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得中状元并非实至名归,有侥幸,有运气,也有“作弊”嫌疑
作为江南名仕,张謇仿佛从来不缺朋友,尤其是高中状元之后,他更是在晚清的官场上如鱼得水,广交名臣与名流,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但,对于晚清的官场,有两名大臣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是南洋大臣张之洞,一个是北洋大臣李鸿章。
早在张謇未成名之时,两广总督张之洞和直隶总督李鸿章就曾礼聘其入幕,但均被其断然拒绝,并留下一句“南不拜张,北不投李”的豪言壮语。
之后的张謇更是得罪了李鸿章,甚至在甲午年直接上疏弹劾李鸿章,即使这样,他为什么还能通过科举考试,还能高中状元呢?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16:张謇得中状元并非实至名归,有侥幸,有运气,也有“作弊”嫌疑
一、
在《走向共和》中,张謇和康有为同一年赴京赶考,巧不巧俩人还住在了同一家客栈。
前面我们也分析过,此时的康有为并非真的有名,即使有名,也并非是好名,而是被众人冠上了“狂生”的头衔。
康有为狂不假,但对于张謇来讲,张也不甘示弱,不仅不示弱,张謇还装模作样地向康有为请教《新学伪经考》。
之所以是装模作样地请教,是因为《新学伪经考》本就是一本胡说八道的书,他的本意是否定几千年来的儒家文化。要知道他们进京赶考,考的也是八股文,也是儒家文化内容,也是该书抨击的古文经学内容。
张謇此举,举个恰当的例子就等同于,大家学习了很多年的知识,就要高考了,康有为写了一本书,告诉大家,大家这些年学习的知识都是假的。你作为一名考生,拿着这本书向同样来赶考的原作者请教,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所以,康有为面对张謇的提问,一句话没说,只顾自己看书,是啊,他还能说什么?
更重要的是,康有为当年有难的时候,托人曾找过张謇,张謇甚至都收过人家的贿赂,不能收了银子,反过来还挖苦送礼人吧?
二、
考试顺利结束,判卷的时候,主考徐桐点名让大家围追堵截狂生康有为,他为什么也反感康有为呢?
其实这也是康有为闻名于朝野的原因所在,1888年他上的《上清帝第一书》,当时就引起了朝廷重臣的反感。
“曾公尝告人曰:‘康有为托名西学,希图禄利,不知西无此学,中国亦无此学也。’徐公、志公见其言嚣张卑蹈,皆将原书掷还,都下士夫无不鄙笑。”
曾公是户部左侍郎曾惠敏公,即曾纪泽,曾国藩之子;徐公就是徐桐,当时是大学士,现任为主考;志公是礼部右侍郎志锐,他们都嘲笑了康有为。
而当初康有为拜访徐桐时,徐桐连门都没让他进,于是康有为用一首诗来讽刺他: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意思就是说,你徐桐都七十了,老糊涂了,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该让位了。所以,徐桐一听到康有为这三个字,气得牙根就痒痒。
所以,这次判卷,主考徐桐直接下了命令,凡是发现狂妄的文章,一概不予通过。实际上,这次恩科的第二年,康有为就中了进士。原因是他那次收敛了锋芒,写的文章中规中矩,结果考官们把激进的梁启超试卷当成康有为的了。
三、
其实不仅徐桐反感康有为,翁同龢同样也反感康有为,剧中他评价康有为:
“其实,(康有为)只不过乃经家一野狐禅而已!”
野狐禅,是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意思是讽刺康有为走火入魔,宣传歪门邪道。
康有为中进士后,是要拜恩师的,但翁同龢连门都没让康有为进,实际上那次康有为拜访,是为了公车上书之事。
徐桐毙掉一篇优秀文章后,开始把大家往自己的得意门生李盛铎试卷上引,有拍马屁者直夸这篇文章好,莫非是你高徒的?徐桐大悦:
“老夫也惟愿如此啊,若真是他的,老夫是内举不避亲,就请皇上点他个状元!”
这官员瞎说什么大实话啊,结果被翁同龢听到了吧?
于是翁同龢也挑了一份试卷,跟徐桐据理力争起来,最终俩人去找皇上,去找太后评理去了,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张謇成了状元!
如果单纯从剧情来看,张謇中状元虽然有侥幸的成分在,但也算是实至名归,并无异常。
实际上,张謇能中状元,绝非运气好,也并非其实力最强,这里面有翁同龢的全力相助!
四、
早在1882年,张謇作为吴长庆的幕僚,一同赴朝平息战乱。平息战乱后,张謇作为其幕僚,写了《条陈朝鲜事宜疏》、《壬午事略》和《善后六策》等政论。
张謇的主张是对外强硬,尤其是在朝鲜事件上,但他所上的政论,并未通过李鸿章的审核,跟李鸿章的主张也有很大的出入,但他此举却引起了翁同龢的注意。
要知道,李鸿章跟翁同龢是不合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甲午战争爆发之后,张謇已经状元及第,在翰林院任职。之所以敢大肆上书抨击李鸿章,一方面其是主战派,另一方面也有跟翁同龢同阵营的原因。
因为张謇能得中状元,完全是翁同龢的功劳,为了张謇,翁同龢每次科举考试都张大双眼,努力辨认张謇的试卷,但又一次次错认。直到1894年,张謇第五次进京应试,礼部会试先是考了第60名,又在复考时考了第11名,翁同龢给改成了第10名,这才参加了殿试。殿试时,翁同龢更是直接命令收卷官等在张謇身边,专门等着他的试卷,甚至在发现张謇漏写一字后,翁同龢亲自提笔替他补上。
这种情况下,翁同龢又极力劝说其余阅卷官给这个试卷判第一,并不惜以天子老师的身份去向光绪帝举荐:
"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
不用说,这次,张謇终于如愿以偿,得中状元!
五、
其实早在翁同龢赏识张謇之前,两广总督张之洞就也相中了张謇,当时是1884年秋,张謇料理吴长庆丧事回到了家乡。
毕竟张謇曾在吴长庆手下干活,吴长庆属于淮军系,李鸿章的大本营。于是就托李鸿章帮忙,结果李鸿章帮忙是帮忙,是往充实自己的幕僚帮忙:
“北洋又以粤督六月之托,属袁子久见招,子久并述北洋意,亦辞。”
意思是说北洋也想招张謇入僚,但被其拒绝了,当时李鸿章为了招揽他,可谓费尽心机:
“派人坐一轮船,沿渤海口岸遍询从奉天省南下轮船中,有则请其赴京,并述北洋延揽之意。”
为了留住张謇,硬是派轮船,逢口岸就问,但还是没能找到张謇,也没能说服张謇效力于北洋。
正因为此,才留下来张謇“南不拜张,北不投李”的传说!
那么,当时的张謇为什么不肯投靠以上两位大臣呢?
按照我们学习的历史书上讲,是因为张謇认为洋务派腐败无能,不愿意为他们效劳,从后来他创办实业来看,这个理由是恰当的。
其次,我认为,张謇之所以没有投靠他们,是因为他们幕僚能人太多,去了后,必然会埋没了自己,比如作为单独的一支力量,到舞台上竞争。
最后,那时候的张謇已经跟翁同龢勾勾搭搭,从他先后五次进京赶考可以看出,他是一心想走科举的道路,从而到京城任职,从后来的结果来看,也确实如此。
但,张謇的状元并非实至名归,充其量,算是一个作弊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