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炜 | 消失的爱人

大卫·芬奇有一个电影叫《消失的爱人》,这个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我看了电影之后,又把小说找来看了一遍。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呢?尼克和艾米,最初相遇是在纽约,当时尼克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工作还算比较体面,艾米的家庭背景不错,三十出头,有78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很有安全感,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住进了布鲁克林区的一栋房子。但是,好景不长,杂志行业受到互联网冲击,尼克被编辑部裁员了,艾米也失去了工作。更糟糕的是,艾米的父母理财出了问题,要向艾米借65万美元才能度过危机,这笔钱本来就是艾米的父母给她的,再向她借,好像也就不打算再还了。尼克的父母也遇到了麻烦,爸爸得了老年痴呆,妈妈得了癌症,尼克想,纽约混不下去了,回老家照顾爸爸妈妈吧。于是,艾米跟着尼克回到了老家密苏里州的一个小镇。

尼克在老家找了份教书的工作,他顾面子,不说自己是被裁员裁掉的,说自己要照顾家里才从纽约回到家乡,他还怀恋在纽约当杂志编辑的风光,没事儿偷偷看自己编辑过的旧杂志。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就会想起我自己做杂志编辑的时光,那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掌握着话语权,以为自己是个精英呢,所以我对尼克这个人物真是心有戚戚。

尼克在学校认识了一个女学生,两个人开始乱搞,妻子艾米发现尼克出轨,就设下了一个圈套坑害尼克。《消失的爱人》这个故事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尼克没杀死艾米,艾米也没干掉尼克,经过了一番血雨腥风,两个人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却还要生活在一起,他们彼此仇视,妻子是个控制欲极强的变态,丈夫总想要敲开妻子的小脑壳看看她都在想什么。这是婚姻生活中最惊悚的部分,一个人总憋不住要害另一个人,你躺在床上,躺在你边上的人正在想怎么把你除掉,获得一大笔保险金,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我想把这本小说当成爱情小说,来看看尼克和艾米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他们最初相遇是在纽约的一个party上,尼克在杂志社工作,写点儿影评书评之类的,说话风趣,勾搭姑娘很直接,很自信。艾米32岁,比尼克大几岁,她年幼时就是一本童书的主角,一直自带光环,两个人泡酒吧,上床,享受着城市生活,简单来说,这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生活,看歌剧看电影、吃饭、喝酒、有一群男女朋友,一个party接着一个party,这是一种沉湎于感官,追求欢愉、关注自我的生活,年轻人觉得,过这样的生活天经地义,但是,这样的生活慢慢也会枯萎,不过在枯萎之前,总还有充裕的时间及时行乐。艾米和尼克相遇,结婚的时候,就是想让这样的生活锦上添花。

婚恋专家说,以前的婚姻是“基石模式”,我们两个结婚,我们两个一起奋斗,一起挣钱存钱,有房有车生活安稳之后,我们生孩子,养育下一代,共同照顾父母。我们可能会遭受一些困难时刻,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是一种基石模式的婚姻。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顶点模式”,我经济独立,事业上小有成就,你经济独立,事业上也蒸蒸日上,我谈过几次恋爱,现在想稳定下来,你也玩够了,想踏踏实实过日子了,咱两个碰上了,怎么瞅都那么合适,那咱两个结婚,先享受二人世界,孩子以后再说。这是所谓“顶点模式”,婚姻是他们把好多其他事情处理好了才考虑的事。这种“顶点模式”的婚姻对夫妻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事业稳定、经济安全,还要情感成熟。所以,现在结婚变得很难,男人害怕结婚,女人也害怕结婚。一旦婚姻失败,就会陷入困境,伤痕累累。对女性来说,结婚带来的好处微不足道——她们只是增加了一个需要她们照顾的人。

尼克和艾米结婚的时候,是无视阶层差异的,艾米的爸爸妈妈是作家,赚过不少钱的童书作家,有一栋大宅子,吃的都是有机食品,时刻秀恩爱,跟连体婴儿似的,爸爸没事儿就给妈妈送花;尼克的爸爸妈妈早就离婚了,他妈妈原来是在百货公司卖鞋的。尼克和艾米结婚头一年过得很幸福,住在布鲁克林,遥望曼哈顿,晚上听唱片,坐在波斯地毯上喝两口。没料想,尼克失业了。

尼克失业之后,花钱买了好几身名牌西装,三千美元一套的西装,说是要面试用的。他在纽约找不到工作,就带着老婆艾米回家乡,要照顾生病的父母。我们想一想,一个安徽的小镇青年,在上海娶了一个上海大小姐,失业之后要带着上海小姐回家,爸爸送进了养老院,妈妈得了癌症,他还想着要改一改上海小姐的脾气,家乡的油菜花很美丽,家乡的池塘很美丽,上海大小姐本来就懒得搭理他的父母,懒得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居然跟着他回去,回去是回去了,但两个人内心的冲突肯定是非常强烈的。

密苏里小镇迦太基是什么状况呢?盖了很多豪宅,但经济形势不妙,很多商场都倒闭了,很多人也失业了,豪宅降价也卖不出去,尼克和艾米就租下了一栋大房子,艾米的钱,原来有78万,借给父母65万之后,又给尼克八九万,让尼克和他妹妹在小镇上开了一间酒吧,这看着也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投资行为。两人沦落至此,尼克心想,这事不能怪我,要怪经济形势不好,要怪互联网,就是那帮搞互联网的人,把我给搞到这种地步。

这本小说的结构很有意思,男女主人公分别讲述,丈夫尼克讲一段,妻子艾米讲一段。艾米说,当年在纽约相识的那个party上,我在表演,我扮成了尼克这种男人所期待的酷妞儿。什么叫酷妞?就是热辣性感,有才华,风趣幽默,喜欢足球,喜欢纸牌,喜欢电子游戏,喜欢喝啤酒,愿意尝试新花样。酷妞儿不是怨妇,酷妞儿从来是纵容男人的。艾米说,所谓酷妞儿是男人意淫出来的,热辣性感又善解人意,不给男人添麻烦,好多姑娘都假装成是酷妞儿。可女人还对男人有期望,希望他们会读简·奥斯汀的小说,会织毛线活儿,喜欢植物,开party的时候一起做做手账,可惜,女人对男人的期待没什么用。酷妞儿是艾米的面具,尼克的面具呢?有才华,风度翩翩,幽默。可时间长了,他的一腔浪漫和款款深情也变得支离破碎。艾米说,两个人摘下面具,露出真面目的时候,就是由爱生恨的时候。结婚前都挺好,结婚后没多少日子,双方都发现,我怎么娶了个这?我怎么嫁了个这?

好,我们在这里要引用莎士比亚老先生的一句台词:“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不过是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好多的角色。”有一个美国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写过一本书叫《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他的主要观点是,所谓社会现实,就是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平常会根据环境空间来定义自己的行为,我们不断解读其他人所传递的信号,根据对这些信号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反应,这就叫“情境定义”。我们观察社会,得用看戏的眼光,观察人与人之间是怎么互动的,我们也得演戏,我们要让自己的形象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按照一个理想化的样子去呈现自己,我们还要控制自己的表达,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表情。戈夫曼这本书是上世纪50年代写的,其实我们对“自我呈现”非常熟悉,你看我们去面试,总要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我们去相亲,跟女友头几次约会,总是抢着付账,说好多笑话,显得自己风趣幽默。

回到《消失的爱人》这本小说,艾米的爸爸妈妈是童书作家,写了一套系列丛书叫“小魔女艾米”,可以说,艾米就是在自我呈现和自我塑造中长大的,说得刻薄一点儿,天生就是个“戏精”,她在书中陷害尼克所设想的圈套,都是靠表演来进行的——假装对尼克的婚外恋不知情,隐忍一年多,写了一本假的日记,假装怀孕,假装失踪,假装受到虐待。艾米消失之后,尼克被人拍了一张照片,被拍下来的时候,尼克居然在笑,这成了他的一大罪状。老婆失踪了,他居然在笑?他到底杀没杀老婆?他是不是搞婚外情的渣男?被公众关注之后,尼克接受自媒体采访,接受电视台采访,自己拍视频发到网上,他也进行着一连串的表演,并且一直在琢磨怎么提高自己的演技。

 《乡下人的悲歌》

“戏精”、“影帝”、“表演”,这些词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都有点儿贬义,还是“自我呈现”这个词更准确更中性。为了讲清楚“自我呈现”这个词,我想再聊一本非虚构作品,叫《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是耶鲁法学院毕业生万斯写的回忆录,2020年被网飞拍成了电影。

万斯的家在俄亥俄州,他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姥爷原本在钢铁厂工作,总会很自豪地指着街上跑的汽车跟万斯说,这都是用我们生产的钢铁制成的。后来,钢铁厂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工人的福利待遇变差了。姥爷有酗酒的毛病,姥姥有暴力倾向,妈妈吸毒,但他们还是有梦想,希望孩子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万斯高中毕业参加海军陆战队,服役四年之后,回到家乡读大学,然后申请耶鲁法学院,进入耶鲁法学院之后,他就实现了阶层跃升,迈入了精英阶层,在他的家乡,一个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就是极致的梦想了,可耶鲁法学院的学生,期待的年薪从来都是六位数。

这本《乡下人的悲歌》是非虚构作品,万斯写得也很认真。他想用这本书激励那些贫穷的红脖子的后代,好好读书,向上爬。书中写道,万斯在耶鲁法学院交了一个女朋友叫乌莎,乌莎来自一个比较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万斯参加正式的宴会,看见餐桌上摆了很多副刀叉,就给乌莎打电话,问这些刀叉怎么用。这是西餐礼仪,我们参加正式宴会,也会注意自己的餐桌礼仪,怎么用刀叉,用哪个杯子喝水用哪个杯子喝酒,该怎么跟周围的人聊天,这都是要学习的。这当然算是自我呈现,但这是最简单的。

书中写到这样一件事,是在加油站,万斯加油的时候,和边上的一个女士闲聊,那个女士穿着耶鲁大学的T恤,万斯问她,你上过耶鲁大学吗?那个女士回答,没有,我侄子在耶鲁读书,你也是吗?万斯想,我该怎么回答呢?如果我说我是耶鲁法学院的学生,那我们两个就会客套一番。如果我说我是个穷孩子,那我们之间就隔了一条鸿沟,这位女士回到家可能还会嘲笑我们这些乡巴佬。上耶鲁肯定是一种成功的衡量标志,但这个标志是穷人不能达到的吗?她穿着一件耶鲁大学的T恤,简直是在显摆,我也要显摆吗?他回答:“我没上耶鲁,但我女朋友上了耶鲁。”万斯的心理活动稍微多了点儿,但这就是自我呈现的时刻,你该怎么和一个陌生人聊天?你要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这个印象对你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就是要看周围的人是怎么互动的。

万斯有自己的种种毛病,紧张焦虑,易有挫败感,易怒,但在女朋友乌莎的调教下,慢慢成长了。

有一次,万斯和乌莎开车,有个人抢道并线,万斯就按喇叭,那个人就朝他们竖起中指。到了路口,红灯,两人都停车,万斯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他想下车让那个加塞儿的人道歉。但理智占了上风,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怒气,把车门又关上了。乌莎看见男友变得理智了,非常高兴。在万斯年少轻狂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他肯定要跟别人理论一番,如果他示弱,那他就是个娘炮,就是个弱鸡,但你上了耶鲁法学院,你就不能这么干了,你就要避免用拳头。上等人会避免和那些不属于他那个阶层的人发生冲突,特别是肉体的直接冲突,说得直白一点儿,社会精英不会跟一个送快递的、停车场收费的、马路上随便一个开车加塞儿的陌生人打架,我们常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这就是一句标榜优越感的话。

万斯成长在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当过兵,身体好,但在耶鲁法学院的熏陶下,在女友的熏陶下,克制了自己的冲动。万斯意识到,社会流动不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和穷人相比,有钱人还有一套不同的生活准则。你是穷小子的时候会有一套行为准则,你挣到百万年薪的时候,就会有另一套行为准则。

万斯这本书写得很诚恳,他在女友面前也没有什么表演成分,没有隐瞒自己的家庭背景,没有假装自己是个风趣的、教养良好的耶鲁子弟。我觉得他们会有非常幸福的婚姻生活,也许能白头到老,但他们也会面对一些婚姻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恰似阴云一样笼罩着每一宗婚姻——你在想些什么?你感觉怎么样?你是谁?我们都对彼此做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我来读一首诗,辛波丝卡的《金婚纪念日》——

他们一定有过不同点,
水和火,一定有过天大的差异,
一定曾互相偷取并且赠与
情欲,攻击彼此的差异。
紧紧搂着,他们窃用、征收对方
如此之久
终至怀里拥着的只剩空气——
在闪电离去后,透明清澄。
某一天,问题尚未提出便已有了回答。
某一夜,他们透过沉默的本质,
在黑暗中,猜测彼此的眼神。
性别模糊,神秘感渐失,
差异交会成雷同,
一如所有的颜色都褪成了白色。
这两人谁被复制了,谁消失了?
谁用两种笑容微笑?
谁的声音替两个声音发言?
谁为两个头点头同意?
谁的手势把茶匙举向唇边?
谁是剥皮者,谁被剥了皮?
谁依然活着,谁已然逝去
纠结于谁的掌纹中?
渐渐的,凝望有了孪生兄弟。
熟稔是最好的母亲——
不偏袒任何一个孩子,
几乎分不清谁是谁。
在金婚纪念日,这个庄严的日子,
他们两人看到一只鸽子飞到窗口歇脚。
《消失的爱人》是一本有点儿惊悚的小说,其实辛波丝卡这首诗《金婚纪念日》更惊悚。

作者|苗炜  编辑|罗皓菱

(0)

相关推荐

  • 中国式夫妻最缺什么

    文/有书心然  主播/应犹 来源/有书(ID:youshucc) 婚姻中,谁都想拥有一个懂自己.知冷暖的伴侣. 但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之间总会出现各种"鸡飞狗跳"的问题. 而问题的症 ...

  • 鉴影 | 看过电影《消失的爱人》被吓呆!真的还敢结婚吗?

    消失的爱人 Gone Girl (2014) 导演: 大卫·芬奇 编剧: 吉莉安·弗琳 主演: 本·阿弗莱克 / 裴淳华 / 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 / 凯莉·库恩 / 泰勒·派瑞 / 更多... 类 ...

  • 这样的婚姻中,没有人是受害者 | 《消失的爱人》 | 捕心追影

    2021年第28篇 <消失的爱人>这部电影其实并不是一部五星佳作.但写这个影评的初衷是因为我从电影中感受到了一点比较有普世价值的信息--那就是男人的懦弱和女人的偏执. 我向来不愿将性别标签 ...

  •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去试试看好了

    以下是一位读者给我们的留言: 伍十圆老师好,看了你一些文字,深有收获和同感.我最近很迷茫,你说像我这样出身农村,家境非常一般的人(说实话,我们家也就三餐无忧,大一点的消费不敢想),在高房价的城市里,要 ...

  • 刺激!复杂!父女勾结!西班牙版“消失的爱人”

    有一种业界标杆,叫西班牙悬疑电影. 有一种悬疑大师,叫奥里奥尔·保罗. 当最强的悬疑国度,加上最强的悬疑大师, 砰!一部顶级烧脑神作诞生了-- <女尸谜案> El cuerpo 深夜,西班 ...

  • 《消失的爱人》现实版,要怎么逃离一段失败的爱。

    一条热搜把月逝水的故事推到了大众眼前,当时的搜索关键词是:晋江月逝水轻生 这是个有点名气的小说作者,她的账号在4月25号发布了一篇定时微博. 先是花了大半篇幅描述她和先生从校园恋爱到结婚的美好爱情. ...

  • 《消失的爱人》我的双眼见到鬼

    想当年杜琪峰和韦家辉一部<我的左眼见到鬼>令备受失爱之痛的郑秀文的左眼见到了灵魂,而今黄真真一部<消失的爱人>也令备受失爱之痛的黎明的双眼见到了灵魂,天王天后爱到深处,总能有很 ...

  • 极致的追求——消失的爱人

    看这片子,得不时的按返回,去细品某句台词或是女主角的某个表情,被犯罪悬疑的设计牵扯了所有的注意力,不得不感叹国外此类影片的高度,无论是剧本.导演还是演员,都为这个题材做出了优秀的贡献,让我在观影之后沉 ...

  • 《消失的爱人》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

    作品简介 作者:吉莉安·弗琳(美国) 婚姻会不会杀人?又是谁谋杀了婚姻?敷衍经营的婚姻值得存在吗?懒散消极的爱人要不要得到教训?把<别相信任何人>.<格雷的五十道阴影>甩出好几 ...

  • 比较《隐形人》《消失的爱人》两部悬疑电影分析如何识别控制狂

    今天之前在b站做了"十大女性复仇电影系列特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文末查找链接)转眼就到了最终章了.相比继续介绍新电影给大家,更想为大家对比分析<隐形人2020>和&l ...

  • 一场对婚姻的解剖,冰冷的《消失的爱人》,没有让人失望

    我们是该活成自己,还是活成自己认为的样子?在悬疑电影<消失的爱人>中,大卫·芬奇从一个独到的角度对婚姻进行了一场解剖!解剖的过程是血腥.惊心.残忍.紧张的,解剖之后呈现在大家面前是冰冷的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