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投资打水漂,易果生鲜破产,给创业者的启发|富日记
生鲜电商行业正成为巨头们的竞技场。
阿里、腾讯、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等巨头都开始布局生鲜电商赛道。
那么生鲜电商行业要迎来风口吗?
也许恰恰相反,和巨头们的大笔投入相对应的,是这个行业其他公司的生存状况普遍堪忧。
最近易果生鲜宣布进入破产重组阶段。
这家被称为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的公司,从2018年开始就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
易果网成立于2005年,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生鲜电商的企业,一时风头无俩。
2010年,易果生鲜获得小村资本的第一笔外部资金。
随后的几年里,易果生鲜先后完成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超59.3亿元。
阿里在2013年至2017年间,连投易果生鲜四轮。
阿里系持股超过35%,是易果生鲜最大的股东。
除了阿里系之外,易果生鲜的股东还有苏宁、KKR等知名机构。
2017年,易果集团GMV达100亿,较2016财年披露的36亿元增长178%。
这样一家早早抢跑生鲜赛道,获得各大机构近60亿元投资,背靠阿里,2017年时还增长迅猛的公司,怎么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落到破产的境地呢?
可以说是成也阿里,败也阿里。
易果生鲜的迅猛增长完全得益于阿里的流量扶持。
2017年时公司订单有九成来自天猫超市。
但隐忧在2015年就出现了,当时盒马鲜生成立,随后迅速崛起,在业务上与盒马有所重叠的易果生鲜处境尴尬。
2018年12月,阿里组织架构调整,易果生鲜将此前负责的猫超生鲜运营转交给盒马鲜生,易果开始走下坡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易果生鲜的遭遇,也许能给创业者一些启发。
第一、赛道选择很重要
易果的遭遇在生鲜行业一点也不奇怪。
此前的社区生鲜超市鲜生友请,生鲜电商平台呆萝卜,生鲜电商吉及鲜等公司都遭遇困境。
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鲜电商实际上是一个看上去很美,但是实际上却非常难的赛道。
生鲜行业因为高频刚需,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入场。
特别是疫情让生鲜电商的需求大涨。
截至8月25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共成立1.2万家生鲜电商相关企业,较去年同比增长21.2%。
其中,二季度新增近6600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2.3%。
可生鲜对储存运输都要求较高,从冷库仓储到冷链物流都需要大笔投入。
加上产品损耗率大,面临线下超市菜市的激烈竞争,因此生鲜电商行业向来以烧钱著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4%盈亏平衡,亏损占到88%,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等待大部分生鲜电商的可能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未来。
从赛道选择的角度看,只要在创业前做一些数据调研。
中小创业者根本就不应该进入生鲜电商行业。
最好选择那些成功率更高一些的行业赛道,这样创业成功率才能水涨船高。
第二、认识到傍巨头的缺点。
一般来说,如果创业能拿到巨头的投资,就能得到巨头的资源扶持,好像是拿到了成功的入场券。
但有利就有弊,一旦巨头的战略或业务稍有调整,就有可能对业务产生巨大影响。
今日头条的张一鸣也面临过这样的抉择,公司创立不到一年的时候,曾经有巨头想给张一鸣一个很诱人的投资offer。
比VC更高的估值、上亿的捆绑安装渠道、几千万UV的web流量等等。
接受了投资后,今日头条在半年内,业务增速有望快几倍。
当时张一鸣纠结了整整一个星期,最后还是拒绝了。
他觉得这些资源是兴奋剂,在自己内功未成之前会导致内生力量受到遏制。
这些资源会让公司战略变形,一些本来不打算做的业务,有了这么大流量,就可能会开展。
不确定的商业世界,没有绝对对错,并不是说拒绝巨头投资就对,接受就不对。
而是说不管是否接受巨头投资,都要认识到有利有弊,依旧要保持危机感,不断迭代创新,以免被代替。
总结一下,创业者创业时一定要选择成功概率高的赛道。
离看上去很美,但成功率低的赛道远一点。
接受巨头的投资时要考虑清楚,既有明显的好处,也有隐含的坏处,不能把企业的命运完全交到别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