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感会让你失去什么?
优越感是通向精神快感的捷径。
人均每年体验过多少次优越感,不知有没社会学家做过调查,但我估计次数不会少。毕竟,没人不喜欢快感,而且,得来全不费工夫。
只要你愿意,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优越感,就像联个WIFI。
读985大学的想下普通大学,普通大学的想下没读大学的同学;
买了房的瞅一眼没买房的同事,租小区的看看租城中村的同事;
长得好看的想下没那么好看的,穿品牌的看看那些不穿品牌的;
拼搏的人可比努力的人优越,努力的人可比闲晃的人优越;
甚至发个弹幕,彩色字体的也可以优越普通字体;
……
就像阿Q一样,人总是能轻易找到优越他人的切入点。
无论是一个人所属的身份,出身、籍贯;还是生理或心理特征,形象、智识;或者是物质水平,收入消费档次……任何人,只要往低处(世俗标准)扫一眼,优越感油然而生。
哪怕是上述不占优势(世俗标准)的人,仍能从精神层面找到优越感——最典型如,道德或品德优越感。
比如,我小时候比周边人资质平庸,但我比他们更努力、越挫越勇(自认为),因而我仍感到骄傲。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品德优越感。
优越感如此常见,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不难推测,它源自我们古老的部落文化,具有凝聚部落成员的效果,我们说“以身为哪里人为荣”,就是一种出身优越感。
传统文化解体后,繁荣的市场经济能支持社会原子化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盛行。但也因此,人们的「身份」感变得模糊,失去“情感家园”那安定的归属感,像无根的浮萍。
而优越感恰好解决这种不安——对个体身份的确认、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既安抚我们心灵,还能勉强维系松松垮垮的「自我」。
另外,优越感建立在世俗标准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能成为很多人「努力的动机」。
这些都是优越感存在的价值。
然而,凡事皆有代价。
一
偏见与歧视是最廉价的优越感
我们要写字,需要纸面的白色为底板。
我们要获得优越感,也必须以「他人」为底色。这就是“享受”优越感的最大弊端,这种快感的实质是建立在歧视与偏见的基础上。
当然,以“精致利己”的观点,歧视但别让对方知道,不就行了。我既能享受优越的快感又能规避道德的谴责,利己不损人。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不妨再重温一遍社会学版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凡事皆有代价。
没错。优越一时爽。但为了获得优越感,我们的视野就必须将他人做「扁平化」处理,这是对人事的一种过度扭曲的简化。
比如,两个同学,一个坐拥行业红利拿着高薪,在感到优越于另一个在传统行业底薪的同学时,这个同学的存在就被“贬成”了一沓钞票,而且是很薄的一沓。
这个穷学生就没什么“亮眼之处”?
他或许因为低收入,习得了愉快而保守的生活方式,也学着从物质外发展了充实的精神生活,这些都是后现代社会的“关键适应力”。
但高收入同学很难看到这一点,更别提学习这种优势能力,一旦收入下行,往往无法适应“低耗能”模式,生活狼狈。
你想在“小瞧”他人的同时又能够“欣赏”他人优点(并向其学习),这是两种对立的情绪,除非精神分裂,一般人很难做到。
这意味着,优越感让我们失去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契机。
这着实遗憾,我在上篇专题:榜样之美 中探讨过,以「人为媒介」,更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开发。
这是“优越感上瘾”的代价,之一。
二
边缘人优势
对于一个社会组织,从任何角度去看,都是由一个主流群体和大量次主流群体构成。
比如,从城市人口视角观察,本地市民是主流(移民城市除外),外来务工,求学人员,外驻官员,旅居人员是次主流。
又比如,从婚恋视角观察,异性恋是主流。同性恋、跨性别恋、单身主义等等都是次主流。
社会生活中,主流群体虽未必感到“优越”于他人,但次主流群体往往能深刻意识到自身的“局外人身份”。
如果你小时候经历过转学,或在外地文化呆过,就能深刻体验到那种“局外人感受”——明显觉察到与他们的区别,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常年认为“寻常”的事物其实并非那么“自然”。
比如,大学里,来自北方的同学会惊讶于广东的同学大冬天也坚持每天洗澡。
当然,“次主流群体的体验”未必关乎“优越感”。
但「是否产生优越感」决定了一个次主流群体的人对待这种“局外人体验”的「态度」——是无视,抗拒,还是吸纳。
当你意识到与外部群体的区别时,你会细细去观察、辨析、反思,并从而“产生某些高价值洞察”或者“学到某些新东西”,还是仅仅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其中的关键是,你是否愿意舍弃优越感带来的廉价快感。这是个很难摆脱的诱惑。
比如,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舍友里就有两人是来自一线城市,相比我们小地方出来的人,他们自然存在些许优越感。
四年下来,他们那些“有益的精致习惯”,我吸纳了不少,但我们这些乡下人特有的优势(诸如坚韧、踏实),并没有改变他们分毫。
毕业前夕,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大家的变化时,我们无意中发现,那些大城市生源的学生,四年下来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巧合?
这是我们这些“平凡人”的情况。
那些做出卓越事业的人又如何呢?为确保严谨,我仅列举人物生平得到确认,且来自各行各业的名人:
不难想象,这些人在他们成长的圈子中始终处于一种“边缘人身份”。
这是次主流群体中一个更特殊却普遍的存在,顾名思义,他们有别于任何一个跟他们关联的群体,既属于又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
比如,成年后的曹雪芹,家族衰落,已不属于“高收入阶层”,而在“低收入阶层”中,他又保留了“贵族气质”,无法真正融入他们,这就是边缘人。
边缘人与社会格格不入,容易受人排挤,容易感到孤独、抑郁,生活艰难。
但上苍到底公平,以边缘人群体来说,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模棱两可的身份特征,自然不会有多少优越感。反倒先天就克服了这个(优越感蒙蔽洞察力)心理障碍。
这种“边缘人身份”是否始终赋予了他们崭新的看待世界视角,因而为其智识的成长提供了加乘效果呢?
我们把镜头从远视切换成特写——看下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一段历史记载。
歌德自画像
歌德是世上首次开创性提出“世界文学”理念的人,其影响延续至今。
但奇怪之处是,歌德提出该理念时,既非在当时世界的文化中心巴黎,也不是在帝国主义的政治中心伦敦,而是在德国境内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魏玛。
这实在不符合我们对国际一线都市“创造力与革新”的最前沿阵地的幻想,用现在的话来说,愧对金砖金瓦的房价。
当时(1827年前后)接触东方文化最多的西方人,主要来自英法等殖民主义强国。这些人做了不少文化“输入输出”的工作,包括将东方文学翻译成西文。他们是最懂东方文学的群体。
但为什么,这些精通中西文化的“东方通”们无一提出划时代洞见的世界文学,反倒是远离帝国主义中心,位于边缘地的歌德反而能获得深刻洞见?
原因只有一个,“东方通”深处时代金字塔的顶端,拥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始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着东方的“古董文化”。
而身处“偏远山区”的歌德,既能间接获益于他国的帝国主义(翻译的东方文学作品),同时又能避免征服外国文化带来的浅薄优越感,因而能从边缘人视角,从而比较、剖析、并吸纳各方洞见进而集大成。
歌德首次接触中国文学时,对小说《好逑传》赞不绝口,认为其达到的道德水平远在法国顶级诗人(代表当时西方文学的一流成就)的水平之上。我忍不住想象,歌德如果有机会一瞥《红楼梦》又会作何感想。
歌德的这项成就充分体现了边缘人立场的巨大优势。
上述聊的比较随意,我们总结下,作为一个“边缘人”,或者,作为一个“能抵御优越感诱惑”的普通人,被赋予了哪些优势:
1.自然觉察认知“缺口”
假设要你研究汉字(表象文字)的性质,你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但对于留学国内,母语是印欧语系的外国友人,由于他们的语言底色是表音文字,因此,无需思考他们就能“看到”汉字的独特:
倾向于发展形象思维;每个文字单元具有含义;数量多学习难度大……
简而言之,边缘人的立场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缺席张力”,就像12345 7,让人情不自禁想补上一个6,倒逼着他们看到“突兀”差异。
但是,看到“差异”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边缘人”立场的第二个优势——我称之为“例外推论”。
2.“例外推论”,开启“多元视力”
对于一辈子只见过黑发黑眼睛的人,它并非「无法想象」金发碧眼的人,而是「不会去想象」。
请注意“无法”与“不会去”,这两者看似接近实则差异甚大。
比如,上述留学国内的外国人,他在看到汉字独特之处后,顺着联想,很容易就会萌生“信息论”了。
又比如,同性恋或是缺陷家庭的孩子,他们对人类组织的秩序与运作特别敏感,社会接触早早就让他们“体悟”了社会学、人类学的若干道理。
比如,尤瓦尔·赫拉利,他就是同性恋者,能写出《人类简史》这般洞察的作品,并非巧合。类似于达芬·奇,他是私生子,模棱两可的身份处境,反倒为创造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达·芬奇的“直升机”手稿距今约500年
“例外推论”的优势,解释了同等能力的两个人,会因为接触信息的多元化程度的微弱差距,而最终衍生巨大差别。
就好比两台同等配置的电脑,一台存储的数据量很多元,一台存储的很单一,前者自然有机会开发更多具有创造力的应用。
以上仅是边缘人身份的“基础优势”。其他还有“创造力自洽的优势”、“擅于复杂抽象思想”等等……你有兴趣可自行探索。
谈到此处,我想对缺乏优越感的人说一句,你没必要感到低人一等,要知道,缺乏优越感的出身,本身也是一种洞察的制高点,请好好用起来。
至此,我们基本上探明了优越感的主要代价:
将他人「扁平化」,对世界过度扭曲简化
无法发挥社会认知潜能
*参考专题:榜样之美
认知色盲,无法获得“边缘人”红利
那么,对于普通大众,我们应如何“维持健康的优越感”呢?
三
如何与我们的优越感达成和解?
抛开优越感立场,并不容易。
它的第个一敌人就是你自己。扪心自问,哪怕能完全驾驭自身,你就愿意放弃这一廉价的快感渠道么?
就像又渴又累炎炎夏日的冰饮,明知道对肠胃有害,但我们仍不愿意为此戒口。
对此,我的建议是,没必要过度激进,萌发优越感并不可耻,适度优越感也有益于身心健康,比如:
保护自己的尊严(面对社会阶层较高的群体);
维持进取心、拼搏的斗志;
降低被外在纷乱事务的干扰(面对社会阶层较低的群体);
有助于找到归属感(面对同阶层群体)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既要维系必要优越感带来的好处,又要抑制过度优越感的副作用。
下面,我分享三点自己与优越感“共处”的经验,抛砖引玉:
1.内心坦白承认
当你内心产生优越感时,不要否认更不要抵御,而是承认、正视、接纳它的存在。
一旦你开始接纳,思维就能从优越感的沉浸状态中抽离,理性将取代感性,它的负面效力就会大大降低。
2.切换视角
在接纳基础上,就能较容易的运用“同理心”技巧进行视角切换——假设你与“被优越者”对调身份。
比如,生于社会底层,父母未受过教育,连“大学专业”是什么都不知道……想象一下,如果是你,生活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有人会想,我虽然起点高、天赋高,但我的成就却是靠“自身努力”,而不是依靠家庭获得。
有这种想法的人忽略了一点,你之所以能“很努力”仍然是家庭出身的结果,比如,可能是幼年时父母悉心引导结果。
反之,你歧视一些人出身低还不努力,很大原因是你根本想象不到对方的成长背景究竟有多恶劣。
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努力而骄傲,但这份荣耀并不仅仅属于你自己。
*对此话题有兴趣可参阅李少加以前的专题:给你一个「人生意义」
实际上,菲茨杰拉德的名言,“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即充分体现了这一同理心技巧。
3.「存在合理信念」
不知道是不是受物理学影响(物质即能量),我始终对任何存在保持一种信念:
如果你认为某种事物没有价值,那不过是你还没发现它的价值。
物尤如此,人何以堪。
如果你歧视,或者说,自感优越于他人(或某物),那或许只是你缺乏“发现”其价值所需的智识。
*顺带一提,这个观点对不自信的人也同样适用,如果你感到自卑,只是说明你尚不具备洞察自身价值的智识。
这并非是一种心理技巧,而是一种信念,我称之为“存在合理信念”。
*并非坊间流传的黑格尔“存在即合理”,另外,黑格尔原话也不是存在即合理,这是错误的翻译。
现在想起来,无论是游戏、小说或是影视作品,我向来不喜欢那类“平衡性极差”的设定,即主角或部分角色的光环过于“超现实”,其他角色存在几乎起不到作用。
我反感这类设定,或许是因为它与我的“存在合理信念”发生剧烈冲突。
上述是我与自身优越感达成和解的经验。当然,肯定存在更多的好办法,这些就留待大家在人生阅历中去体悟了。
我们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别让廉价的优越感夺走了你更珍贵的事物。
后记
写这篇专题,是我临时决定。信息量较大,就不替大伙总结了,如有阅读中有所启发,建议有空可以重温。
调研上篇专题时,我阅读了诸多名人传记。无意中发现,他们都曾长期处于尴尬的边缘人身份。比如,知识分子中的异教徒、富人区中的穷人、贵族中的私生子、同性恋等等……
他们是否在意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优越感的快乐,他们鲜少体验。
想要拥有他们才华与成就的大有人在,但估计没多少人想拥有他们的出身。
但历史总是青睐那些步履沉重之人:
没多少优越感的出身,也是命运的赠予的礼盒,就看你是否愿意打开它。
*点亮「在看」
*第一遍懵懂正常,有空再刷一遍,会有更多发现(老读者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