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腺体肠化怎么办

慢性胃炎时,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帕内特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黏膜上皮组织,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高龄人更为多见。肠上皮化生常常合并于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胃黏膜腺体肠化”这个被越来越多的提及,不少患友因查出此结果而忧虑,担心这是癌前病变,有的患友甚至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一、胃腺体肠化如何治疗,能治好吗?

多数专家认为胃腺体肠化一旦形成难以复原到正常的胃黏膜。因年龄增大、胃黏膜萎缩而发生的“肠化”是人体的“老化”表现,无需治疗。但积极治疗各种导致和加重胃黏膜萎缩的病因以及影响胃黏膜上皮修复的各种病因,会减轻胃腺体肠化程度。
1、清除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2、戒烟、戒酒、浓茶、咖啡;
3、避免空腹太久,少吃多餐;
4、避免刺激性食物;
5、避免长期服用损胃药物;
6、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7、服用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
8、针对胃病药物对症治疗。

二、胃腺体肠化后何时应该复查胃镜?

胃镜,是有效防治胃癌的检查手段。如病理报告“肠化”仅单纯性、局限于胃局部、完全型的肠化,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明显胃部不适临床表现,定期2-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但胃腺体肠化伴有下列情况时,建议每1年复查一次胃镜。
1、病理报告示有不完全型肠化;
2、胃窦、胃体、贲门多部位“肠化”
3、胃腺体肠化同时伴轻中度异型增生病变;
4、胃腺体肠化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或耐药;
5、定期测定血胃蛋白酶原I和II有下降趋势;
6、反复中上腹不适对症治疗不好转;
7、直系亲属中有胃肿瘤病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