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一句话影评:如果您能接受整部电影的男主角都没有名字,那《夺冠》也许是近20年来最好的国产体育电影,没有之一各位碟友圈的看官儿对我的了解可能仅限于碟报、游戏、电影观后感这些内容,觉得我就是个死宅是不?其实在下仅在休息日宅,工作日里俺是正经是体育爱好者。不过和大多数男同学不同,我对国际通行的大球(足球、篮球)都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我热爱的是国内比较普及但国际却很小众的羽毛球运动。一周五天工作日几乎天天去球馆报到,周一、周三还得中午打一场、晚上再打一场。不敢说打得有多好,但毕竟已经坚持了十年以上,肯定算本地业余届的老手了。虽然我不懂“排球”运动,但触类旁通,它和羽毛球亦有共通点,比如都是隔网运动和手腕发力,生活中还真认识几位羽毛球高手是以前练过排球的。其实不光是排球或羽毛球,针对体育精神及训练方案而言,体育运动几乎是相通的。譬如想从入门到精通,除了需要掌握科学的技巧和正确的姿势(方式)以外,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把它变成你的肌肉记忆、身体本能,才能在运用的时候得心应手。再如,任何项目都要凭借技巧和头脑才能胜利。虽然先天的身体条件很重要,但在同级别选手中,能够经常取胜的一定是那个头脑更灵活、内心更强大的运动员。譬如羽球届的“林李大战”,为什么重大国际赛事中总是中国的林丹取胜?论技战术,马来西亚的李宗伟在各个方面都不逊于林丹,差只差在心理素质,且心里素质也仅逊林丹一人,和其他选手对抗时他又变得异常强大……这就是体育的魅力,除了比拼身体、还要比拼智慧。因为热爱体育,所以平时也比较关注“体育电影”,这几年有些知名度的外国体育电影有:马来西亚的《败者为王》(羽毛球)、俄罗斯的《绝杀慕尼黑》(篮球)、印度的《摔跤吧!爸爸》,至于好莱坞的体育电影那就更多了,而且曾涉猎过多个项目:如《一球成名》(足球)、《弱点》和《重振球风》(橄榄球)、《光荣之路》和《卡特教练》(篮球)、《洛基》(拳击)等不胜枚举。就算是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有《激战》(自由搏击)、《破风》(自行车)等作品。而反观内陆,我们不能说没有体育电影,比如关于羽毛球的就拍过一部叫《击战》(2016)的片子,虽然我觉得还能看(因为找来了前国手鲍春来担任配角),且确实比香港郑伊健他们演的那个《全力扣杀》强很多,但豆瓣评分只有3.9也就证明是我个人的爱屋及乌了。至于杜琪峰做的《我的拳王男友》,它都不及杨坤演的《冠军的心》更像体育电影……总之,这些国产片不能说它们不算体育电影,只是质量均在及格线以下,根本拿不出手罢了。再往前倒,恐怕也就只有1958年由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算是知名度较高的国产体育电影了,还好,隔了这许多年,名导“陈可辛”终于在2020年为我们带来了《夺冠》!若不是本片有着十分明显的BUG,我真是满心希望为其打上“五星好评”。但因为该BUG一看就是非主创失误造成的,所以我仅酌情扣了半颗星。对此,我必须提醒您,该BUG是——男主角及一代女排运动员除了主角“郎平”以外,全部没有在对白中提及名字!如果BUG您能忍,那电影一定可以接受甚至大赞!如果不能忍那就算了,别去影院找气生了。至于为啥都没名字,俺们局外人只能靠之前的花边新闻捕风捉影了。本片男主角是前中国女排国家队总教练“陈忠和”,有网络传闻称:他因此前某版预告片中的“抢鸡腿片段”而不满,认为电影故意把他塑造成丑角,甚至上升到歪曲中国女排历史的高度。网上还传:他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要求“请把我的名字、肖像、所有关于我的情节统统拿掉”,这些传闻是真是假非当事人没法求证,我只能从目前的公映版电影来看,影片从《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再将所有男主角的名字隐去,让人不能不相信这其中有因果关系。当然,做为陈教练本人,当然有权维护个人形象、也可以不授权电影使用。这与小崔反对《手机2》不是一个层次的事。《手机》里的严守一是虚构人物,而《夺冠》中的教练是真实人物,所以不让用就干脆不提名了呗……至于为啥第一代女排及一代教练也都没有名字,仅以几号球员代替,可能也有类似纠纷,这必然不是片方的故意为之。在早前发布的海报中,一代教练员、运动员的原型全部在列,即有头像也有名字,所以若无意外,由“中宣部+体育总局”联合出品的国字号电影怎会出现如此BUG?……从积极角度说,起码国人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了,在中宣部、体育总局面前也敢说“不”了。虽然影片对白没有提及名字,但在后面桥段中,有一场前国手“陈招娣”葬礼的戏,这里除了出现了逝者名字以外,所有一代队员及黄渤饰演的教练都在一个排球上签了名,只有这处镜头交代了黄渤饰演的是陈忠和,其余连片尾字幕都没有标注演员及所饰角色的对应关系,奇葩吧~~这可能得算电影史上最隐晦的真人引用方式了吧?!这一点在第一场比赛中,片中的对手(日本队员)都在银幕上打出了名字,会让我们中国观众的尴尬达到极点。中国电影中的中国球员不能出现名字,这叫什么事啊?!如今电影已经公映,个人认为无论好坏,“陈教练”都是最大输家。片中的男主角根本就不是什么喜剧角色,而是非常积极正面又顾全大局的人。陈教练就这样丢失了一次向后辈观众宣传自己的机会!若电影口碑不好,观众也大概率会把锅扣在陈教练身上,认为他心胸狭隘,不允片方使用自己名字。做为电影观众我只能说——陈教练特别懂排球、但却很不懂电影。好了,下面正式开聊《夺冠》的优点。作为体育电影,重现重要比赛现场自然是重中之重,其余篇幅则用来刻画角色成长就好。有人说这部电影是“郎平传”。我则以为:持此观点的人大概率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确实,“郎平”是本片女一号,大部分时间都在演她的成长历程,但是部电影就一定会有主角,故事也必要通过主角展开,而本片真的是在认真讲述“中国女排”的团队,绝非个人传记,毕竟郎平即是一代女排的核心进攻队员、又是现任中国女排总教练,用她串起新老两代女排的成长经历及精神传承是最合理的选择。之所以说《夺冠》是正宗体育电影,是因为通过对两代女排的刻画,展现了非常正统的体育精神内核!同时在设计方面也都认真符合了年代特点:比如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国际社会上,中国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亟待向世界证明自己,而体育便是展现实力的一个必要方面。众所周知,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用“体育竞赛”代替了战争。所以才有了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奥运会上还有以国家为单位的奖牌榜。因此对于国字号的职业运动员而言,体育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类进化体现,它还代表着国家间的实力比拼。因此当年我们特别需要通过一场排球比赛证明中国精神,而在强大的外国实力面前,落后的我们唯有通过更为刻苦的训练才有机会取得比赛胜利,这就是当年的女排精神——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电影中的一代教练由“吴刚”饰演(片中的这个角色也没有名字,实际对应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袁伟民”),时间定上世纪的1979~1981年,此时由“彭昱畅”饰演的青年版“陈教练”刚来国家队当借调助教,也首次结识了连替补都当不上的“郎平”(饰演青年版郎平的演员和真人长得特像,因为她就是郎平的亲生女儿,叫“白浪”)……起初我对这段剧情中教练的对白有种强烈的刻板及程式化的感觉,寻思着,要是全片都这样可完犊子了~~~但看到后面我明白了,这是在为后面的“执教进化”做剧情铺垫。现在回想,80年代的人们确实是经常用一板一眼的方式讲话。这段故事讲到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排球世界杯决赛”结束。这场比赛也是中国女排五连贯辉煌的开始!第二阶段便是从助教一路升为主教练的“陈教练”时代(中年陈教练由“黄渤”饰演),这段剧情并不长,主要是引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场小组赛,对阵双方是“中国 vs 美国”,而时任美国女排总教练的正是‘郎平’(中年郎平由“巩俐”饰演)。这段主要描述的是郎平做为国际知名教练的职业精神。在片中她与黄渤有这样一段对话:从内心,我当然希望中国队赢,但作为职业教练,我不能让我的队员输……影片的后半部分是从2013年、郎平重新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讲起。此时,中国已然在世界立稳脚跟,我们不再需要通过比赛胜利这一条道证明自己了,自然人们也不会因为女排胜利而上街欢呼,因为除了女排之外,我们已经能够在诸多体育项目中占据优势了,且此时也正值中国女排的低潮期……郎平接手后,首先否定了已维持20多年不变的陈旧训练模式,她对国家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进专业外教科学训练体能、扩大国家队备选队员人数、推举“大国家队”策略。改革初期的效果并不明显,成绩也不理想(电影剧情),当然,最终正如片名一样,郎平终于带领新老队员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一举“夺冠”!剧透不能怨我,都是片名惹的祸,但不要紧,就算观众知道比赛结果也一样会紧张,这才方显导演及主创团队的功力。最后一场重要比赛并不是奥运会决赛,而是中国对阵东道主“巴西”队的四分之一决赛……具体我就不聊了,您去电影院自己看吧。如果影片一直秉承着“为国争光”的一代女排精神的话,那最终只能沦为普通的政治宣传工具,而非合格的体育电影了,因为体育电影重要的不是政治正确、而是体育价值观的正确,“唯金牌论”显然不是正确的体育观。本片好就好在对上世纪国内体育比赛的唯金牌论、到后期对落后训练模式的改革,倡导快乐体育都有正面描写,生动且不说教。能GET到这些点就能品出本片对于体育精神内核的表现还是非常正宗的!甚至也未故意避讳曾经不良的一面,譬如郎平率领美国队战胜中国队后遭国人批判的事儿片中也略有展现。另外,对于外国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渴望一场体育比赛的胜利,以及国家队主力队员是否真的喜爱排球运动都有细节描写,算是利用电影艺术触及了我国体育发展的深层问题,虽然仅仅点到为止,但总比假装不知道强。到了郎平执教时期,电影中的队员不仅“有了名字”,而且绝大部分是本人出演,在导演的调教下,完全看不出这些人是非专业演员,眼泪说来就来,非常真实~~正因本次挑选的女演员都是真正会打排球的人,所以在比赛场面和动作细节方面都是个顶个的专业,就冲这一点,就比上面提到的国产羽毛球电影《击战》强多了~~~电影完事别急着退场,安静的听听片尾曲《生命之河》吧,是由“王菲、那英”演唱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