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罚宝玉去乞红梅的为何是李纨,李纨又为何讨厌妙玉?

《红楼梦》读到第五十回,众人在芦雪广联句之后,李纨判定宝玉“落了第了”,让他去找妙玉要梅花来插瓶,说了这样一段话:
(宝玉与红梅花)
“……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
这一段话读完,应当有两个问题提出来:1、为何是李纨罚宝玉去找妙玉折梅花?2、李纨为何会讨厌妙玉?
让我们一个一个来回答:
一、为何是李纨罚宝玉去找妙玉折梅花?
其一,李纨是社长。建社初期,李纨被评为海棠诗社的社长,李纨是长嫂,文学底子也有,众人认可她的评价,因此,她来评价众人的联句是大家认可的。
(海棠诗社论诗)
实际上:众人联句,一共作诗三十五韵七十句,凤姐一句,李纨三句、香菱二句,探春四句,李绮四句,李纹三句,岫烟四句,湘云十八句,宝琴十三句,宝玉四句,黛玉十一句,宝钗五句,仅算数量,宝玉当然不是最差的,诗的品质没有标准,好与坏,就是李纨说了算。而宝玉是最合适评为“落了第了”的人,理由也简单:
1、宝玉的确不适合作限韵、限时诗,他的确在联句中表现不佳(他是个崇尚自由之人,后面写红梅花的诗,不限韵,宝玉马上妙句叠出);2、宝玉是唯一不需要留面子的人。
其二,李纨是个爱花之人。大家不要忘记了,海棠社虽经探春提议而建,第三十七回建社之初,众人找创作题材,就是李纨的建议:
“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
(李纨)
所以,这次发现红梅之美并提议欣赏红梅之美的,依然是李纨,前文宝玉发现红梅之美那一段文字,是铺垫:
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云,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地赏玩一回方走。
李纨虽是寡妇,她依然有爱美之心,有发现美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突出的,所以,以她来提出罚宝玉去找妙玉折梅插瓶,最为合适。
其三,梅花是李纨的“本命花”。后面第六十三回,大家齐集怡红院给宝玉庆生,掣花签,轮到李纨时,她抽到的花签上画的正是“一枝老梅”,旁边写着“霜晓寒姿”,配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而李纨的反应是“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她很满意,对梅花配自己欣然接受。也就是说,梅花就是李纨的“本命花”,就像芙蓉配黛玉,牡丹配宝钗。
二、李纨为何会讨厌妙玉?
人只会嫉妒自己的同类!或者说,人更容易嫉妒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如:出身相似,境遇相同的人,与自己差别太多的人,是激不起嫉妒,讨厌之情的。
李纨的出身介绍,在第四回: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这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待亲养子,外侧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李纨的生存状态)
在中国的旧文化体系中,国子监,是从隋朝以后国家教育体系的最高学府;祭酒则是中央政府官职,是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主要的任务是掌理大学之法和教学考试,到清朝时官至四品,具有极高的文化影响力,通俗点说,是全国最有文化的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纨才有可能与荣府这样的家族“门当户对”,得以嫁入贾府,她的相貌模样也不会差。所不幸的是,贾珠死得太早,第二回冷子兴说:
……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贾珠死时约二十岁,那么,依照时间推算,李纨此时也只二十岁左右。
来总结一下李纨:二十岁左右,出身官宦书香之家,貌美,能诗善读,有一子,守寡。
(妙玉)
再看妙玉,妙玉的出场见十八回林之孝家的回报王夫人说:
外带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少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依照时间推算,到芦雪广联句这一年,妙玉十九岁。那么对于妙玉,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下:十九岁,出身读书仕宦之家,貌美,文墨极通,出家。
(妙玉与红梅花)
两个何其相似,所不同者,一个是守寡,一个是出家。其实,守寡和出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都是违背人性的,对于当事者来说,都是无奈而绝望的,一个要无奈接受道德的捆绑,一个要严格遵守佛门的戒律。正因境况相似,李纨很可能会自觉不自觉拿自己跟妙玉相互比较。
实际上,只要一比较就会生出嗔意:妙玉虽是佛门中人,很多情况下也不合时宜,她特立独行,甚至偶有出格,但仍然坚持做自己,她不在意世人目光,骄傲地活出了自己的样子,甚至偶尔还无伤大雅地表达出对宝玉的爱慕之意。
这跟李纨的状况完全不同,她沉默不语,存在感很弱,在荣府内不争不抢,既不显眼也不另类,她简直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榜样、做人的标准,是好儿媳、好孙媳,好母亲,好嫂子……但唯独没有了“自我”,她是一个活在套子里的人,活在别人眼中的人。
正是因为这种反差,导致了李纨对妙玉的不满与不屑,甚至宣诸于口,不自觉地表达了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