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陶谦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陶谦(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陶谦重大事件之四——入主徐州,平乱安民

中平五年(188)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再次爆发,跨州连郡、声势浩大。在前文笔者讲过,陶谦是有名的硬骨头,是名士中少有的性格刚强又具备作战经验的人,所以朝廷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负责平定黄巾军叛乱。

陶谦从老家丹阳招募了一批精兵,以这支丹阳兵为基础,到徐州征讨黄巾军。

面对人多势众的黄巾军,陶谦采取了非常务实的手段。对内陶谦极力拉拢地方大族,凭借自己名士身份成功取得徐州本地势力支持,对外更是成功招揽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泰山军,南北协同作战,将黄巾军赶出了徐州。一年多以后,正是这次青徐黄巾叛乱的残余投降曹操,被曹操收编为著名的青州兵。

《三国志·臧霸传》载: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

《后汉书·陶谦传》载: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大破走之,境内晏然。

这两段史料讲了陶谦击败黄巾军,使徐州恢复安定的事情。其中谈到臧霸为首的泰山军,战后屯兵于开阳。开阳县是当世徐州最北部琅琊国治所,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臧霸、孙观等人属于青、徐、兖三州交界处的半割据势力,屯兵于开阳,也就是陶谦将琅琊国的实际控制权让给臧霸,换得其支持的意思。

考虑到徐州面积较小,且只有五个郡国,陶谦从一开始就没有实际控制过徐州全境。不过在当时大敌当前的情况下,适当地妥协有其必要性。

陶谦将黄巾叛军赶出徐州后,立即开展经济恢复工作,任用当地大族陈登为典农校尉,负责巡查田地耕种情况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陶谦的努力下,徐州当年获得大丰收,不仅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其他饱受战乱摧残的各州百姓也纷纷来到徐州安家,其中不乏郑玄、许邵等大名士。

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载:是时,世荒民饥,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

《资治通鉴》载:是时,徐方百姓殷盛,谷实差丰,流民多归之。

在陶谦的经营下,徐州当时成为北方各州百姓的避难所,在汉末乱世初期竟出现短暂的繁荣景象。好景不长,随着官军征讨黄巾军的平叛战争演变为各路诸侯的混战,徐州的繁荣假象转瞬即逝,即将成为最激烈的战争前线。

陶谦重大事件之五——讨董联军,置身事外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在《三国演义》中陶谦作为十八路诸侯之一参与联军,但历史上的陶谦并未加入。

不仅没有陶谦,还有很多更有实力的诸侯也没有加入,例如马腾、韩遂、公孙瓒、刘焉、刘表、刘虞,都没有参与。上述名单的实力派大佬们没有参与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有相同的一点,就是与董卓距离比较遥远。

唯独陶谦,与其他诸侯同处中原,却并未加入联军。值得注意的是,据《后汉书·袁绍传》载,广陵太守张超也是一路诸侯,广陵郡乃徐州所辖,可见当时陶谦不仅对北部的琅琊无法控制,对南部的广陵也不能号令。

毕竟刺史只有监察权,没有行政命令权。想要有利掌控徐州局势,名正言顺地指挥徐州地方郡县,只有升为州牧。

当时虽然董卓与关东联军水火不容,但都尊奉献帝。由于献帝被董卓迁往长安,被董卓把控,关东联军只能由盟主袁绍任命一些代理官职,从法统上还是比朝廷任命矮上一截。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把控朝廷。陶谦派出使者暗中去长安,献上贡品,以示对皇帝忠诚。正因为陶谦没有加入反董联盟,又千里迢迢派使者觐见皇帝,所以成功得到安东将军、徐州牧的职位,并被封为溧阳侯。

这件事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如前文笔者所讲,认为陶谦是个投机钻营者。在董卓与联军交战时,陶谦没有帮助联军,反而后来向凉州军阀把控的朝廷派使者求得州牧之位,完全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表现。

第二种,认为陶谦确实心系汉室。事实上,未加入讨董联军的诸侯中,还有一人也向朝廷派出使者表达忠诚,便是远在幽州的刘虞。同为老派名士出身,刘虞拒绝加入袁绍是因为看出关东联军的虚伪性质,派使者到长安是因为真正效忠皇帝,为何陶谦做同样的事就不能出于同样的考虑?

以性格倔强,敢于顶撞上级闻名的陶谦,当然也很有可能因为看不惯袁绍难看的吃相而拒绝同流合污,不论在做县令还是做张温参军时,陶谦都敢作敢当,不是虚与委蛇的性格。何况此时的陶谦已经快六十岁,身上传统名士理想化的处事风格不太可能轻易改变。

笔者认为,陶谦与刘虞一样,对大汉是忠诚的,对袁绍是鄙视的,在他眼中袁绍与董卓没什么差别,都是祸乱天下之人。

既然说陶谦对大汉忠诚,可有证据?

有,接下来就将讲到。

陶谦重大事件之六——自组联军,拥戴朱儁

初平二年(191),董卓迁都关中后,洛阳被孙坚攻占。但由于关东诸侯内讧不断,孙坚只得撤军,洛阳被董卓部将李傕占据。

朱儁也被董卓派到洛阳驻防,作为平定黄巾之乱的汉末三大名将之一,朱儁仍然心系大汉,于是暗中派人联络关东诸侯,伺机再次举兵讨董。可这朱儁跟诸侯们联络得越多,心就越慌起来,越想越怕,最后竟然弃官逃到荆州,董卓交托的官职、诸侯寄予的希望全都撒手不管了。

董卓也无法号令荆州,拿朱儁没有办法,于是任命杨懿为河南尹,接替朱儁守洛阳。也许朱儁对杨懿非常了解,知道对方水平如何,听到这个任命后朱儁不再逃跑,竟然带着手下不多的兵返身攻打洛阳,还真的把杨懿打跑了。

朱儁兵力不多,洛阳周边又没有任何补给物资,只得退到东边的中牟县驻扎。朱儁反复无常的行为让人大跌眼镜,完全不符合印象中与席卷中原凶猛的黄巾军作战的大将风范,不知是因为功成名就后爱惜羽毛,还是纯粹年纪大而变得老糊涂。

不过,朱儁表现再不佳,他的名字仍然非常有号召力。当朱儁派出联络东部各地的使者后,许多州郡还是进行了响应。其中,陶谦派出精兵三千供朱儁调遣,不仅如此,陶谦还上表朝廷表朱儁为车骑将军。

这里出现非常有趣的现象,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当时尚未完全解散,陶谦始终没有加入;而接到汉朝老臣朱儁的书信后,在自己尚未完全掌控徐州全境的情况下能派出精兵三千驰援,这种事完全捞不到便宜。

《后汉书·朱儁传》载:俊以河南残破无所资,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徐州刺史陶谦遣精兵三千,余州郡稍有所给,谦乃上儁行车骑将军。

很明显,个性十足的陶谦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忠于大汉,而疏远包藏异心的袁绍。这是属于老派名士们才有的时代烙印,以陶谦、刘虞一类人为首,他们的作为与时代格格不入,显得古板、僵硬,但这种气节远比皇室宗亲刘焉、刘表之流难能可贵,尽管注定失败,却也值得尊敬。

朱儁

董卓听闻朱儁反水,命李傕、郭汜率领数万人开进洛阳。朱儁率军进攻,但被李傕、郭汜打败。意识到势力差距的朱儁开始闭关自守,不敢再战。

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被杀,不久李傕、郭汜击败王允、吕布而把持朝政。此时朱儁仍然屯兵在中牟。作为朱儁的铁杆粉丝,陶谦再次站出来,联络地方力量,打算推举朱儁为太师,组建另一个版本的关东联军。

《后汉书·朱儁传》载:陶谦以俊名臣,数有战功,可委以大事,乃与诸豪杰共推俊为太师,因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奉迎天子。

这里的“诸豪杰”都有哪些呢?

史料记载,有徐州刺史陶谦、前杨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

这份名单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首先,陶谦排名第一。这清楚地证明此次联军的确由陶谦发起,并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这份名单上的人官职基本都是太守、国相,单论级别并不比袁绍版本的联军成员弱多少,甚至人数上与《三国志·袁绍传》中的记载人数相当,都是十一个,可见陶谦在当时也有很强的号召力。

再次,两份名单的成员完全不同。以今人眼光来看,这份名单基本都是路人甲角色,最为人熟知的也不过陶谦、孔融两人而已。您也许注意到了,这份与袁绍版完全不同的名单,成员都是名士出身的刺史、太守,与袁绍版联军成员众多在险恶政治环境中摸爬滚打、亲身在战场上经历战阵的经历大相径庭。

最后,两个联盟的盟主完全是两类人。朱儁生活与成名要比袁绍要早一个时代,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完全不同。现在我们谈论三国,通常默认将袁绍归为三国人物,而朱儁则不是,这便是一个绝佳示例。

朱儁与袁绍的为人好坏、做事成败在此均不做展开,简单来说,一个是行将就木的汉帝国的卫道士,一个则是在“匡扶汉室”大旗下实践个人野心(或理想)的军阀。

如果这次联军能够成行,尽管汉室仍然复兴无望,但朱儁、陶谦的历史形象必然将高大得多。

面对关东联军再次西进的可能,李傕自然非常紧张,但别忘记三国最聪明谋士之一的贾诩还在。贾诩献计,建议李傕以皇帝名义直接征召朱儁到朝廷做官,以朱儁对皇帝、朝廷的忠诚,必然不敢拒绝。

朱儁部下当然都不愿意入关,纷纷表示应当与陶谦联合,一同击败李傕。但朱儁却天真地说:“天子下诏,做臣子的哪有不去之理?何况朝廷今非昔比,董卓已死,李傕、郭汜、樊稠都是些有勇无谋之人,他们三个力量相当,时间长了必然内斗,到时候我在内部就可以找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大事不就成了?”

可悲,因为朱儁一念之差拒绝了陶谦,联军失去旗帜,未能组织起来,陶谦孤掌难鸣只得作罢。朱儁最终为自己的天真、愚忠付出代价:李傕郭汜内斗时,朱儁不仅没能起作用,反倒成了被扣作人质的百官之一,愤懑而死。

随着李郭二人争斗不休,皇帝流离失所,局势动荡进入到新的阶段,真正有能力的诸侯不断发展壮大,陶谦联军名单上的名士太守们纷纷被击败、兼并。

作为老派名士中最倔强、最异类的陶谦,也即将迎来退场。下一期,将为您讲述陶谦与其苦主曹操之间的交锋。

(0)

相关推荐

  • 董卓:别看我个性残暴,但有时候我很傻萌哦~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有一个历史上最残暴的佞臣,那就是董卓. 董卓这个人,残忍无道,不仅随便杀人,甚至还挖当朝先帝的坟墓,简直无法无天. 不过,看了下面几个故事,你会发现"另一个"董 ...

  •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八十七:被N多人惦记的兖州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 ...

  • 曹操将全家托付给他,他却选择背后捅曹操一刀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关于曹操最多的形容词,就是多疑.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似乎就从没有相信过什么光明正大的事,也从不相信身边的人. 实际上的曹操,也是很懂得信任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他还 ...

  • 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曹操成为人生赢家,董卓却身败名裂?

    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天下大乱. 董卓至此已然拿到了大汉天子这个在当时看来师出正名的旗帜,可谓是与之后曹操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陶谦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陶谦(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陶谦重大事件之七--经营徐州 之前重点讲了陶谦在诸侯讨董时的作为,接下来继续讲陶谦之后的故事. <后汉书·陶谦传>谈及陶谦用人方面&q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陶谦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陶谦(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作为汉末三国乱世之初的重量级人物之一,陶谦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忠厚老实,甚至有点软弱的长者形象,最为人熟知的典故莫过于三让徐州与刘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特别篇)——董卓进京与袁绍失策

    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讲到袁绍为何进出谋划策铲除宦官集团,但何进屡屡坐失良机优柔寡断,最后把性命断送,引发十常侍之乱,洛阳城血雨腥风,董卓趁机携凉州精兵进入都城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尾声,其二)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尾声,其二)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五--反客为主,袭取徐州 在往期文章里,笔者已经用多篇文章介绍了吕布自出道以来至争夺兖州期间的主要历史事迹,本期咱们来聊聊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尾声,其一)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尾声,其一)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二--兵力来源 吕布入主兖州,是一次突然袭击,在曹操全力向徐州陶谦倾泻复仇怒火时,吕布被张邈.陈宫为首的反曹势力迎接到兖州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特别篇)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九--出逃武关,投奔袁术 吕布在历史上的人生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刺杀丁原投奔董卓以前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效命董卓时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六--合谋王允,诛杀董卓 吕布与董卓之间最直接的矛盾,就是董卓因为一点小事拿手戟扔吕布,由此吕布认清了所谓义父子,不过是利益的结合,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三--盗掘皇陵 本期文章我们接着讲吕布,主要为您介绍吕布投靠董卓期间的历史事件. 初平元年(190),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开始,将用数篇文章跟大家聊聊吕布.作为汉末三国时期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吕布的身上拥有不少标签,诸如: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飞将.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