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实现阶层跨越,必须养成的3个习惯

这次十一长假期间,我找了几位创业者交流。

大家有感而发,时代变化的太快,时间是怎么用都不够。

而每一次长假期,是我们慢慢积累焦虑的情绪期。

所以,周五的时候,我们单仁行的圆桌论坛就专门讨论了假期后的“焦虑”。

但是,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留言的时候,诶,原来不焦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还大有人在。

而我回到公司与几个小年轻做了交流后,也发现,其实我们需要思考的并不是焦虑,而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真正的不断成长起来。

回到公司的小年轻跟我讲了两件事,我就很有感触,他说今年十一长假回到老家,碰到最多的事是什么呢?

是婚礼。

与他同一个时代的伙伴们,还留在家乡的小年轻们差不多到了26、27岁就陆续结了婚,如果是女生还要更早一点,甚至都已经有小孩了。

他很奇怪,这些伙伴们事业都还没有开始,为什么早早的就把婚结了,面对未知的未来,他们真的能负得起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责任吗?

所以他去问,得到的答案是,家里都在催,街坊邻居同龄人都结婚了,不管自己事业跟不跟得上,有份工作,那差不多也要结婚了。

但这位小年轻告诉我,在深圳,没有人关心他的年纪是不是该结婚了。

在身边的人和职场的影响下,他最关心的是两件事,第一我最近学到了什么呢?第二是我的能力和事业有没有提高?

这就是现实环境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完全不一样。

这位小年轻还说,这次十一结束后,他不仅没有焦虑,反而从同龄人身上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面对未知的未来,只有不断去提升能力,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去承担一个男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不会为了将来柴米油盐的开销而烦恼,不会因为妻子想买个礼物囊中羞涩而愧疚,不会为了孩子上什么辅导课,兴趣班的费用而犹豫。

我想,这就是一种成长。

而第二件事是什么呢?

这个小年轻在婚礼上遇到了之前的初中、高中伙伴,他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还待在老家小镇的伙伴们,两极分化的特别严重。

一类是家里条件不错,他们的父辈通过艰苦努力后给他们提供一个高起点的平台,然后自己再去努力。

只要能顺利的进入这个平台,就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活就逐渐有了起色,在这个小城市里有房有车,日子也就过得很滋润。

第二种人是家里没办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自己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一切,背井离乡去拥抱不确定的未来,依然呆在这个小城市里找工作。

结果自然是越混越差,最后蹉跎了岁月,不得不去找那些有条件的伙伴,依附在他们身边寻求帮助。

我们这位小年轻很感慨,自己虽然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一毕业就跳出了熟悉的一切,一个人来到深圳打拼。

如果自己还留念那座小城市,不舍的离开熟悉的环境,今天会不会就成为其中的一员,特别是后者呢?

我想这种可能性特别大。

因为他所讲的事其实有两个字可以概括,叫做阶层。

时至今日,不管是创业也好,还是个人奋斗也罢,我们所追求的,就是为了突破现有的阶层,去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

我从一个不入流的个体户,成长为一家上百人千人有实力的公司,这叫阶层突破。

我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人,成长为一个有能力去赚钱的百万富翁,这是突破了阶层。

我从小农村小乡镇出身,但是今天能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定居,这更是突破阶层。

人生每到了一个阶段,就有一个阶段的目标。

你看到了这个阶段的风景,就会想着突破阶层,去打开一道未知的缝隙,努力的钻进去,去看到另外一个不一样的风景。

但是,突破阶层这条路难不难?

事实上难,太难了。

就像每一年来到深圳千千万万的人,虽然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是最后能在深圳定居的又有多少呢?

几乎大半的人最后都对深圳挥泪而别。

突破阶层是一条九死一生的道路。

但是仅仅因为难,我们就不去尝试着跨越阶层,那么未来乃至下一代的结果,就很有可能像那个小城市里的人,逐渐两极分化。

阶层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存在,特别是在小城市当中,资源有限,一方通过了父辈的努力,有足够的条件,就能接触到一个更高的起点。

而资源有限的那些就可能没有好的条件,甚至连更高的平台起点都不知道,起点不一样,最终的终点绝对不一样。

这也是那句段子,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一出生就住在了罗马。

这时候,要实现阶层的跨越,我在想,最起码应该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叫做学习。

学习可以改变命运,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想要跨越现有的阶层,学习是最简单也是最难坚持的事。

学习是一块敲门砖,在敲动了社会的大门时,也在敲动你内心的大门,让你有勇气,也有底气,去面对困难,去拥抱确定,去带领团队前进。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说单老师,未来,什么样的人能活的更好?什么样的企业能不断发展壮大?

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不明而喻了吧。

一个不满足于现在,愿意去不断学习,改变的人和组织,他跨越阶层的机会总能比别人大一些。

第二件事叫环境。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我们在见到一个人的时候已经习惯给别人打上标签,其实,就是我们不由自主的在划分群体。

人是最容易被环境所影响的,假如你在一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集体里,用不了多久,你的身上就会被贴上“撞钟的和尚”的标签。

在我还是当大学老师的时候,我教的学生里面,一般上课也都有两种群体。

一种总是喜欢坐在前排,上课认真听讲,记着笔记,下了课还不停追问各种问题。

对这样的学生,我总是特别喜欢他们,也愿意跟他们多讲一点,因为他们一定会更有出息。

另外一类是大学四年永远坐在后面,没有几个老师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在大学里,所有人都是成年人,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选择了什么环境,最后就会被什么样的环境影响,成为不一样的人。

这样两个群体最后的差距会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

同样的道理,当你来到一家公司,如果你身边的人每天都在考虑如何成长,创造价值,这样的群体会对你的影响如何。

如果这个群体总在想,是不是可以早点下班,今天中午要去吃什么,晚上下班到哪里去玩,谁谁谁最有本事把事情推给别人,自己很轻松。

这时候你就应该明白如果是后者这样的环境和集体,很难带给你向上的动力,也不会有多强的战斗力。

如果你想有不一样的结果,就应该选择离开。

第三件事叫做自律。

我回顾过去几十年的经历,其中遇到那些有天赋的人并不少,也遇到过很多平凡的人。

但大多数人,有很多时间都花在了一些跟学习,跟工作,跟事业,跟成长无关的事情上,最后碌碌而为。

没有自律的人生,再有天赋,三年就会被凡人打败,十年就会泯然众人。

顺便讲一件我自己认为很酷的事。

我从40年前开始,除非在飞机上,或者有活动,我每天坚持6点之前起床,晨跑,看新闻,去构思当天要做的事情,然后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事情。

在创业特别是有了单仁行之后,我每天就更早的起床。

一般都在5点之前,6点半准时听单仁行,再进行一次复盘,检查有没有错误,及时的告诉团队,而5点起床我也坚持了10年。

这些年来,风雨无阻,单仁行没有断过,也有了这么多读者的守候,我自己感觉,这的确是一件很酷的事。

所以,各位,千万不要把自律,错当成奴役,也不要把放纵,错当成自由,没有自律,就一定不会有自由。

时代在迅猛变化,行业也开始了内卷的现象。

焦虑,可不可怕?

正所谓,任何愤怒的来源大多数是因为自己无能。

其实,我们永远不要去担心焦虑,在我们实现阶层跨越的路上,焦虑一直都会在你的左右,需要的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保持学习,选择环境,坚持自律,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成长起来。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