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布,听听大伽怎么说

2020年7月22日上午《中国新媒体发布报告》发布暨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新闻传播政府学界业界著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媒体发展,人民视频、中国网和腾讯会议同步直播。专家学者分别在线下和线上出席会议,刚从美国回到上海并处于隔离中的喻国明教授也通过网络参会。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介绍本年度新媒体蓝皮书的主要内容。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关注新媒体发展状况的报告,新媒体蓝皮书连续6年荣获优秀皮书一等奖。新媒体蓝皮书坚持以时代性、开放性、全面性、前沿性、专业性为原则,关注“态”和“势”。研究重点聚焦在五个方面:一是关注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二是分析新媒体的热点焦点;三是洞察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四是研判新媒体未来趋势;五是提出新媒体发展建议。

2020年新媒体蓝皮书的主题为:“5G+”人工智能,包括总报告、热点篇、调查篇、传播篇和产业篇五部分。唐绪军介绍了本年度新媒体蓝皮书的热门盘点和焦点透视、传播分析与影响解读、十大展望以及各分报告的主要发现,最后提出八点政策建议,助力新媒体未来发展。

2019年是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25周年。报告认为,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呈现以下十大趋势:一是新基建带动数字经济迎来全面提速提质阶段;二是网络安全建设注重严管严控与开放创新并举;三是直播和短视频仍处于黄金发展赛道;四是“5G+”加速产业互联网变局;五是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超级APP生态;六是互联网出海面临新阶段发展机遇和挑战;七是微传播价值与媒体融合价值回归本质;八是“耳朵经济”迸发市场发展活力;九是网络文化呈“破圈化”发展趋势;十是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张勇对发布会表达了祝贺,提出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凝聚着新闻传播学界专家学者的思考和研究,对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和管理工作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尤其是提出了十大展望和八项建议,履行了新闻传播领域国家智库的社会责任。张勇提出,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是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基本社会责任和制度性要求;坚持用得好是真本事,是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光明日报等领导也作了发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主持会议研讨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提出当前传播学研究状况整体落后,学术贡献过低,主要由于我们对传播和媒体的认识存在偏差和局限性。传播已经成为社会时代发展当中最为关键性、统领性的因素,只有解决好传播问题,整个社会才能具有良性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所以加大传播学学术研究的资金和组织机构两个方面的支持力度,提升传播学研究在整个社会管理和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务之急。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信训教授提出,从第一本新媒体蓝皮书发布至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十年树木,新媒体蓝皮书已经成长为一株挺拔的大树,标志之一是连续6年获得一等奖,标志之二是培养了一批新媒体研究前沿的学者。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对蓝皮书未来研究以及新媒体实践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期待:一是针对万物互联时代的社会分化的问题,技术、平台和产品开发等方面能够更多地给学者们提供更理性的方式、更丰富的主体、更多元的主题以及更平等交流的平台;二是关注老年群体新媒体市场的兴起,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不只是为了发一些漂亮的文章,更多的应该是付出真正的实践,努力完成具体工作,包括媒体、政府机构和一些公益组织,还有一些传播从业者、研究者,甚至包括年轻人,需要用行动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帮助,让他们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能够健康的生存、自由的通行。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对新媒体蓝皮书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开展对特定人群如老年群体的深入分析;二是从区域上可以加入有关港澳台地区的研究;三是增加关于企业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通过观察新媒体蓝皮书(2020)中的量化研究以及今年以来各类舆情事件发现,体制内的主流媒体由于自身的滞后性局限,受到了来自自媒体的极大冲击。传播学界业界需要认真研究传媒业的变化,尤其是体制内的媒体和自媒体之间的关系,这对主流媒体未来的舆论引导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提出了2020-2021年新媒体研究值得关注的十个问题:一是风险社会中新媒体信息治理问题;二是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与新媒体伦理问题;三是学界对网络视频关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拓展;四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或者社会思潮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五是新媒体的跨学科研究;六是疫情时代移动会议传播研究;七是疫情背景下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反思;八是直播带货与多频道网络机构研究;九是国际舆论战中的话语共识问题;十是疫情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对后疫情时期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提出了三个思考方向:一、建设新媒体+网络舆论引导体系,保障网络文化安全;二、建设新媒体+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网络综合治理的专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三、提升新媒体+网络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网络综合治理向生态化建构。总之,我们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社会治理共同体。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谭天教授提出,今后新媒体蓝皮书可以重点关注这三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学特别是新媒体研究要加强跨学科研究,通过学科对话与合作推动学科建设与新媒体研究:二是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重应用轻理论使得许多研究难以深入;三是审视新媒体研究还有哪些空白,哪些盲点,当今的新媒体研究大多注重效率的提高,今后还应重视公平的实现,要研究网络社会的年龄化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漆亚林通过调研对媒体融合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实际问题:一是传统媒体核心架构并无改变,体制改革的实践层面需突破;二是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为媒体融合提供支撑力量;三是建设主流舆论新格局和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媒体融合的核心任务。

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副院长赵曙光教授提出三个观点:一是我们需要对工业社会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工业社会的自反性保持关注;二是对算法的研究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三是要关注到疫情对社会的情绪、预期等带来哪些长期影响。

北京电视台高级编辑于烜认为在移动互联网传播中,算法和传播的深度融合已经改变传统的信息采集、生产、分发以及反馈的整个过程,并且正在全面重塑传播的生态。一方面,算法先进性是先进的生产力,它对生产和消费进行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另一方面,算法是权力,并非中立,现实当中算法技术和资本的合谋正在紧密的大举扩张。就目前看,算法权力嵌入传播的后果不容乐观,因此,希望更多的学界、业界、管理层,还有媒体给予更多关注,在这种合力的情况下,使短视频产业在资本的商业属性和媒体的公共属性之间能够达成一种相对的平衡。

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直播回放http://zhibo.people.cn/watch/6806549?source=mobil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