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世纪的物种有望被复活?肠道菌群也会影响睡眠 | 科研日报

编辑:刘芳、金婴
编审:李雪薇
排版:李雪薇

导读:近期,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团队宣布,在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支持下,他们将用最新技术使已经灭绝 4000 多年的猛犸象复活!北京大学的陆林院士团队揭示肠道菌群参与介导睡眠剥夺引起的认知受损,论文发表在精神病学领域顶级期刊 Molecular Psychiatry 上。
  • 国际头条

Cell 重磅:麻省总医院发现隐藏在肿瘤中的免疫细胞"枢纽"

人体内的肿瘤就像一座处于战争状态的城市,充满了癌细胞、免疫细胞、血管、信号分子和周围组织。你可以知道“战争”的基本信息,但是你无法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结构。
现在来自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麻省总医院、MIT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这个组织结构有了新的认知。他们发现,在一些人类结肠直肠肿瘤中,免疫细胞聚集成群,就像士兵动员成队一样。通过组合使用单细胞分析和成像技术的独特方式,以及新开发的数据分析方法,科学家们发现了以前在肿瘤中没有观察到的细胞空间组织结构。
这项发表在 Cell(细胞)期刊的研究指出,某些类型的结直肠肿瘤中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免疫细胞网络往往更容易被免疫系统 "看到"。这表明含有这些枢纽的癌症可能更容易对称为免疫疗法的抗癌药物产生反应,免疫疗法药物将刺激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来自博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MIT 等机构的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可能揭示出免疫疗法如何对其他肿瘤更有效。

原文链接:

https://www.broadinstitute.org/news/researchers-discover-immune-cell-

生物科学公司声称将复活灭绝的猛犸象

(图源网络,侵删)

想让冰河世纪里的动物活过来么?Colossal 和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于本周宣布,他们的最新技术或将使猛犸象复活,还能保护濒临灭绝的濒危物种。4000 年前巨大的猛犸象灭绝了,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收集猛犸象的象牙、骨头、和毛发等以提取猛犸象的 DNA 并试图对其进行测序。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1-09-bioscience-firm-extinct-woolly-mammoth.html

谷歌推出服务于物流和制造业的“数字孪生”工具

谷歌于美国时间 14 日发布了 Supply Chain Twin。这款新的谷歌云解决方案可以将供应商、库存和天气事件等多方面数据综合在一起,从而建立一个数字孪生供应链。与 Supply Chain Twin 并驾齐驱的是 Supply Chain Pulse 模块,它在 Google Workspace 中提供日程、分析、警报和协作等功能。

原文链接:
https://venturebeat.com/2021/09/14/google-launches-digital-twin-tool-for-logistics-and-manufacturing/

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仍然令人担忧

美国最大的健康记录公司 EpicSystems 声称,其人工智能检测系统识别脓毒症的准确率高达 83%。但是密歇根大学的测试显示,有 67% 的脓毒症病例未能被算法识别。更尴尬的是在系统确认的病例中 88% 为假阳性。

原文链接:
https://venturebeat.com/2021/09/12/concerns-linger-over-ai-in-health-car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152373/

如何解决机器人的延时问题

小脑是人类运动控制的关键,它能够通过关联当前和过去的感觉运动信号来预测运动指令,并最终抵消几十毫秒的感觉运动延迟。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受到人类小脑启发,开发了一种神经网络(SNN)控制器,让机器人对运动延迟具有自适应、顺应性和鲁棒性。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obotics.abf2756

让人工智能像海獭学习,变得更聪明

(来源:Pixabay)

普渡大学、罗格斯大学、佐治亚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海獭的研究发现了智能的两个特征:习惯性和敏感化。借鉴这些特征,习惯化可以让人工智能“忘记”不需要的信息从而达到更高的稳定性,而敏感化可以帮助保留新的重要信息从而实现可塑性。

原文链接: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1-09-lessons-sea-slug-hardware-artificial.html

在个人电脑上组装整个基因组只需要花费几分钟

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在个人电脑上重建包括人类基因组在内的整个基因组的技术。这一技术比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快 100 倍左右,使用的资源是目前的五分之一。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1-09-scientists-entire-genomes-personal-minutes.html
https://www.cell.com/cell-systems/fulltext/S2405-4712(21)00332-X

NASA 用高音速气枪射击宇航服测试其安全性


(来源:NASA 官网)

NASA 格伦研究中心(Glenn Research Center)弹道撞击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正在用气枪以每秒 3000 英尺的速度发射钢珠轴承撞击宇航服,以模拟陨石撞击等外太空的危险。这个速度大约是音速的 2.5 倍。NASA 的一份声明说,进行这种类的弹道撞击测试对 NASA 的各种航空和太空探索任务至关重要,以确保设备和材料的可靠性。

原文链接:
https://futurism.com/the-byte/nasa-testing-spacesuits-shooting-giant-gun
https://www.nasa.gov/feature/glenn/2021/ballistic-air-guns-and-mock-moon-rocks-aid-in-search-for-durable-space-fabrics


寿命为 30 年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窗户

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发电材料,寿命可达 30 年。研究人员表示在窗户上安装了这些设备时,建筑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发电厂。
原文链接: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1-09-solar-cells-year-lifetimes-power-generating.htm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5718-w
  • 国内头条

中科院:城市环境所在酸性高磷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少华团队提出以鸟粪石流化结晶技术为核心的磷回收方法和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木质活性炭酸性高磷废水的资源化治理。

原文链接:
http://www.cas.cn/syky/202109/t20210913_4805605.shtml

中科院:研究揭示 T 细胞受体信号激活的分子机制

9 月 7 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朱明昭课题组与中科院院士、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阎锡蕴课题组发表了题为 CD146 bound to LCK promotes TCR signaling and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in mice 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 CD146 分子在 T 细胞 TCR 信号激活中的作用,为基于 T 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

原文链接:
http://www.cas.cn/syky/202109/t20210914_4805741.shtml

中科院:睡莲属植物细胞器 RNA 转录后加工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利用 PacBio Sequel 平台的三代测序技术和 Illumina Hiseq 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选择被子植物基部类群睡莲属植物品种黄乔伊(Nymphaea 'Joey Tomocik’)为研究对象,获取了其细胞器基因组和转录组序列。

原文链接:
http://www.cas.cn/syky/202109/t20210913_4805581.shtml

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在组蛋白识别上取得新进展

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于《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发表题为“PHF14的PZP 结构域二分法识别组蛋白 H3 的分子基础”的研究论文,报道了 PHF14(植物同源结构域蛋白 14,Plant homeodomain finger protein 14)蛋白作为一种新鉴定的组蛋白 H3 阅读器,通过其 PZP(PHD1-Znk-PHD2)结构域,以“二分法”识别组蛋白 H3 氨基端柔性尾巴 1-34 的独特机制。该工作揭示了 PZP 结构域家族新的组蛋白结合活性,并在分子水平上阐释了 PHF14 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

原文链接: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75/86990.htm

北京大学:陆林院士团队揭示肠道菌群参与介导睡眠剥夺引起的认知受损

最近,精神病学领域顶级期刊 Molecular Psychiatry 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团队题为“Gut microbiota modul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sleep deprivation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次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揭示了睡眠剥夺导致认知受损的机制,为防治睡眠不足导致的认知障碍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为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治疗相关神经精神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1-01113-1

中科大:中国科大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

图 | 实验装置(来源:中科大新闻网)

近年来,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致力于高维量子通信网络的实验研究,在高维纠缠的制备与传输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包括制备出了世界上保真度最高的 32 维量子纠缠态,实现了高维纠缠态在 11 公里光纤中的有效传输等。接下来为了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研究组必须要实现相对应的高效的量子测量。

原文链接:
http://news.ustc.edu.cn/info/1048/76687.htm

南京大学:生科院李根喜教授课题组在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根喜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生物分子工程及临床检测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基于生物传感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原文链接:
https://www.nju.edu.cn/3c/61/c3674a539745/page.htm

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

相关热门视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