变化和公共政策的影响等。该季刊主要内容包括:新兴大国、导弹防御系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以全球视角来减少恐怖主义、地区问题。2017年影响因子为1.263
【期刊网址】https://twq.elliott.gwu.edu/
【编译】李源
【校对】杨艺华 陈丽
本文以作者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制裁”的特点及其涉及的具体议题案例。
作者认为,1949年建国后,中国经常将经济关系政治化,通过提供援助或中断贸易等方式实现其战略和意识形态目标。1978年后,中国则经常通过对外政策工具实现其经济利益与目标。作者认为,当今中国正在重新调整这一关系模式。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与面临的国际或地区问题增多,中国正在更广泛的议题领域内,通过施加经济压力实现其对外目标。在某些热点议题上,中国越来越多地通过经济惩罚与奖赏相结合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实现对外政策目标。作者认为虽然中国施加经济压力的能力与意愿不应被高估,但也决不能被低估。考虑到它的经济体量与政治决心,中国对经济制裁的使用不应被美国及其盟友所忽视。
作者认为:“中国学者批评经济制裁的非道德性,也十分清楚中国实施单方面经济制裁所面临的法律、道德以及意识形态障碍”。但最近学者们也开始重新反思经济制裁。有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上升与面临的外交问题增多,中国应当合理地利用单方面经济制裁以维护其核心利益,实现政策目标,并且完善相应的国内立法。在中国社会与民间,经济制裁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的讨论话题。
美国通过国内法与总统决议,频繁地动用经济制裁工具。相比于美国,中国极少公开宣称使用经济制裁。相反,中国更偏好于进行模糊的威胁、变更领导人的访问计划、停止采购项目等其他非正式的措施。这种非正式的措施可以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减少不良影响。
大多数国家通过持续的经济压力,加大目标国的活动成本,进而迫使其在某些议题上改变政策行为。但作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制裁更多是“刀子嘴,豆腐心”。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威胁进行经济制裁,表达自身对某国政策或行为的不满。中国的经济制裁更是一种警告:如果该国还不改变其政策或行为,那么中国将会施加更严厉的经济制裁;如果其他国家采取类似的政策,那么他们也将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
同时,作者认为,中国通过将高集中度、短期的经济威胁与外交压力相结合的方式,迫使相关目标国家在某些议题上做出让步。作者表示这些议题往往对中国的意义重大,而对目标国的意义却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在理论上,这些国家将更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而放弃这些对自己意义并不大的议题。
不同于美国,中国很少公开宣称实施经济制裁。即使一些经济制裁行为符合国际规范或国际法,中国政府也很少公开表明自身政策。另外,中国的经济制裁更多是瞄准目标国的企业。为了保住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这些目标企业往往会对制裁做出迅速的反应,并向本国政府施压以迫使其改变相关政策与行为。中国的公众也在对外制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有时会对公众的抵制运动采取默许的态度,从而利用民间情绪向外界表达自身态度。
最后,经济制裁是一种相对低成本、低风险的表达自身不满的方式。它既增加了目标国继续推行某项政策的成本,又“安抚”了国内的情绪甚至批评。出于以上几个原因,作者认为中国在更广泛的议题领域内,越来越经常地使用经济制裁工具。接下来,作者对热点议题领域内,中国使用经济制裁工具的案例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问题思考:(编者注)
1、为何有些国家更愿意使用经济制裁工具,而有些国家却正好相反?
2、相比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国为何不愿更多地使用经济制裁工具,中国的传统文化或历史传统是否发挥了作用?
* 注:文中提及的具体案例可参考原文,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