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与殷墟遗址比较,谁铸造青铜器的水平高?

论青铜器的成就,对比世界范围,三星堆和殷墟的制品都是属于天花板的级别,看看两者皆拥有不少禁止出国展览的“禁级”国宝就可知其重要性。论青铜器铸造水平,三星堆与殷墟在不同的方面各擅胜场,但总体来说三星堆的技术难度高很多。以下就从不同的角度一一分析两者的差异。

一,论国之重器

国之重器首推司母戊大方鼎(也称后母戊鼎),论单器重量为现存世界青铜器之首,重达832公斤,这样的“份量”无出其右,而且鼎自古代表王权,它在中国的地位就不用多言了。

除了司母戊鼎外,殷墟出土的大型青铜器还有妇好墓的司母辛鼎,结构差不多,各个数据规格比司母戊鼎都稍为小一些,但仍不失为国之重器。

三星堆青铜器以块头论的话,重器首推青铜大立人,重180公斤。

论重量大立人远不及司母戊鼎,主要是壁厚比较薄,但论模具(范)的制作难度则复杂很多,那双手的结构设计为模具制作和铸造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身高达2.62米,这是目前已知青铜器最大的一个单一尺寸,所以它的模具实际尺寸其实比司母戊鼎还大。也就是说论模具制作和铸造工艺,青铜大立人难度更高。若论制品的重要性,由于目前尚未知晓大立人的身份,如果只是一名祭司,那么毫无疑问司母戊鼎更重要,如果最终证实他是大禹级别的三皇五帝人物,重要性就必须重新定位。

其实论青铜器重量的话,三星堆完整的青铜神树是排第一位的,但由于有缺失部分,也由于是一百多个零件组成,在后面再论。因此,若论国之重器,殷墟完胜。

二,论青铜器之精美

青铜器物之精美又分为两个部分:整体造型和表面纹饰。论造型之奇思妙想,毫无疑问是三星堆的更加变化多端,创意无限,商器则流于四平八稳,厚重感强,一个是个性张扬,一个是内敛含蓄,论设计造型多变,三星堆更胜一筹。

青铜器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表面纹饰的表现形式,中国青铜器的表面纹饰丰富多样,包含有云纹、雷纹、回纹、万字纹、乳钉纹、兽面纹、𧃍龙纹、动物纹、波曲纹、鳞纹等等,而且以纹饰敍事,有时候一组纹一个故事,一个器物敍述多个典故,懂得看的人眼中看的不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一本好书。比如在司母戊鼎的两个手柄上都在敍述一个“二虎食人”的故事。

在纹饰的精美、丰富多彩、文化气息方面,商器完胜。三星堆青铜器更着重于器物本身的表现,对纹饰的重视较轻,很多器物表面直接就一片空白。

因此,在青铜器的造型方面,三星堆的难度更高,在器物的表面处理方面,商器的难度更大。

三,青铜器种类的比较

殷墟青铜器的品种归类比较简单,基本上就几个大类:容器、酒器、乐器、礼器和武器,基本上都是生活上的实用品,而且结构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一件性的,极少有超过两件零件的组合性制品。

三星堆青铜器类型则变化多端,非要归类的话肯定超过十种不同类别,而且看起来都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艺术品,以及部分不知道用途的物品,如太阳轮等。其中包括大量的人像、面谱制品,这在中华大地其它地方十分罕见,青铜神树更是绝无仅有。青铜制品的种类繁多,制作难度自然也就相对比商器更高了。

四,器物的结构复杂性

前文已经论述过,商器大多是单品结构,设计和制造自然比较简单。三星堆的制品结构复杂很多,有大型制品的薄壁空心结构,如大立人,有多部件精密组装结构如青铜神树,这些制品的设计对模具制造和青铜浇铸的要求极高,这样级别的难度并未见于商器,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与小学生的差距。曾经有这么一段历史,早期三星堆有一些青铜器在日本展出,日本专家们以他们的认知,在展会现场仿造一个青铜鸟人展品,但多次尝试皆以失败告终,主要是因为鸟人的薄壁设计,日本专家无法让铜液铸满模腔就冷却凝固了,脚趾部分一直不能填满,最终日本人在震惊和不解中放弃了尝试,在一场相隔三千多年时空的技术较量中,三星堆先民完胜现代日本专家。

后来展品回国后,国内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件青铜器渗入了微量的磷元素,磷元素的加入大大增强了铜液的流动性,这是三星堆人制作成功的秘密。而磷元素的加入仅见于此物品。令人背后发凉的一个事实就是,直到十七世纪磷元素才在欧洲被发现,三星堆人提前了二千多年使用。

所以从器物的结构来看,商器的设计基本上都是方方正正,几何对称性强,而且厚壁,除了实用性外,铸造难度当然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原因日本专家已经演示过了。三星堆制品的设计天马行空,鬼灵精怪,除了显示出三星堆人跳跃的灵魂,也与他们已经掌握高超的铸造技术是分不开的,他们有这个底气。所以从器型结构看铸造水平,三星堆完胜无悬念。

五,关于模具设计与制作

但凡要铸造青铜器,首先要制造模具,古称范,或泥范。说到模具制造,就不得不说青铜神树了。

前文提到商器结构单一,因此关于商器模具制造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常规性操作而已,当然铸造工艺也就是一次性铸造,没什么难度可言。

至于青铜神树,可以说是自古至今独一档的存在,论难度连稍为接近的都没有。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技术难题:

1,产品设计难度系数极高。青铜树部件特别多,达到一百多个。这么多部件组成的一个青铜制品,莫说商器,放眼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这么多零部件组装起来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何在保证不影响产品原型设计,又能兼顾重量的合理分布,支撑强度的需要,设计难度特别大,它的产品设计师即使放到今天,水平也是世界顶流的存在。世界上其它青铜制品并不存在这样的考量。

2,所有零件釆用薄壁空心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铜料、降低总重量,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模具制造的难度,有模具制造经验的朋友自然知道笔者说的是什么,而行外人则不一定能理解,而某些坚持说商器更难的朋友明显就是行外人。光制作一百多套模具就已经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项目。

3,装配非常复杂,过百的零件结构紧凑,丝丝入扣,零部件之间讲求严谨的尺寸公差,装配尺寸做大了放不进去,做小了又装不稳,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在那个没有机械加工的年代,如何做到产品如此精密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而且很多装配部件都是很规范的纯几何结构,正圆的,几何弧形的,长圆管的,甚至超时空的三通管设计等等,令人目瞪口呆。

总之,论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三星堆青铜树远胜于商器。

六,关于铸造工艺

殷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基本上就是单一的块范法,而三星堆的铸造工艺除了釆用块范法,还大量使用了更高级先进的嵌铸法、铆铸法和焊接法,没有这些工艺的话青铜神树根本造不出来,而后面这几种工艺,在三星堆文物出土之前,传统上认为还要比商代晚几百年的春秋时期才有的,因此,三星堆的铸造技术跟殷墟比较,根本就是降维打击,领先几百年。

行文至此,关于三星堆与殷墟青铜器的比较,只要直面事实,谁的水平更高,估计已有公论。

(0)

相关推荐

  • 三星堆面具在殷墟青铜器上的反映

    小编上个月走访了殷墟.三星堆和金沙几个遗址博物馆,有了更多一些感悟.可能会不定时发一些文章.笔者很早就提出三星堆青铜器是与武汉盘龙城和殷墟青铜器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并进而在<发现夏朝>书中 ...

  • 漫谈殷墟人种、青铜牛尊和三星堆牛骨,再证华夏文明起源和迁徙

    据兵策儒剑(刘光保)先生披露,当年中国科学院基因研究所两位专家王沥和金锋对殷墟黑河路商墓两具人骨进行基因测试,结果发现接近"西亚人骨".此前早有资料披露,殷墟出土的骨骸有亚美尼亚人 ...

  • 三星堆青铜器这么火

    在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学家们不仅发掘出了大量的黄金制品,还发掘出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黄河流域的青铜器制品相比,这里的青铜器在题材上更为奇特,比如:纵目面具.青铜神树等,而黄河流域出土的青铜器则更多的是礼器 ...

  • 三星堆青铜器资料

    三星堆很奇怪,怪在多个地方.一些古遗址被发现之后,通常会随着文物的出土,再结合相关的史料记载,让这段历史变得越来越清晰. 三星堆人以太阳图腾作为信仰对象,太阳轮型器.立人像的太阳形冠帽.金杖上的太阳纹 ...

  • 推崇三星堆?殷墟怎么想

    这些天,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刷了屏,但有多少人知道,今年不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100周年纪念.自1921年北洋政府主持挖掘仰韶文化开始,中国田野考古已经走过了100年艰辛而又辉煌 ...

  • 施劲松:论三星堆—金沙文化

    摘要:成都平原以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时代遗存为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它不同于此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从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方面对这个文化进行考察,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成都平原青 ...

  • 关于三星堆青铜器的最新消息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 ...

  • 了解三星堆青铜器的渊源

    三星堆考古进行了新的挖掘.真是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古蜀国的神秘文明又一次引发全民关注.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和象牙等文物已超过5万件,一度被外国人称为人类第九大奇迹,而这其 ...

  • 三星堆的发展水平远胜中原王朝吗?让我们看下真实的数据对比

    三星堆上新的直播,让本来就是网络脑洞重灾区的三星堆遗址再次成为了网络热点.渐趋沉寂的各路网络神棍也纷纷闪亮登场,用他们那些娴熟的脑洞神力,将一件非常让考古人振奋的考古发掘工作推上了网络舆论的巅峰.时至 ...

  • 了解一下,你中的三星堆青铜器该怎么辨别真假

    三星堆文化承载的是非常严肃理性的考古问题和历史脉络--它是先秦考古中的重要一支,也是理解四川地域历史的关键环节,和与之相关联的宝墩文化.十二桥文化等,共同勾勒出古蜀国文明的轮廓.另一方面,三星堆和盘龙 ...

  • 专家疑似为第二个“三星堆”,价值无法估算,埋藏在沙地下的秘密

    几千年岁月的河流,把曾经的大部分痕迹以经冲刷干净,也许这只是一次偶然,才在沙地上封存了.一些古人的记忆,如果不是这次无意中发现,也许我们会彻底遗忘他们.1000多件文物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