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老人给孩子过量喂饭的魔咒

前几天,青青莲子育儿群里一位妈妈提到奶奶使劲喂饭,常常喂到孩子肚子疼,爸爸很生气,跟奶奶吵架,奶奶也很生气,要收拾行李回老家。好家伙,这问题太共性了,群里立马像炸开了锅。

来看看妈妈们怎么说:

阳光明媚

老人家溺爱孩子,带了很多吃的穿的,他们来之后孩子每天都吃很多,孩子喜欢的如薯片之类,只要要就给买。吃饭追着喂,都饱了还强迫再吃一口。吃完饭孩子嘴巴也不停,完全打破了我们给她定的规则。

有时候孩子会自己说,吃饭的时候要在饭桌上吃,不能边吃边看电视,垃圾食品不能经常吃,但是我们不在的时候老人就会给她吃。

最近来,到现在孩子每晚都说肚子疼,我摸她肚子鼓鼓的,应该是积食。之后发烧了两天,生病期间还要给她吃油条、肉等油腻食品。

挑战

我儿子2岁就完全独立自己吃饭了,现在4岁了,只要儿子吃得稍微慢半拍,奶奶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手伸过去喂孩子。自己家包饺子喂孩子吃,个头那么大,还要数着数,一定要吃够八个十个的,否则追着往孩子嘴巴里塞,喂得孩子很不耐烦,跟她大喊大叫。

似乎老人家从来就不怕孩子吃得太多,把脾胃撑坏了。

为什么老人家都爱过度地喂孩子

1他们小时候就没吃饱过

按照心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人的行为动机跟他的成长背景强相关。来看看我们父母这一代的背景。他们大都生于上世纪40-60s,经历过饿死人,吃不饱是常态。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曾在温饱线上挣扎,饥饿不只是生理需求,在他们的心里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今天条件好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吃得饱饱的,而这种饱饱的感觉,其实不是孩子的感觉,而是奶奶外婆的感觉。

2自我价值感低,控制欲强

我们的父母奋斗的一生,就是物质财富积累的一生。他们无暇观察孩子究竟是怎么长大的,也没有谁会研究孩子的科学成长规律,他们只在养育上有一些经验而在教育上比较贫乏。所以教育起孙辈自然是力不从心。只有喂大孩子,才让他们的自我价值有所体现,“你看,我带的胖孙子,长这么大这么高,多棒!”比起精神的教养,这是最简单最容易有成就感的事。

也有些老人退休后,社会认同感严重降低,失去了职场的影响力,自我价值只能通过家庭内部实现。而家庭中很多事情却是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说了算,所以老人慢慢被逼到了喂饭这件事上,因为幼小孩子没有反抗能力。其实不止喂饭,很多老人会习惯性地通过生气、提高声调、抱怨这样的行为来控制孩子。他们极少能觉察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的控制模式。

3内心的恐惧和担忧投射到孩子的吃饭上

有些人内心深处对自己身材偏矮偏瘦不接纳,希望孙辈们能够摆脱身高的苦恼。甚至希望通过撑大孩子的胃,吸收更多的能量,让孩子的身高“出人头地“。这样的做法是把自己的担忧投射到孩子的吃饭,跟拔苗助长又有何区别呢?

怎样破解老人过量喂孩子的魔咒

1搞好与老人的关系,帮老人开拓有趣生活

爱可以带来问题,也可以解决问题。老人行为背后的底色是爱,奶奶对孙子的爱。老人放弃轻松休闲的生活来帮我们带孩子,这种奉献和付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感恩的。用一种感恩之心而非抱怨之心去处关系,自然效果是不一样的。

一位妈妈曾经分享过她的成功经验,隔三差五地给老人送个小礼物,给点零花钱,非血缘关系的两代人关系拉近了,老人对礼物的解读就是爱。如果你不擅长“糖衣炮弹”,也可以周末带上老人孩子到周边的风景名胜转转,或者周末带老人出去轻松愉快地吃顿饭,请老人看个电影,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式。

记得曾经有一次,我请婆婆看电影,在网上定好了票,但是电影院位置没有说清楚,而我家附近刚好有两家电影院,婆婆走到了另外一家,发现不是这个电影院的票后,非常生气地说“不看了。”但是等她回来后,我们发现她心情就像深圳的天气一样阳光明媚。

关系搞好了,所有的问题都变得可沟通了,孩子喂饭的问题也变得可商量了,不是么?

2不要指望3分钟就能解决过度喂养问题

很多家长发现老人过度喂孩子的时候,就会立马发火,企图跟老人说一次,她就能改。但是老人并没有改。过阵子又发火,几年下来还是老样子。如果你抱着3个月解决问题的心态,说话语气就不会那么急躁,情绪就不会那么愤怒,言语中自然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

没有用非常高级的沟通技巧,只想3句话就让一个老人接受完全不同的育儿观点,呵呵,只能说明你想控制她,而不是说服她。

3摆明界限,温柔且坚定的说不

用一种就事论事的心态,温柔且坚定地告诉老人:孩子说她饱了,请你不要再喂了。你甚至可以走上前说:“妈,把碗给我吧,不需要再喂了。孩子已经说了吃饱了,咱以孩子的感觉为准。”温柔且坚定地说明自己的界限,既不激怒对方,又让对方觉得必须接受。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吗。

4教会孩子,我的身体我做主

杜绝老人过度喂养的最根本的办法,让孩子决定自己有没有饱,而不是老人觉得孩子有没有饱。孩子才是他自己身体的主人,不但吃饭,其他事情上也是这样。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幼儿园孩子,因为吃的过饱,而遇到危险。5岁男童幼儿园午睡时死亡,仅仅是意外么?作为父母来讲,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是教他学会自我保护,因为孩子总有离开我们身边的时候。

5创造机会,让老人亲自感受一下吃撑的难受

有妈妈分享了她让奶奶换位思考的做法。妈妈给奶奶装饭,故意装的比她平时多很多。奶奶说:“这么多呀,怎么吃得完。”

妈妈说:“妈,吃吧,没事,今天干了那么多活,多吃点吧。”

……

看着碗里剩下的,奶奶很发愁。

“妈,多吃点吧。小小一粒米,来的不容易。吃完吧。”妈妈调侃。说调侃是因为这句“小小一粒米”是奶奶的口头禅呀。

“哎,实在吃不下了。我下顿再吃吧。”奶奶为自己解脱。

“妈,您看您也有吃不完的时候,是吧。那您以后也不要强迫孩子了好吗?”

从此以后,喂饭这件事上,奶奶果然变化不小。

6借助第三方力量更新老人的科学育儿知识结构

老人让孩子吃撑,是因为他们爱的方法不对,育儿知识结构老化。我们通过网络、手机、书来学习新的育儿知识,那老人该怎么办呢?

有人给老人买书买报纸回家看,有人用手机把我们的微课录音(这样做,让老人跟上科学育儿的步伐)放给老人家听,还有的人给老人报了亲子课程。当老人学会正确去爱孩子时,相信这些问题将不再存在。

(0)

相关推荐