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央视《面对面》海南乐东县委书记-林北川:乐东之变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委书记林北川
——发起“59岁冲锋”
2015年10月12日14:3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发起“59岁冲锋”
从省会城市政协主席,到一个群体性事件多发的贫困县任县委书记——林北川没有想到,在他55岁的时候,本以为到了“最后一站”的时候,从政生涯会发生这么大的“意外”。
2012年,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在国电西南部电厂项目中连续发生6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事态非常严峻。6月,林北川临危受命,从海口市政协主席调任乐东县委书记。
与一些领导干部出现“59岁现象”截然不同,林北川在急难险重关头发起了“59岁冲锋”。三年多来,他带领乐东干部群众实干苦干、突围破局,啃下了电厂落地、环境整治、殡葬改革、征地拆迁等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带动乐东从“后进”走向“先进”。
不挑“软柿子”捏,专拣“硬骨头”啃
动真碰硬的“铁面书记”
有过多年文字工作经验的林北川觉得,政协工作非常适合自己。担任海口市政协主席仅3个月,他就组织10个调研组,完成了10个调研报告。没想到,位子还没坐热,他就接到了调令。
2012年6月的乐东有些“不太平”,担任县委书记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但当省委书记罗保铭找他谈话时,他还是痛快接受了组织安排。“看到罗书记眼里充满期待和信任,身为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共产党员,这个担子我得担!”林北川说。
国电项目是林北川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打开乐东局面的关键。他没有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而是悄悄到事件核心地莺歌海镇了解情况。走访发现,群体性事件背后,除了有人煽动闹事,也有项目宣传不到位、民生问题积怨多等诸多原因。
有了一手资料,他和县委班子商议后决定,派工作队进村入户做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带村民到外地同类电厂项目参观,为群众解决民生问题。
当时,干群关系紧张,不少干部不敢到群众家里去。“不到群众中去,怎么做群众工作?”林北川第一个走进“钉子户”家里。莺歌海镇党委书记陈卫华清楚地记得,他随林北川到莺二社区开村民代表会议,却被情绪激动的村民层层围住,村民把路堵住,拿着石头威胁他们,赶他们走。林北川没有后退,和群众耐心讲道理,从早上8点僵持到中午11点多,会还是没有开成。
这样的“钉子”林北川碰了很多。但他毫不气馁,坚持带头入户走访,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一百次,最多的一户走访了百余次。最终,群众心中的坚冰被他们的坚持和真诚融化了。
2013年1月9日,国电项目用地最后一座坟墓搬迁完成。很多人认为,这个项目落地,林北川已经大功告成,其他事情按部就班,不出乱子就行了。当晚,林北川却召开县四套班子会议,向环境卫生整治“宣战”。
乐东的脏,远近闻名。当地人曾自嘲:“看到路边堆满了垃圾,就知道到了乐东。”很多人怀疑,这么多年都没搞成,这次就能行?
林北川没有豪言壮语,带头到联系点扫了7天大街,带领各级干部在不罚一分钱的情况下,用执着改变了群众乱吐槟榔水、乱倒垃圾的陋习。当年,乐东县获评省级卫生城市。
消息传开后,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不相信。他开车到乐东“微服私访”,从沿海到山区,从县城到农村,看完后真信了、真服了。
殡葬改革也是一块“硬骨头”。在乐东,老百姓“宁拆一间房,不迁一座坟”的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几座坟墓动不了导致项目停滞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乐东这个沿海县的发展脚步。2011年,乐东曾尝试推行殡葬改革,却以失败告终。
林北川就是要向殡葬改革“开刀”。还是通过派驻工作队的方式,全县21个月迁坟11.2万座,为沿海开发整理出78.4平方公里黄金用地。
为什么总挑最硬的骨头来啃?林北川说:“修条路挖个井谁都会做,但打不开改革局面。我们就是要选择最硬的仗来打,把一潭死水激活。”
果然如他所料。几场硬仗打下来,全县干部士气空前高涨。乡镇干部感慨:“仇人都能处成亲戚,这么难的事都干成了,还有什么事干不成?”
党和政府的威信也被重建。老百姓说,环境卫生整治、殡葬改革、黄流市场改造这么难的事都能办成,这样的党和政府干什么我们都支持!
身边不离三件宝,手电草帽笔记本
苦干实干的“草帽书记”
林北川的作风不但硬,而且实,这是乐东干部公认的。
让乐东县委班子成员不习惯的是,林北川不爱坐办公室,经常自己雇一辆“三脚猫”(当地一种改装摩托三轮车),就到基层调研去了。教师、商贩、三轮车司机等,都是他的聊天对象,但聊完谁也不知道他是县委书记。
林北川笃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次下乡,林北川指着租给农户种毛豆的地问当地干部:“一年租金多少?”一名干部随口回答,80元。林北川接着说:“那好,你把地租给我,我一年给你500块钱可以吧?咱俩现在就拟合同。”该干部见他当了真,只好承认自己不了解实情。
这个例子,常被林北川拿来教育干部:“有的干部不掌握情况,你问他,他就随口给你编一个,想忽悠你。我到现场都这样被骗,如果只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岂不是更惨?这样决策肯定会产生重大失误!”
林北川大力倡导干部下基层,自己更是常年泡在基层。坐“敞篷”的三轮车,住简陋的小旅馆,吃路边的猪脚饭,都是常有的事。他下乡从不许记者跟着,也不让司机开公车送,他担心“大家一眼就认出我了,说话可能就有顾虑了。”
有三件宝贝林北川下基层一直带在身边:一顶草帽、一个长把手电、一本民情日记。白天戴着草帽在项目现场穿梭,晚上拿着手电筒到处检查卫生,与群众聊天听到问题认真记录。
“林书记做的决策,只要照着他的法子干,都能干得好。”乐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求妹开始很纳闷,后来想明白了,这是因为他基层情况摸得准。
林北川脚上,一直蹬着一双黑色布鞋。三年多来,他90%的时间驻守基层,80%的县委常委会开在一线。为此,他的脚走出了骨刺,落下了腰肌劳损的病根,脸也晒伤过敏。
年近60的林北川,工作起来比年轻人都玩命。处理电厂事件时,刚动完手术的他把医嘱丢到脑后,坚持现场办公,导致缝合的伤口裂开,不得不重新缝合;在黄流市场拆迁工作中,他连续一个月现场办公,每晚都是等工作队员收工才回去休息;在西环高铁征地过程中,他刚刚摘下理疗器械,就强忍着腰部和腿部的疼痛,顶着烈日现场指挥。
“林书记那么大的领导,那么大年纪都这么玩命,我们凭什么不卖命?”在乐东干部心里,林北川有很大的人格魅力,更有极强的带动力。
作为县委书记,林北川用苦干实干证明了抓住“关键少数”、选好配强一把手的重要性。发挥好一把手的“关键作用”,就能带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带出一种好作风、带出一个地方的发展。
大事不惜利,小事不惜力
一心为民的“民生书记”
对民生问题,林北川总是格外上心。
走访莺歌海镇时,他发现沿海地区的群众还在喝未经净化的咸水。回来后,他立即和班子成员开会研究,集中安排1.82亿元,用于解决沿海9.2万人的饮水问题。
在九所镇十所村考察时,他发现,只要把3公里长的鸭母沟硬化一下,就可以灌溉3个村6000多亩荒地,当即交待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如今,投资600万元的鸭母沟已修成,3个村的瓜菜种植户再也不为灌溉难发愁了。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林北川做决策的准绳。
2013年,乐东县境内一个投资6亿元的钼矿厂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可是,开工后堆积如山的尾矿将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重金属污染。林北川顶着巨额赔偿和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将这一高污染项目叫停。矿厂投资方三四个人气势汹汹来到林北川在黄流镇的办公点,堵在楼梯口威胁他,他却毫不妥协。
主政乐东三年来,林北川的原则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清楚:但凡危害群众利益的事,他绝不让步。乐东是个基础差、底子薄的省定贫困县,面对紧巴的财政,有人劝他卖地,他坚决不肯。
“功成不必在我。”在他的坚持下,乐东守着84公里的美丽海岸线,惜地如金,3年只卖了5块土地,其中3块还是民生用地。在基础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县委决定将一线海滩资源尽可能封存保护,为长远发展留住青山绿水。
三年多过去了,最让林北川欣慰的是,乐东处处都能看到两张笑脸,一张是群众幸福生活的笑脸,一张是干部干劲十足的笑脸。“将来离开乐东,我最舍不得的也是这两张笑脸。”家住黄流镇的吴海藏老人拉着记者说:“林书记一来就拆,我们原来都怕他来,现在就怕他走。如果他被调走,我第一个到省里去‘上访’。”
到乐东工作以来,除了因公回海口,林北川所有的周末、节假日都在忙工作,3个春节他都在乐东值班。母亲病危时,他正在乐东忙碌,等忙完赶回家,母亲已深度昏迷,临终前都没能跟他说上一句话。
身边人都说,林北川心里有群众、有同事、有工作,唯独没有他自己。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后,他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愁眉不展。“如果我是为得奖干的,那我肯定高兴。现在乐东的基础还没有夯实到坚不可摧,各种问题还有可能反弹,当标杆压力很大。”
聚光灯下,他多次恳求媒体不要只关注他个人:“我一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成绩。这是我们全县干部群众共同的荣誉,我只是代表他们去领奖罢了。”(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