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潘龄皋,楷书偏正欹侧、气韵生动,曾任首批中央文史馆员
众所周知,现代艺术的基本精神就是创新。而这种精神反映在形式上的表现就是不断地追求变化,以推陈出新。在当今的各种艺术中,音乐、绘画已经慢慢地融入了现代艺术的潮流,各种基于传统的新体裁形式屡见不鲜。那么书法也可以赶上去吗?对很多的书法家来说,这是个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其难解之处在于中国书法虽然被称为第一艺术,严格说来,并不是纯艺术,它是一种具有艺术性质的沟通工具,可以视为应用艺术或生活艺术。由于它的基本材料就是文字,所以先要完成传达讯息的任务,才能谈到艺术的形式。想到这里,不禁想起当代书法创新所面临的死结了:今天的时代连毛笔都很少用了,还谈什么书法呢?另外,书法讲究“师古”,就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各类“新书体”而言,很难得到社会认同。
潘龄皋 委任状
今天课代表继续分享近代的著名书法家潘龄皋先生的楷书作品,他曾任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首批中央文史馆馆员。时人常有“草书三原于右任,榜书天津华世奎,核桃楷北京潘龄皋"之语。
潘龄皋 楷书
潘龄皋楷书《百家姓》欣赏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担任甘肃省省长,1949年后,他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首批中央文史馆馆员。
潘龄皋的书法结体与前人不同,偏正欹侧之中意趣横生,气韵生动。潘龄皋书法整体感觉疏朗、匀称、平稳;肥瘦对比,大小相间;粗细错落,轻重互见,起伏跌宕,韵律勃动;肥不臃肿,瘦不枯薄,宽不松散,细不纤弱。总之,潘龄皋书法形美而神足,外柔而内刚,娇美而不俗媚,含蓄而不露锋芒。在静谧、安详、平和之中蕴含着勃然欲发的生机。
文丨书画课代表 。
申明:本文由“书画课代表”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