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在时间的无涯荒野里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你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在时间的无涯荒野里
文|冻凤秋
当沧海变成山峦
那是亿万年前的贝壳化石吗?
站在山洞里,我仰头看着,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地触摸,沙沙的、粗粝的感觉。只是一瞬间,仿佛感到大海的潮汐向我涌来,绵延的,此起彼伏的,轻易地将我挟裹。
从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
稚嫩的童声在耳边响起,才看到两个七八岁大的孩子,分别攀附在童子对弈的塑像上,正嘻嘻哈哈地笑着。
孩子红扑扑的小脸、活泼的模样和童子的表情如此神似,我一时看呆了。
千年前的某一天,那个叫王质的年轻人拿着斧子上山砍柴,看到的就是这两个孩子吧。他们一边下棋一边唱着歌。一定是那快乐的样子吸引了王质,他站着看童子下棋,入迷了。童子吃枣核大小的食物,他也吃。直到被唤起,才发现斧柄已经烂朽了。下山,更惊觉换了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不在了。“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故事由此而来,
这个故事,和传统文化中其他耳熟能详的故事一样,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静静等待着。等待着,在这个春天,在浙江衢州的烂柯山里,被唤醒。
这种唤醒是猝不及防的,我称之为奇迹般的相遇。
那天下着雨,淅淅沥沥的,时骤时歇。山里,春树萌了新绿,在颜色暗沉的灌木丛中,格外醒目。
我并不期待什么,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便是莫大的享受。
即便看到著名的天生石梁,宛若一座悬空而架的大石桥,也只是惊叹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即便在被称为“青霞第八洞天”的石洞里,我们也不过好奇地在人工镶嵌的硕大的黑白棋子上站着,拍照,欢笑;
即便看到众多刻着古人诗词的石碑,也只是为上面斑驳的岁月痕迹感叹,匆匆读了一遍,便也觉得没有遗憾了。
但终究,有些东西在心底氤氲。直到一个声音响起:看这山洞的顶部,岩石中有贝壳呢!隐约可见的贝壳,是贝壳化石吧。据说亿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洋。
所有的一切,听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忽然就融化了。
看似有趣的传说里原来蕴含着令人惊心的真理。
不过一局棋的工夫,斧头就朽了,身边的一切就都变了。很多变化都是突然而至的,甚至只需一瞬间。
就像衰老,我们常说,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但其实,谁都不知道谁什么时候会变老。
日常生活,点滴琐碎,悄悄地将我们包围,常常让我们忘却了时间的飞逝,一日日重复着,只在岁末年初的时候,发一通感慨。
但也只是感慨而已。继续埋头生活,只问冷热寒凉,添衣加餐,不管春夏秋冬。
某个时刻总会来临,在那个节点,很多东西都变了,你发现了自己的无力,人也就老了。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的诗写出了这种生疏而怅惘的心境。只是少有人能如他般拥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胸怀。倘能,即便容颜老去,心也是年轻的。
下山的时候,看到有当地人卖自制的“棋子桂花糕”,我想,传说中仙童给王质吃的也许正是这种食物吧。枣核大小的糕点,我放了一块在嘴里,甜甜的,糯糯的,胃口得到深深的安慰,可以暂时抵挡时间凉凉的风声。
一枚小小的贝壳,见证了沧海变成山峦。
一支烛点在风里
走下阶梯,穿过黑暗,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空间,高耸的鱼尾状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凿痕整齐、纹理匀称的洞壁、洞顶,似是人工又似机械所为,外面的光线和洞里的灯光交织,我们仿佛置身一个橙色的梦境。梦是无边的,人是渺小的。
龙游石窟是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美梦,无法解释这个梦从哪儿来,为何而来。
从上世纪90年代石窟被发现,专家们就提出各种不同的推想和论证,但依然难以解释为何在衢江北岸,类似的石窟星罗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个洞窟,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实在匪夷所思。
同样难以解释的还有开化县的根雕艺术。那个午后,我迷失在一个叫“根宫佛国”的地方。那些千年古树的根茎里面都住着个神仙,它们穿过时间的云雾,变成了谜样的艺术品。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人类的手艺也不逊色,那些人工雕琢的观音、佛像,千姿百态,自有一种庄严和大美,让我无言,只有仰望,心跳得厉害,几乎无法呼吸。
索性不去猜测那谜底了。
但由此想到关于艺术与科学的一些问题。我们曾以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人们将有更多的闲暇发展兴趣和天赋,过一种更有雅兴、更艺术的人生。结果却相反。世界如一张网,我们挤得如此紧密,内心的空间也变得逼仄。如钱穆先生说的,古代人受外面刺激少,现代人受外面刺激多,一支烛点在静庭,一支烛点在风里,光辉照耀,自然不同。
我想,若我们能把复杂的世界用科学的方法简单化,把心上一切芜杂澄清,把心上一切涂抹洗涤,让心空无所有,如此,便能遇见千千万万颗心,真切地看到世世代代每个平凡人的心,如此,艺术的光芒便自然呈现。
不容易做到的,从古至今,人心是最大的谜。
《论语》中的一个误句
走进国学大师毛子水先生的故居时,我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
像个小学生般从头补课。
在中堂,看到他的塑像,上面挂着匾额,书着“虚静恬澹”四个字。下面的石牌上记着他的生平《九六人生》:一个年逾八旬,还“希望能有十年安宁的读书生活”的人;一个九十四岁高龄仍在撰文纠正《论语中的一个误句》的人;胡适称先生为“学圣”……
他留下的语录都与书有关。他说:我爱书成癖,经常到处浏览,搜购,买得了珍本,会自得自满,雀跃好几天,万一失之交臂,就会后悔不迭,懊恼不已。
他说:我最爱流连旧书摊寻宝。我生平得益于'一部半’书。一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启发了我的逻辑思考能力和高度的分析能力;半部《论语》,教我如何做人处事。
简单素朴的故居,磊磊落落,我却流连着,品咂着,舍不得离开。
想到刚刚去过的同在江山市地界的戴笠故居,那样的机关重重,暗室暗梯密布,令人不安。站在他曾经居住的卧室,看到窗外挺拔的金钱松,据说,那也是他设计好的逃生工具。我把头伸出窗外,四下张望,光线刺眼,有种轻微的呕吐感。
而毛子水故居对面,是日常的世界。清漾村的农人们把青菜铺晒在地上,让它们经受阳光的考验,在时间的作用下变成美味的干菜。
往远处看去,是荷塘,农田,青山绿树。
时间绵长安然,在先生的书里,在他把《论语》反反复复读懂读通的心无旁骛里。
我们就那么坐在荷塘的边沿,安静地,在温暖的夕阳里发呆,舍不得离开……
(发表于2015年4月19日《河南日报》“中原风”副刊)
嘉
宾
有
言
12
雷健
四川日报原编务总监,高级编辑,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
掬一捧清风 成一篇好文
读到冻凤秋的这篇散文,恍然记起那是5年前我们曾同赴浙江衢州采风,她从中原至,我自蜀中来。文中所提之地我曾与她一样在那里徜徉留连。
随大部队采风,最是难得。这个“难得”有两层含义,一是组织者安排采风点考究,资料完备,讲解详细,殊为难得。与自个前往不可同比。二是弱点在于要遵从安排,不可随意而行,想多盘恒之处,往往时不我待。采风归来,掬一捧清风,成一篇好文,殊为难得。
冻凤秋这篇衢州之行所得,当年发表时我就曾拜读过,当时就私下叹喟,这个不起眼的小女生(恕我卖老)心思竟如此缜密灵动,几处貌似平常的景致,竟让她生出这么多联想,勾连出这么优美的词章。
比如,在国学大师毛子水故居,她突然联想到刚去过的,同在江山的戴笠故居,戴笠故居的暗梯机关让她不安,而毛子水故居的书卷气却那么恬淡悠静,强烈的对比让她心生慨叹,难怪她要坐在毛氏故居前的荷塘边发呆……
记得那天到烂柯山,我痛风发作,行走受限,不得已在车上眼看她们春雨中上山,心生羡慕。好在冻凤秋的这篇“在时间的无涯荒野里”让我领略了烂柯山的景致,而且还有那么丰厚的历史联想。虽不曾上山,却胜似上山。神游之处,妙不可言。
冻 凤秋
编辑,记者,写作者
曾用笔名晴雪、风儿
曾用笔名晴雪、风儿。作品以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中短篇小说为主,出版有随笔集《风吹书香》《心田种字》等。
当我行走
触到灵魂的颤动
当我回首
听见花落的声音
当我写作
看到命运的恩赐
—冻凤秋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有约
华静|洪水中,他们以背为船
李明新|嘉宾有言
2020·7·24(星期五)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河南日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安徽省文联
每周一书
华静文丛(三卷)
华静 著
中国标准出版社
“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每本书都像一个窗口,将一种力量和感动传送进来,也传送出去。乐观的人生态度,浓厚的情感表达,美妙的景色描写,独特情怀的分享,无不让人沉醉。三本书,弥漫着情感的温馨、思辩的光芒和人文哲思的碰撞。
(京东、当当、亚马逊有售)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北京日报·名家夜话》公众平台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
按二维码识别
周末散文五人行
公众号
欢迎关注
周末散文五人行
会客厅
欢迎 关注
长按二维码
02
文学港湾
01
散文诗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